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在等待四川省教育部门答复期间,韩长安又急匆匆地赶回山西,在长治市寻找适合安置灾区学生的校舍。他说等四川确定了再找校舍就晚了,可不能让孩子们遭了灾再耽误学业。

四川方面很快有了回复。汶川县副县长王蕾告诉韩长安,漩口中学需要异地转移,为了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汶川县希望该校原有的文化积淀、教师队伍、班子都不散,能在不拆开学校整个建制的前提下整体搬迁过渡。

王蕾副县长所说的漩口中学建于1957年,是汶川县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也是汶川县4所完全高中之一,共1200余人,地震中有36名学生和8名老师遇难,是此次地震中汶川县人员损失最少的学校。

一次接收上千名师生,并且要负担所有开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韩长安在听了王蕾副县长的想法后,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让所有的师生都一起过来,他们的吃喝拉撒我都一包到底!

在商谈具体细节时,韩长安还不断给自己加码:到长安慈善学校过渡就学的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衣食住行全部由潞宝集团承担,并给予每人每年一定的伙食补助和其他补助。在接受灾区学生的同时,韩长安还决定用两到三年时间在汶川灾区完成几所学校的重建任务。

6月4日,汶川县副县长王蕾带领当地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对长安慈善学校的筹备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考察。6月7日,在将考察情况汇报给四川省教育厅领导时,王蕾在电话中激动地说:“我们觉得长安慈善学校的筹备情况令人非常满意。”

第二天,四川省教育厅召开会议,决定将汶川县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整体“打包”到长安慈善学校。

韩长安要在长治建一所慈善学校接灾区学生来上学的想法得到了长治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长治郊区占地80亩的原长治市委党校旧校舍成了韩长安的慈善学校。为了给灾区受灾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韩长安决定投资1000万元全面修缮学校。

6月14日,学校修缮改建正式开始,为加快工程进度,9支专业工程队同时进驻学校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山西潞宝集团除与各工程队签订了工程目标责任书外,还派人前去监工。

这时,韩长安派到四川接学生的工作组传回消息,已经商谈决定,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将分两批抵达长治,第一批于7月4日到达。

要去成都接孩子那天,韩长安的妻子问他:“你可想好了,万一有什么事,承担不起责任啊!”韩长安打断了妻子:“什么都别讲了,你到灾区看一看就不会这样想了!”

6月29日,韩长安率领公司员工义无反顾地飞往成都。与此同时,山西潞宝集团向铁道部申请运载学生的专列火车,郑州铁路部门在3个小时内组挂了14节软卧空调车厢前往成都南站。

7月2日上午,第一批出发的660名师生齐聚于成都南站。韩长安的义举引起成都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市民自发地赶到成都南站向山西潞宝集团表达川人的谢意。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找到山西潞宝集团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你们韩长安董事长古道热肠,致富不忘灾区,是一种大仁大义,我们四川的灾民永远记住他!”

7月2日22时57分,运送首批660名灾区师生的专列Y192次列车驶出成都,冲破夜幕北上。车开出不久,一个还没有从地震阴影走出的学生紧紧地攥着韩长安的手惶恐地问道:“叔叔,火车这么摇,比地震摇得还厉害!”韩长安心头一紧,含泪将孩子搂进怀中:“好孩子,不怕,火车是铁的,地震砸不坏。”这次对话,让韩长安深深地感受到地震给孩子幼小心灵上留下的沉重创伤,也促使他想尽办法用更多的爱去温暖这些从灾难的废墟中死里逃生的孩子。  7月4日11时40分,列车顺利到达长治火车站。车站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长治市1万多名市民前往火车站迎接远道而来的灾区学生。当漩口中学的学生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走出车站时,到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火车站的广播不断播放着“欢迎回家”之类的稿件。师生们完全被这爱的氛围温暖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进入挂着“长安慈善学校”和“汶川县漩口中学”两块牌子的新校园,孩子们更是深受感动。

网上这样记录当时的情景:学校中间宽阔的路面,已经全部绿化。25间新教室已经通过验收。教室里已经闻不到油漆昧,崭新的课桌摆放得整整齐齐,教室的玻璃被擦得一尘不染。教室的房前屋后被各色花草树木环绕,一些志愿者正在制作黑板报,彩色的粉笔将花朵勾勒得栩栩如生。

多媒体教室里,150台液晶电脑已经安装完毕。能容纳四吨水的大型锅炉全天24小时保证学生用水,能容纳千人同时就餐的食堂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700多套餐具,8名擅长川味菜系的厨师已经提前;隹备好了可口的饭菜。在食堂的菜谱上,记者看到,中午的菜是鸡蛋西红柿、西葫芦炒肉以及学生们爱吃的大米,食堂的后墙上是巨幅的毛泽东主席与各族人民在一起的彩画。这是韩长安特意让准备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有回家的感觉。  ’

一直让家长们担心的孩子过冬的问题,韩长安也考虑到了。学校的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冬季取暖管道已经全部铺设完毕,就连学生们冬季要穿的衣服也已经落实。

学生寝室里,1200套高低床已经安装完成,每张床上都是崭新的被褥、枕头。后勤保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两套床上用品,入冬后,将换一套更厚的被褥。

每张床下都整齐放着脸盆、拖鞋、诜漱用品,学校为学生们定制的校服和学生卡已经由老师提前发给学生,到时学生们将穿着整齐的校服开始新的生活。

12时30分,由38辆豪华大巴拉着660名汶川县师生进入学校。

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食堂就餐,看到可口的饭菜,同学们并没有立即吃饭,而是看着墙上的标语“为祖国加油,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为汶川加油”,大声地喊了三遍,声音非常洪亮,把一个月来积聚在心底的情感全部发泄了出来,很多学生是含着泪吃完中午饭的。

午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进入寝室。不少同学看着整洁的寝室,泪珠不停地滚落。“山西潞宝集团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想得真周到,我们就像回到家一样。”来自高二(3)班的佘健华坐在床铺上说,“好久没有睡过床了,一个多月来我一直住在帐篷里,今晚,我要好好睡一觉。”

看到学生们非常喜欢新学校,韩长安松了口气。但他不敢松懈,7月14日,第二批430名师生也将沿着相同的路线从灾区来到这里,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在等待着他。

P22-24

目录

酿造民族葡萄酒的崛起之梦

一个晋商的博爱情怀——山西潞宝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韩长安关爱灾区学生的故事

红色的“黄金

校长把学校背上山

海外九章——一个小公司的海外发展之路

“盗猎者”日记

万盛,羽球冠军的摇篮

风卷红旗永向前——一座耄耋老矿的奋进之路

配重力

当代愚公李双良

啊,中国黑鹳之乡

欲望与谎言

序言

我的报告文学情结

前年底的一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突然看到一剩新闻,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都投巨资建设网络电视台,这多多少少跟我自己联系了起来,我感觉我也是搞网络的人了,而在一年以前,我还对网络很陌生,甚至不会利用百度网查资科,不会用QQ,对网络的理解就是发发电子邮件,浏览新闻和公司的网页。可我在2008年底选择了网络,做了自己的网站。

我喜欢文学,毕业以后做了编辑记者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在写作上毫无建树,哦,这不怨我,当然也怨我。为了生存,我就扎进钱眼里了。每天为房子啊,孩子的奶粉钱呀忙乎,特心酸,都不愿讲了,谁要自己生在一个穷家庭,可又不甘心回到那个小县城去呢。我还是幸运的,凭着自己的脑子,我过上了小康生活。我在体味老婆孩子幸福生活时,感到了知足和快乐。

我做网站是很偶然的。2008年夏季,我认识了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的刘佳会长。刘老已经64岁高龄,但很健谈。对文学还有独到见解,虽然年龄有差距,可我们还是很投缘。我们一交流,就彼此欣赏对方。刘老说,你来我们这干点啥吧,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需要振兴;你年轻,该有点作为。我默然。是的,我放下文学已经多年,我仿佛听见别人当年调侃我为诗人。是的,那是我内心一块神圣的地方,好久没有触摸的地方。我感到一殷热流,窜遍了我的全身,我能做点什么呢?我该做点什么呢?

在刘老的推荐下,我在这一年的10月份接过了刘老自己兼了20多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的担子。刘老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给我说:报告文学是当今最热门的文学,报告文学委员会是我会分量最重的一个委员会,我们全会的成果、光荣和影响力都来自于这个会的工作业绩,这副担子可不轻呀!嗯,我会的,我会的。我诚惶诚恐于刘老对我的信任与期望。可是,我怎么做呢?我想到了网络。我和刘老对网络都是两眼一抹黑,刘老说,你办吧,大胆尝试,我支持你!我说,那我试试吧。于是有了中国报告文学网。

在我们三弄五弄下,一个中国报告文学网雏形形成了。没想到,一挂到网上,真还招来了不少人,他们说我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凭着这这个网站,我结识了不少作家朋友。可是办好一个网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将近一年,报告学网一直徘徊在一个低层次上,投稿量、点击数,哎呀,我想的脑袋都炸了!期间,来了一个年轻人,是个狂热的青年文学爱好者。他给我多次提了意见,网站不能这样干,这样只能烧钱,还是死路一条。我颇鄙夷:年轻人就是不知谦虚。可是,我还真迷茫了,别人网站的优越功能为啥我们就实现不了呢?就在我迷糊之间,这个文学青年给我递了辞呈,他已经在这儿干了三个月。我知道,他是一个优秀的文学青年。他写的东西很多,风格很独特,内容很成熟。我妹妹说,这个人你要留下。他会帮你把网站做好的。我挽留了他,并把网站建设交给了他,于是有了现在的中国报告文学网。几年来,中国报告文学网在全国报告文学作家和广大作者的支持下,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它已经成为联络广大报告文学作家、纪实文学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新闻记者的最佳平台。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讴歌时代崭新风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认真践行党中央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促进社全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指导精神,全面展现建党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辉煌胜利的成果,早在2010年10月,我们就向全国作家发出了邀请函,并辑出版《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并将这一计划每年推行下去。

征稿函在中国报告文学网上发布后,我们很快受到全国作者的积极响应。共计收到几千份作品。限于篇幅和书的字数要求,我们从中选了12篇文章,全部是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题材,而且,短篇、中篇、长篇我们都按比例进行了收录。旨在反映整个行业的动向,在选择文章上,我们颇费了心思。没有选择那些一味歌功颂德的文章,而是兼顾了方方面面。《酿造民族葡萄酒的崛起之梦》,讲了山西经济转型下煤老板在思变,而谢朝平老师的《红色的黄金》则讲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七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种果树、走致富路的感人故事。《盗猎者日记》、《啊,中国黑鹳之乡》,则给了我们这些城市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校长把学校背上山》,我们是含着眼泪把它编完的。惠雨民老师14万字的《欲望与谎言》,是惠老师深入虎穴,冒着生命危险撰写的精彩报告。刘月诗老师写的《海外九章》,则讲的是我们中小企业发展必然要走的国际之路。好了,我们还是打开新书先睹为快吧。

刘水晶

2011年3月12日

内容推荐

《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是目前国内报告文学领域的最大规模的出版项目,为发现和推出报告文学创作新人,宣传和推介报告文学创作方面的优秀作家、作者和优秀作品,也是对报告文学创作队伍的一次大检阅。收录的文字作品包括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新闻特写、散文、调研报告等文体。

本书是由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和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编的《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收录了12篇作品,包括:《酿造民族葡萄酒的崛起之梦》、《一个晋商的博爱情怀》、《 红色的“黄金”》 等。全部是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题材,而且,短篇、中篇、长篇编者们都按比例进行了收录。

编辑推荐

由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和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编的《2010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是一本大16开本,近60万字的一本精品书。全书收录了12篇作品,从侧面反映了2010年报告文学实力派作家和作品的风貌,也反映了报告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弘扬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