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的领导,是真正的中国领导艺术,也是有效的中国领导功夫。不论身份、职位如何,若是不够圆通,领导起来就会吃力不讨好。职位愈高,实际上愈需要讲求圆通,才不致苦口婆心却乏人理会,显得软弱无能。
《领导的真功夫》将告诉你: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圆通的领导最有效,曾仕强教授教你真正的中国领导艺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领导的真功夫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曾仕强//刘君政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圆通的领导,是真正的中国领导艺术,也是有效的中国领导功夫。不论身份、职位如何,若是不够圆通,领导起来就会吃力不讨好。职位愈高,实际上愈需要讲求圆通,才不致苦口婆心却乏人理会,显得软弱无能。 《领导的真功夫》将告诉你: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圆通的领导最有效,曾仕强教授教你真正的中国领导艺术! 内容推荐 领导的难题在两难,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中国人不喜欢被管,却喜欢管人,作为领导该如何处置?《领导的真功夫》从领导的两难状态入手,多方面、多角度地阐述了如何解决领导的两难,以及在中国如何做一个圆通的领导,从而领会真正的中国领导艺术。 《领导的真功夫》由曾仕强编著。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 管理比较偏重于制度面 领导重视心与心的互通 三种不同的领导风格 第二章 领导的两难 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如何做到深藏不露 有效的象棋模式 第三章 中美日的领导文化 美国式的英雄文化 日本式的大和文化 中国式的中庸文化 第四章 如何做好领导 把组织颠倒过来 适时邀请下属参与 与下属约法三章 第五章 领导的境界 做圆通而非圆滑的领导 学会被领导才能当好领导 领导的境界在于无为 第六章 三种领导方式的循环 从分配式领导开始 再由管制式领导到协调式转变 紧急时再回到分配式 第七章 领导也需要一些配套 圆满的沟通 “让我来服务” 考评要公正 第八章 领导的经 建立公的班底 知人善任 容许无心之过 第九章 领导的权 原则不变方法要变 把握宽容与禁止 刚柔与长短的互补 第十章 对特殊员工的领导 礼待“班底”,善用“奇才” 防止“大牌”,挽救”奴才” 减少“呆人”,开除“废人” 第十一章 领导的艺术 不用权而造势 机动调整气氛 抓住下属的心 第十二章 领导人才的培养 领导力并非与生俱来 一切靠自我培育 育才也能制度化 试读章节 一般来说,管理的起点是修己。管理者先把自己修治好,做出良好的表率,以身作则,然后再寻求用人的效果。 管理的最高目标在用人,把人安顿好,让大家放心地好好做事。人不能安,事情必然做不好;少数人安,不如大家都安。所以,修己只算是独善其身,使众人安宁才称得上良好的管理。修己安人,成为管理者的共同信念。人人用心修己,大家互求安人,应该成为共识。 安人从慎断是非开始,把是的部分保留下来,去掉非的部分,使其成为标准。然后把标准明确定为制度,希望组织成员共同遵守实行。管理必须制度化,没有制度的管理,算不上良好的管理;但是制度化的管理,也不算是良好的管理。这是领导者必须深思的重要课题,不能不用’心加以体会。因为制度化很好,过分制度化反而不好,若非经验丰富、体会深刻,实在很不容易了解。 制度容易僵化,缺乏权宜应变的空间。过分强调制度化,将组织的高、中、基层人员完全绑得死死的,动弹不得,当然不是良好的现象。若是基层死守制度而高层却不必遵守制度,岂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必然不能令人心悦诚服。何况制度经常不切时宜,修订起来又费时费力,往往赶不上实际的需要。 如何使制度化为大家所欢迎,而且能够有效落实,有赖于圆通的领导。用人性面来弥补制度面的不足,应该是领导者必须用心的地方,也是圆通领导的精华所在。 领导是发挥安人潜力的历程,把修己安人的管理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才算是圆通的领导。从这个角度来看,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因为管理的效果能否宏大,完全看领导能不能达到圆通的地步,使大家尽心尽力(如图1-2)。 一般而言,管理只能够使众人尽力而为,而领导却能够进一步促使大家全力以赴,也就是尽心尽力。 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的差别在于,前者十分努力,却未必用心;而后者则十分努力外,加以非常用心。 我们认为:努力工作没有用,用心做事才要紧。 努力工作,表示一切遵照规定,很容易不动脑筋,以致产生努力浪费资源、努力制造问题等偏差现象,使大家大伤脑筋,却找不到违反制度的缺失,从而加以有效处理。 用心做事,情况就完全不同。用心的人,自然会凡事动动脑筋,并且配合大家的需求,共同为安人着想,因此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把事情做得十分圆满。 圆满的意思,是大家都慎断是非之外,同时还要顾及彼此的面子。在圆满中分是非,才是人性化的表现。 领导者当然必须重视制度化,然而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常说的衡情论理,其实就是人性化的调味,使制度的僵硬性获得一些滋润。做人最要紧的是人情,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总归离不开做人,因此也免不了人情。人而无情,纵使有再大的成就,也不过是短暂的收获,转眼成空,实在不值得。圆通的领导,其作为必然是合乎人性需求的。完全重视管理的领导,很不容易兼顾人情,很难达到这种圆通的地步。 管理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安人。领导的功能,则在发挥安人的最大效果。把人安顿好,让大家放心地好好做事。还要更进一步,以心和心的感应,使大家乐于自动自发,充分发挥潜力。 管理的效果,需要良好的领导来加以扩张,所以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领导者在制度化管理之上,要加以人性化,才能更加贴近人心。P004-006 序言 西方人的管理,科技面重于人性面,比较偏重制度化、科学化。中国人的管理,可以说人性面重于科技面,更加重视人性化、艺术化。特别是领导,似乎非以人为重不可。 圆通的领导,是真正的中国领导艺术,也是有效的中国领导功夫。不论身份、职位如何,若是不够圆通,领导起来就会吃力不讨好。职位愈高,实际上愈需要讲求圆通,才不致苦口婆心却乏人理会,显得软弱无能。 领导必须实际有效,快速动员。所以,圆通的境界,值得追求。也唯有圆通,才能够顺利化解领导的难题。 领导的难题,在两难: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一味要管,必然专横霸道,大家敢怒不敢言,不可能持久;完全不管,那就一盘散沙,很快就崩溃。 管到好像没有管一样,称为“不管之管”,才是上乘功夫。老子和孔子两位大圣人,都以“无为”来勉励我们。可惜很多人看不懂,却要自作聪明,不断加以抨击,认为根本不可能无为而无不为。以致偏过来强调有为,弄得精疲力竭,危害到宝贵的健康,并且忙碌得头昏脑涨,导致失误连连却自以为救火有功。 “不管之管”,用通俗的话来说,便是圆通的领导。 我们先要明辨圆通和圆滑的区别。因为我们欢迎圆通,却非常厌恶圆滑。一旦令人产生圆滑的感觉,那就前功尽弃,从此丧失领导的功能。 圆通和圆滑,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运用起来效果却有天壤之别。领导者千万不要把它当做文字游戏,或者嘴巴随便说说,应该用心把它分辨清楚。 中国人之所以很不容易领导,主要是中国人很难认输。只要一口气活着,谁也不服谁。高明的领导者最好让大家有面子地认为“我让给你”,而不是使大家没有面子地承认“我输给你”。只要领导者有赢的心态,大家就抱定“看你神气到何时”的心情,等待着领导者输的那一天。 当我们接受强人领导时,大家衷心盼望,这位强者不要太强;当我们失去强人的时候,却又强烈期盼早日产生新的强人。这种矛盾心态,可以看出我们不欢迎不懂得推、拖、拉,弄得大家都没有面子的英雄性的强人,却十分欢迎懂得推、拖、拉,使大家都有面子的集团性强人;不要大小事一把抓的英雄,却拥戴能够知人善任的安人领袖,让大家都有机会发挥潜力,全力以赴。 每当我们遭遇重大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巩固领导中心。因为集团性的强人,所依赖的集团,也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班底,必须紧紧地团结起来,把领导者拱得牢固稳健,才能够号召群众,大家同舟共济。 巩固领导中心,并不是紧急时呼喊就能奏效的。必须平日多多用心、关心、使大家产生同心、增强信心、坚定决心、自愿交心,才能够彼此呼应,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领导中心真正巩固起来。 平日知心、交心、连心、绑心,必须对心多加研究,多加练习。心不是心脏,而是看不见的能量和频率。如何寻找频率相近的志同道合人士,是知心的表现。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心情来感应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志,即为交心。若是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志也愿意交心,彼此就能够连心,产生十分灵光的默契。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证明得以持久联结,当然就是绑心。 这些无形的互动,需要一些配套。在做人方面,以圆满的沟通、合理的激励和有效的服务为主;在做事方面,则以未雨绸缪的计划、权宜应变的执行以及综合考量的评审为主。各种配套必须兼顾并重,才能确保圆通的领导。 欢迎各界先进朋友,不吝赐教,幸甚! 曾仕强 刘君政 谨识于兴国管理学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