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益民编写的《情爱告白》内容介绍: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情爱告白/民国名家随笔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益民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陈益民编写的《情爱告白》内容介绍: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内容推荐 由陈益民编写的《情爱告白》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情爱告白》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目录 论裸体情侣自杀案 春雨 初恋 初恋 寂寞札记(节选) 花瓣 怀依君 密情 论求婚 烟波江上 四月 积水潭前 走了 并非闲话(节选) 寻病记 秋外套 家书 无聊集 我雅 微波 旧居 灯 剪秋罗 片语 漫话 一得之言 飞絮 微言 碎语 一点自信 梦 废止“订婚”的提议 我应该怎么办呢 你应该这样办——答芜村君 我替芜村君想的办法 两封公开的信 一个极平常而极难解决的问题 爱情的寻觅 海阔天空 人生大事 农村青年的婚姻问题 嫉妒,残酷如坟墓——从友人的近事想起 失恋的时候不必烦恼也无容苦闷 我的“礼教”与“婚姻”观 太戈儿的恋爱观 婚姻有标准吗 择偶的基本条件——关于异性的性情问题 婚姻裁可问题——最好由本人作主征家长同意 恋爱是无条件的吗? 爱是有条件的 一封没有代价的情书 我理想中的爱人 怎样避免结婚后的悲剧? 世界名人的爱情观(节选) 谈爱 没有罪名的囚犯 没有勇气的爱等于自杀 爱 石桥 恋爱和生活 笺- 娜拉的下落 薰染了欧陆空气以后 人权与女权 择配救济 潮流和我 大学应当为女子开放 女子之正当运动 谈美丽病 说服装 对新妇女的希望 新妇女的胜利 “崇洋”与“迷旧” 不成话 时髦病 北京初次出现的联合剧 男女合演的讨论 都会之音 饱话半打(节选) 巴黎通信 保定寡妇会珍闻 衣着新论 外表与内容同样的重要 情爱告白 试读章节 我现在已经有妻了,但我在八九年前,或者说不定是十年前的时候——虽然到现在还痛苦地静默——却曾恋过别一个女人的。 虽然这事使我对于现在的妻感到做了什么很大的恶事似的隐痛,但一面却又常常想着伊;从自己的心的深处,浮现着伊那可爱的风姿的时候,,也是常常有的。 这事对妻固然应该抱歉——其实也只因为在我的性生活中,伊已做了先驱者,留下了深的印象了的缘故。但是为了这事,岂仅使我对于现在的妻有着欺负之罪么?我们两人的牵连的生活,也就因此有着永久补缀不好的伤痕了! 伊是东京神田的一个叫做“朝日”的下宿的主人的女儿,那时是十九岁,因为长得高大,而且有了女人的情态,看去已像二十多岁的人了。伊的父母都唤伊作桃娘,所以住在下宿里的旅客也都模仿着唤伊为桃娘了。我是在下宿里住过一年以上的老顾客,又且常常和伊说笑的,所以曾经给伊定下一个特别的称号,叫做“Knife”。这在当初,原只有我和伊两人间私下运用的,后来伊的母亲也盲从地仿用起来,最后连伊的父亲也仿用了。但是我们在春季里,因为剥削桃皮时候,发见桃子与knife的关系而命名的趣事,同居的旅客不必说,便是知道使用这称谓的伊那父母俩,也还是莫名其妙的。 我在东京,第一次跑进我眼孔里来的女子,固然并不是伊,但在我的眼中,乃至心中,留下温美的印象,而又受过爱的光辉的照耀的,伊却是第一人了。 记得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太阳的稀淡的光芒,雾一般的落在凌乱的屋顶和街上,我从、一家杂货铺的拐角上弯入小巷里,立住在写着暗淡的“朝日”两字的下宿门口,漫然的问道:“这里可有空着的房间么?” “有的。”从右边的房里发出这样的细轻的声音来;接着便现出反问着“几席的呵?”的一个说中国话的日本女子。我对于伊的说中国话,初颇有点生气,以为在蔑视我。后来知道这家是专收中国学生和朝鲜学生的下宿;而且在伊的温美的态度中,体察到伊那对于初来的不谙日语时中国学生的厚意,这才反恶为好地意识到伊的可爱了。这瞬间的可爱的印象,不仅当时深深的打动了我的灵魂的全部,便是现在一翻一翻,常常从回忆中浮出伊的影子,也很与这第一印象有着难分的关系。 从种种举动上看来,伊原是一个轻浮的女子,据说从伊祖父起就在这都市的东京生活的。但是因为有着极度的聪明,伊那轻浮的弱点就在我的观察中整个地消去了,宛如对着残废的亲友,因为有了人情的融和,而忘却他形体的残废一样。我在下宿中住了一年,原很受着主人和同居的旅客的尊敬的,即使说笑,也只说些普通人所能听而惯听的说话,女人的身上是从来不敢惹上去的。但是我这卷藏在自己心窟中的对伊的一丝柔情,却不知从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已经被伊侦知了。伊有时也玩笑似地对我说些挑拨话,例如晚上叠被的时候问一声“寂寞么?”之类。但我被处于这样的情景中,总以宽宏亲和的态度,自己守着沉默,或消极的说一声“并不”;至于以为这是伊的劣点,可以去呵责或利用的心思,更是没有了。P13-15 序言 悲凉时代的芒花 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就像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为时人赞叹,为后世仰止。虽说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思想、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贡献,终究是不会轻易淡出世人的视野。 本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总的格调是沉重的,悲凉的主题占据主流,即使间或夹杂幽默闲情一类的文字,也仍不脱对人世嘲讽的风格。阳光灿烂的日子荡起双桨感受迎面吹来和煦的风,类似这样明快而充满幸福感的文字,我们从当时的散文中是难以看到的。而这正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文章表达着作者的心声,折射出他们对人世的切肤感受。刺世的芒花不必带有牡丹的娇艳,它只向世界透着冷峻与悲悯。回望历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是怎样一个动荡变乱的时代?从北洋军阀的横行,到国民政府武力“统一”后的动荡,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连天,最后又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内战,可以说,三十年间国家未曾有过安定的日子,社会黑暗,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真所谓“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无边的苦难弥漫人间,身处这样穷困、无望的国度,作家们又有谁能作出莺歌燕舞式的文章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就让今天的我们,面对这记录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国事、家事和人事的文字,去感悟我们深爱着的祖国,曾经走过怎样的岁月,又该走向何方。 陈益民 2011年3月1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