这些烈士们的珍贵遗诗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满腔赤忱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粉身碎骨的坚强决心,同时也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新中国的创造者、奠基人——为了我们今天的事业,在我们的前头光荣地牺牲了。作为后死者的我们,则更任重道远。我们继承了他们的战斗成果,并且应该加以发扬光大,是他们和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亿万人民群众造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则要把她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光荣义务。
我们学习这种诗与人的“革命回忆录”,对于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建立革命人生观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大有益处的。
十几年来,许多热心的读者,特别是湖南的梅嘉陵同志广泛搜集了不少在《诗抄》和《增订本》中不曾收入的烈士遗诗,并把它们寄给我。当我收到这些稿子时,是抱着极大的热情与感动的心情来读的。我当即把稿子转交中国青年出版社,建议出版《诗抄》续集。出版社的同志们立即热烈响应,专门组织人力对烈士的遗诗进行了多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深入调查了解烈士的生平简历。到目前为止,共得一百一十位烈士的二百九十一首诗。然后又请周振甫同志负主要责任,对诗中的疑难文字和费解之处加了注释,并复写数份分送有关单位和同志审阅,最后定稿付印。续集便是经过许多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以后问世的。
增订本和续集中的一些烈士我是熟悉的。(以牺牲的先后为序)如李大钊、赵世炎、向警予、田波扬、夏明翰、郭亮、罗学瓒、陈昌、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何叔衡、毛泽覃、瞿秋白、王若飞、黄齐生、关向应、叶挺、续范亭……他们的声音笑貌常在我脑际徘徊。其他多数则不熟悉,但读了他们的诗,感到非常亲切。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诗还在,他们的精神永存不朽!他们不愧为无产阶级的先锋、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们堪称为万世楷模。
我们欣幸的是,党的优秀领导者瞿秋白同志在早年以及后来左翼文艺运动时期所作的诗歌,在本集中重新发表;著名作家郁达夫、著名诗人闻一多、蒲风的诗章,也为这本集子增加了光彩。维吾尔族诗人鲁特夫拉·木塔里甫的诗歌是惟一被译成汉文的少数民族革命烈士的诗歌,发表在这本集子里,也是很珍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