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师的体态语言
分类
作者 李振村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教师是“公众人物”。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教育。做学生欢迎的老师,你不能不懂体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为教师打开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他帮助你以优雅的姿态,进入到学生的生命世界

本书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教师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进行了细致有趣的描述和探究,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本书由教育策划人、教育记者李振村著。

内容推荐

社会学家把能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教育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因此,关注教师体态语言,研究教师体态语言,提升教师体态语言的素养,应该是当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

《教师的体态语言》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教师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进行了细致有趣的描述和探究,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这本《教师的体态语言》,能够为老师的专业成长揭示一条新的路径,为老师的魅力提升添加一些新的元素,能够为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育效益提供一点新的启示。本书由教育策划人、教育记者李振村著。

目录

引语

第一章 撩开体态语言的“面纱”

 一 戴建荣古诗教学的“秘密武器”

 二 丘吉尔的演讲为什么魅力如此巨大

 三 这匹马真的会做算术题吗

 四 梅兰芳走红美国的原因

 五 盲童的表情为什么能够和我们一致

 六 体态语言也有“方言”和“外语”

第二章 走入教师体态语言之门

 一 教师体态语言的基本特点

 二 教师体态语言的分类和作用

第三章 教师符号性体态语言

 一 教师符号性体态语言的特点

 二 教师符号性体态语言解读

 三 符号性体态语言使用禁忌

第四章 教师说明性体态语言

 一 教师说明性体态语言的特点

 二 教师说明性体态语言的作用

 三 教师说明性体态语言解读

 四 说明性体态语言使用禁忌

第五章 教师表露性体态语言

 一 教师表露性体态语言的特点

 二 教师眼势语解读

 三 教师面势语解读

第六章 教师调节性体态语言

 一 教师调节性体态语言的特点与作用

 二 教师调节性体态语言解读

第七章 教师适应性体态语言

 一 教师适应性体态语言的特点

 二 教师适应性体态语言解读

第八章 教师的空间语言

 一 教师的个人空间

 二 师生间的人际距离

 三 教师的身体指向

 四 教室的座次排列

第九章 教师副体态语言

 一 教师的体貌

 二 教师的服饰

后记

试读章节

人类的体态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学习、训练成的?

体态语言专家汤普森教授随机挑选了26名先天性盲童,他们的年龄分布从50天到13岁不等,与29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观察,发现在表达喜、怒、哀、乐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时,盲童的表情和正常儿童的表情基本上是一致的。显然,这些先天性盲童无法向他人学习面部表情的表达方式,因此这项观察实验可以说明:人类最基本的体态语言具有明显的先天遗传的特点。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体态和面部表情最初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

如,原始人狩猎,与野兽狭路相逢时,会挺胸、握拳、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瞪大双眼、面孔涨红,这一方面能吓唬野兽,另一方面也能使自己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以调动全身的力量与野兽搏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表情早已失去了它的实用意义,但是它们并未消失,而是通过世世代代的遗传保存了下来。今天的人们愤怒时,仍然会出现咬牙切齿、瞪大双眼、面孔涨红这些表情特征,就是原始人与野兽搏斗时的体态反应演化而来的。由此可见,在现代人类交际中使用的许多体态语言,都具有原始的生物学根源。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先天性。例如,表现喜、怒、哀、乐、惧等的体态语言就具有全人类的共通性,是先天的,“无师自通”的。

达尔文是最早对人类面部表情进化进行专门研究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上述观点。

他认为,人类各式各样的表情,如,快乐时的微笑、悲伤时的痛哭、惊讶时的目瞪口呆,等等,实际上都是以前一些更加复杂行为的遗传遗迹。这些行为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讲,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当我们看到使人反感或令人恶心的景象时,我们会做出厌恶的表情,这种表情与人在呕吐时面部肌肉的动作是一致的。而呕吐,在原始人那里,是在食物卫生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保护身体、适应大自然的一种必要手段。

随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进化,随着文化逐渐积淀,人类的体态语言也逐渐变得丰富和复杂起来。许多先天性的表情动作获得了新的社会性功能,人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从而又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体态语言,这文使具有先天性、跨文化性的非言语表达产生了某种差异。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不管人类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体态语言的先天性和跨文化性却是很难彻底改变的。这正如英国体态语言专家D.莫里斯充满激情地所宣称的那样。

就人体做这样的分析研究,我们还会得到一项颇为令人快慰的信息,那就是,尽管人类一再疯狂地想用各种不同的文化标记与行为习惯,以显示我们的身体看来就和其他人种的大不相同,然而,我们基本上是一样的。……我们总喜欢设想“我族”是如何地比其他种族优秀,但是无论“我族”是纽约还是新几内亚,毕竟这只是种族的幻想,当面临重要问题的时候,我们(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反应)全部只会是一个族类。P18-20

序言

2000年9月的某个周末,19岁的美国青年凯文·海因斯写了一份遗书,随后乘公共汽车前往旧金山的金门大桥。

他在遗书中写道,如果路上有人对他微笑,他就不去自杀。

“我对着自己轻声呼喊,等等吧……也许天使会从天而降,然后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问:‘嗨,你没事吧?”’

但是,一路走来,匆匆的行人没有谁注意他,他看到的是一张张漠然的面孔。

他彻底绝望,纵身一跃,跳下了大桥。(所幸及时获救,海因斯没有丧命)

在澳大利亚,则流传着一个与此相反的故事。

悉尼港东部,有一处伸入海中的陡峭悬崖。此悬崖地处偏僻、形势险峻,时常有人在这里跳海自杀,故被人们称为“自杀崖”。

在“自杀崖”附近,住着一位名叫唐·里奇的老人,几十年来不断把一些自杀者从死亡的悬崖前召唤回来。

唐·里奇老人究竟凭借什么力量让自杀者取消了疯狂的念头?

他的力量就来自海因斯最渴望的东西——微笑。

每当他在自己家窗口发现有人企图跳崖时,他就会悄悄走过去,轻声问候:“你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

站在悬崖边徘徊的人回过头来,看到的是一张微笑的面孔,那慈祥、真诚、柔和、温暖的笑容,常常让对方自杀的念头迅速崩溃和瓦解。此时,他会再次发出邀请:“到我家里喝杯茶吧,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啊!……”

就这样,唐·里奇凭借真诚的微笑,在五十多年时间里,挽救了一百六十多条生命。

这两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冷漠的表情可以屏蔽生命的阳光,而真诚的微笑则能够融化心灵的坚冰。

社会学家把这类能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

人类的体态语言是和口头语言同样重要的交流工具,正如体态语言研究先驱欧文·戈夫曼所指出的那样:“尽管一个人可能停止说话,但是他不能停止身体习惯动作的传播。”

体态语言是如此重要!但是,和人们对语言现象深入系统的研究相比,对体态语言的研究则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人们甚至说不清楚作为一种交际手段的体态语言,究竟产生于何时。只是到了近几十年,国外有关学者才开创了“体态语言学”这门崭新的学科,撩开了人类体态语言的面纱。

虽然体态语言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已经成为一门课程,但对于教师体态语言的研究,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国内几乎就处于一种空白状态。就我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来看,除了笔者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教师体态语言艺术》一书,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新的教师体态语言研究成果问世。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教育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因此,关注教师体态语言,研究教师体态语言,提升教师体态语言的素养,应该是当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

本书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教师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进行了细致有趣的描述和探究,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后记

几年前,到上海万航渡路小学采访,听张雪龙校长讲了一个做法:让老师们定期“找细节”。

找什么细节呢?张校长说,找最不起眼的细节,找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找特别容易忽略的细节……

譬如,“教师的微笑”,你会对着学生真诚地微笑吗?你的哪一次微笑让学生感动?

再譬如,“教师的服饰”,教师应该怎样穿着打扮?现在的孩子喜欢教师怎样打扮?教师的服饰打扮和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吗?

张校长说,过去,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些细节。现在大家找出这些细节,七嘴八舌一议论,结果发现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力还真的不小。

回想起自己的中小学时代,老师当时反复灌输的各种道德概念、各种知识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时常涌上脑海的都是一些当年未加注意的细节。

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老师让我到黑板上算一道数学题,我卡壳了,一时间热汗直流,手足无措。这时,一直站在一边耐心等待的老师忽然说有事情,转身走了。马上有高手指点迷津,我赶紧照葫芦画瓢写出结果,跑回座位。老师很快就回来了,笑眯眯地用红色粉笔在答案上打了个大大的对号,什么也没说便继续上课。这位老师从开始站在讲台边耐心等待到重回教室,面部表情始终都是笑眯眯的,这笑眯眯的表情至今仍记忆犹新,让我每每想起,都心头温暖。

中学时有位老师,只要进了课堂,绝对不笑(就是在校园里偶遇,也几乎看不到他的笑模样)。黝黑的面孔、严厉的表情、冷峻的目光,让他成了“超级消声器”:只要他到了教室,那一准儿是鸦雀无声。他的教学水平很高,但同学们都敬而远之。直到大学毕业工作若干年之后,见到这位老师,我还常常有一种紧张感。奇怪的是,这时他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可爱。有一次,我忍住不问他:“为什么给我们教课时您从来不笑?”他脸上的笑容立马消失,凛然道:“我不严厉,你们怎么会好好听课?我都是为了你们好!”

我当年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与这位老师恰恰相反:在记忆中好像从没见他对哪个学生发火,脸上永远是笑眯眯的。那时他夫妻两地分居,在他的单身宿舍里,课余总是挤满了学生,满屋子欢声笑语。班主任老师虽然从不发火,但学生都敬他、爱他,那时有个感觉,拼命学习好像就是为了报答他对我们的好。

上初中时,我们这所山村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学生跑步都是东倒西歪,松松垮垮,乱跑一气。有一天,学校调来一位右派京剧演员教我们语文,他跑步的姿势格外讲究:双臂半屈,胸部微挺,目视前方,步伐节奏分明,脚的前部先着地,腿上像装了弹簧一样,富有弹性。我们顿时迷上了他的跑步方法,自觉不自觉地都这样跑起来。而今我已人过中年,仍习惯这样轻快地跑步。

还有一位数学老师,讲课讲到高兴处就直接用手来擦黑板上的字,有时候甚至就直接用袖子来擦。于是,我们班里的值日生擦黑板也就“不拘一格”:有时候用黑板擦,有时候用拖把,有时候就找一张旧报纸乱擦一气。这位老师还有个“特色”:衣着邋遢,服饰不整,夏天时常穿着背心、拖鞋讲课。所以在他的课堂上,东倒西歪的听课者大有人在,鼾声大作亦不稀奇……

写下了这么多记忆之树上的枝枝叶叶,我无非是想说明:一个老师的体态语言——面部表情、行为习惯乃至服饰衣着等,有时候比他所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有着更持久的影响力。读者诸君对此如有疑义,不妨回忆一下你的中小学时代,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某位老师,他传授的知识可能早已被你淡忘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多少年后都依然栩栩如生。

现在,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大家已经说得很多很多,也做了很多很多,但是,我们所说所做似乎更多地集中在教育理念的提升、学科教学能力的打造上,还很少有人关注教师的体态语言素养,更遑论这方面的培训和研究。

进入21世纪的教育,其价值追求已经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升华到以人为本的境界。以人为本的要义,就是要呵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要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而这一切单单靠学科教学能力和知识素养,是很难实现的。要适应“人的教育”,教师还必须在传统的专业素养之外,锤炼自己的体态语言,全方位提升个人魅力,以一种美丽优雅的姿态进入学生的世界,以一种深受欢迎的方式在生命田园里播下情感和真理的种子。

这本小书,如果能够为老师的专业成长揭示一条新的路径,为老师的魅力提升添加一些新的元素,能够为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育效益提供一点新的启示,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李振村

2011年4月16日于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