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以后,散文随笔成为现代文学百花园中广受关注的佼佼者。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读城记》由陈益民编著,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散文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随笔佳作。让我们从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学中,体会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国事、家事和人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城记/民国名家随笔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益民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文化运动以后,散文随笔成为现代文学百花园中广受关注的佼佼者。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读城记》由陈益民编著,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散文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随笔佳作。让我们从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学中,体会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国事、家事和人事…… 内容推荐 本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读城记》由陈益民编著,是“民国名家随笔丛书”的其中一本,供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谈旅行 “十载一来复” 雪 山 风沙 初夏的一日 乡愁 故乡 我的故乡 毛毛雨里的故乡 梦游 某村及其居民 渔村 南行杂记(节选) 南行杂记(节选) 北行散记 钱塘看潮记 两浙漫游后记 话说杭州 杭州城站 西湖春景 宁波一瞥 说扬州 闲话襄阳 闲话青岛 长安居 记康有为雁荡山之游 扬州旧梦寄语堂 秦淮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平津道上——旅途随笔之一 北平的风趣 尘埃里的京城 家在陶然亭 上景山 先农坛 塞外点滴——宣化特写 广州的茶点 广州脱险记 芙蓉城 重游玉皇山小记 牯岭,避暑乎!趋炎乎! 登泰山 出昱岭关记 致白云山 “朝山”回来 焦山望月 北投草山记 无相庵随笔·五月 马达山游踪 赣滨之行 游牛首山记 曼殊的墓 暹罗湾与湄南河 东京随笔·樱之家 东京随笔·在电车上 印度洋中的双十节 华茨华斯故乡游记 牛津忆录 试读章节 在舟车上,我有注意一个人的动作的习惯,这正如我欢喜收集各种人的像片的习惯一样(我的亲友们不是太吝啬,都总得有一张像片落在我的手里),我不能说出是什么理由。这一份儿经验,使我得有一点能力,如果我是有暇裕,我可以描给你一个出须的,昏聩的老头子给你看:他是怎样艰难的在对付那流出的鼻涕,随着车轮的震动,掉了出来又缩了转去;我同样也可以描给你看,第三位上那位穿紫色衣服的少女,她的薄薄的嘴唇是怎样会说诳,而在那瘦小得有点可怜的胸膛中,又装着怎样的机智……是的,那种注视对于一个陌生人也许是欠缺一点礼貌了。但那是我的快乐,一点无伤的快乐,我是可以要求原谅的吧。 快乐的旅行常常是在独身的旅行中,而结伴的旅行,也有更快乐的时候,鹤见辅的所谓“在异乡发见友人”,大约是只有单身才是可能的,因为人的心与心的交换是最胆怯的时刻,是需要着肃静与孤独的。世上的情人没有在孤岛中共同生活过三五天难得有真实的情感。但这儿我说的单身旅行,并没有鹤见氏的追寻的目的,我是说着那比较可以自由的观察的意思。“结伴寻欢”是少年的盛事,哄闹代表着高度的快乐,但这儿也有一个闲适的境界:如果你拈着烟,眯着眼,看那忘掉自己的表情,听那无节制的奢侈的语言的飞扬,你能说不是一种快乐吗? 人类的言动是一幅画,一种声音。自然也是一幅画,一种声音。我们去感觉一个美丽的灵魂,得用我们的眼、耳,与我们的心。而我们去感觉自然却还要加上我们自己的行动。自然的节奏在于它的变换,那种变幻却需要我们更多的经历才感觉得出来:我们有过西湖夜泛的经历,我们也作过太湖的夜游,虽然小孤山与鼋头渚的倒影或者在我们心上占据了同样的地位,但一个的幽致,一个的苍茫沉肃之感,却会引起不同的情绪。 我们已从旅行在人事方面的关系中引到自然方面来,但我告诉你,一个诙谐的朋友和一个知心的朋友也都是必要的。我们最近有过一次旅行,在并不很融洽的一队人中,却因为有一个“小猴”(见《渔光曲》)的关系,使大家都开了笑脸。据说一个很有风情的女人在交际中是不会冷落到任何一个人,而使大家都能感觉着舒适。一个诙谐的朋友常常也有这种力量。 P2-3 序言 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就像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为时人赞叹,为后世仰止。虽说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思想、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贡献,终究是不会轻易淡出世人的视野。 本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总的格调是沉重的,悲凉的主题占据主流,即使间或夹杂幽默闲情一类的文字,也仍不脱对人世嘲讽的风格。阳光灿烂的日子荡起双桨感受迎面吹来和煦的风,类似这样明快而充满幸福感的文字,我们从当时的散文中是难以看到的。而这正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文章表达着作者的心声,折射出他们对人世的切肤感受。刺世的芒花不必带有牡丹的娇艳,它只向世界透着冷峻与悲悯。回望历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是怎样一个动荡变乱的时代?从北洋军阀的横行,到国民政府武力“统一”后的动荡,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连天,最后又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内战,可以说,三十年间国家未曾有过安定的日子,社会黑暗,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真所谓“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无边的苦难弥漫人间,身处这样穷困、无望的国度,作家们又有谁能作出莺歌燕舞式的文章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就让今天的我们,面对这记录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国事、家事和人事的文字,去感悟我们深爱着的祖国,曾经走过怎样的岁月,又该走向何方。 陈益民 2011年3月1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