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四川省教育部门答复期间,韩长安又急匆匆地赶回山西,在长治市寻找适合安置灾区学生的校舍。他说等四川确定了再找校舍就晚了,可不能让孩子们遭了灾再耽误学业。
四川方面很快有了回复。汶川县副县长王蕾告诉韩长安,漩口中学需要异地转移,为了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汶川县希望该校原有的文化积淀、教师队伍、班子都不散,能在不拆开学校整个建制的前提下整体搬迁过渡。
王蕾副县长所说的漩口中学建于1957年,是汶川县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也是汶川县4所完全高中之一,共1200余人,地震中有36名学生和8名老师遇难,是此次地震中汶川县人员损失最少的学校。
一次接收上千名师生,并且要负担所有开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韩长安在听了王蕾副县长的想法后,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让所有的师生都一起过来,他们的吃喝拉撒我都一包到底!
在商谈具体细节时,韩长安还不断给自己加码:到长安慈善学校过渡就学的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衣食住行全部由潞宝集团承担,并给予每人每年一定的伙食补助和其他补助。在接受灾区学生的同时,韩长安还决定用两到三年时间在汶川灾区完成几所学校的重建任务。
6月4日,汶川县副县长王蕾带领当地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对长安慈善学校的筹备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考察。6月7日,在将考察情况汇报给四川省教育厅领导时,王蕾在电话中激动地说:“我们觉得长安慈善学校的筹备情况令人非常满意。”
第二天,四川省教育厅召开会议,决定将汶川县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整体“打包”到长安慈善学校。
韩长安要在长治建一所慈善学校接灾区学生来上学的想法得到了长治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长治郊区占地80亩的原长治市委党校旧校舍成了韩长安的慈善学校。为了给灾区受灾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韩长安决定投资1000万元全面修缮学校。
6月14日,学校修缮改建正式开始,为加快工程进度,9支专业工程队同时进驻学校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山西潞宝集团除与各工程队签订了工程目标责任书外,还派人前去监工。
这时,韩长安派到四川接学生的工作组传回消息,已经商谈决定,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将分两批抵达长治,第一批于7月4日到达。
要去成都接孩子那天,韩长安的妻子问他:“你可想好了,万一有什么事,承担不起责任啊!”韩长安打断了妻子:“什么都别讲了,你到灾区看一看就不会这样想了!”
6月29日,韩长安率领公司员工义无反顾地飞往成都。与此同时,山西潞宝集团向铁道部申请运载学生的专列火车,郑州铁路部门在3个小时内组挂了14节软卧空调车厢前往成都南站。
7月2日上午,第一批出发的660名师生齐聚于成都南站。韩长安的义举引起成都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市民自发地赶到成都南站向山西潞宝集团表达川人的谢意。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找到山西潞宝集团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你们韩长安董事长古道热肠,致富不忘灾区,是一种大仁大义,我们四川的灾民永远记住他!”
7月2日22时57分,运送首批660名灾区师生的专列Y192次列车驶出成都,冲破夜幕北上。车开出不久,一个还没有从地震阴影走出的学生紧紧地攥着韩长安的手惶恐地问道:“叔叔,火车这么摇,比地震摇得还厉害!”韩长安心头一紧,含泪将孩子搂进怀中:“好孩子,不怕,火车是铁的,地震砸不坏。”这次对话,让韩长安深深地感受到地震给孩子幼小心灵上留下的沉重创伤,也促使他想尽办法用更多的爱去温暖这些从灾难的废墟中死里逃生的孩子。 7月4日11时40分,列车顺利到达长治火车站。车站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长治市1万多名市民前往火车站迎接远道而来的灾区学生。当漩口中学的学生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走出车站时,到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火车站的广播不断播放着“欢迎回家”之类的稿件。师生们完全被这爱的氛围温暖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进入挂着“长安慈善学校”和“汶川县漩口中学”两块牌子的新校园,孩子们更是深受感动。
网上这样记录当时的情景:学校中间宽阔的路面,已经全部绿化。25间新教室已经通过验收。教室里已经闻不到油漆昧,崭新的课桌摆放得整整齐齐,教室的玻璃被擦得一尘不染。教室的房前屋后被各色花草树木环绕,一些志愿者正在制作黑板报,彩色的粉笔将花朵勾勒得栩栩如生。
多媒体教室里,150台液晶电脑已经安装完毕。能容纳四吨水的大型锅炉全天24小时保证学生用水,能容纳千人同时就餐的食堂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700多套餐具,8名擅长川味菜系的厨师已经提前;隹备好了可口的饭菜。在食堂的菜谱上,记者看到,中午的菜是鸡蛋西红柿、西葫芦炒肉以及学生们爱吃的大米,食堂的后墙上是巨幅的毛泽东主席与各族人民在一起的彩画。这是韩长安特意让准备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有回家的感觉。 ’
一直让家长们担心的孩子过冬的问题,韩长安也考虑到了。学校的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冬季取暖管道已经全部铺设完毕,就连学生们冬季要穿的衣服也已经落实。
学生寝室里,1200套高低床已经安装完成,每张床上都是崭新的被褥、枕头。后勤保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两套床上用品,入冬后,将换一套更厚的被褥。
每张床下都整齐放着脸盆、拖鞋、诜漱用品,学校为学生们定制的校服和学生卡已经由老师提前发给学生,到时学生们将穿着整齐的校服开始新的生活。
12时30分,由38辆豪华大巴拉着660名汶川县师生进入学校。
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食堂就餐,看到可口的饭菜,同学们并没有立即吃饭,而是看着墙上的标语“为祖国加油,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为汶川加油”,大声地喊了三遍,声音非常洪亮,把一个月来积聚在心底的情感全部发泄了出来,很多学生是含着泪吃完中午饭的。
午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开始进入寝室。不少同学看着整洁的寝室,泪珠不停地滚落。“山西潞宝集团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想得真周到,我们就像回到家一样。”来自高二(3)班的佘健华坐在床铺上说,“好久没有睡过床了,一个多月来我一直住在帐篷里,今晚,我要好好睡一觉。”
看到学生们非常喜欢新学校,韩长安松了口气。但他不敢松懈,7月14日,第二批430名师生也将沿着相同的路线从灾区来到这里,还有很多准备工作在等待着他。
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