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馆、大使馆、水师兵营、别墅、剧院、银行、洋行……陪都的各个角落,经济政治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各种各样洋楼的身影。正是它们的存在,为陪都增添了摩登、华丽的“海派”都市风情。而吊脚楼、木构房、捆绑房、穿斗房、院落、天井……老民居的特色和魅力和重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是分不开的。王川平编著的《老房子》侧重于对个体的洋楼、民居的建筑魅力的发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房子/老重庆影像志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王川平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领事馆、大使馆、水师兵营、别墅、剧院、银行、洋行……陪都的各个角落,经济政治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各种各样洋楼的身影。正是它们的存在,为陪都增添了摩登、华丽的“海派”都市风情。而吊脚楼、木构房、捆绑房、穿斗房、院落、天井……老民居的特色和魅力和重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是分不开的。王川平编著的《老房子》侧重于对个体的洋楼、民居的建筑魅力的发掘。 内容推荐 《老重庆影像志》丛书共十本。王川平编著的《老房子》是其中一册,它们从不同的视角,管窥这座城市的昨天,内容设计市政变迁、政治演变、经济发展、市井生活、文脉流转传承等方面,尤其是对老重庆的个性与嬗变、老重庆的灵性与魂魄,老重庆的根与源,《老房子》力图以图文并茂的表述引起读者的注意,与读者作寻根之旅。 目录 总序 重庆的历史 重庆的文脉 承载重庆历史与文脉的老房子 石阙与牌坊 寺、观、庙、祠、书院与会馆 重庆老民居 清代老建筑 开埠老照片 抗战老房子 巴渝老民居 尾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试读章节 说重庆的历史,得从200万年前说起。 1984年7月,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来了一干人马。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市博物馆古生物部的专家们。经过他们一年考察,三年发掘,终于发现距今204万一200万年的巫山人牙齿化石。这是在亚洲和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十多年后,在与此相邻不远的湖北建始,也发现了距今200万年的建始人,进而印证了巫山人的存在。在以后的对龙坪村龙骨坡山洞的多次发掘中,相继发现了巫山人使用过的粗糙石器以及他们猎食的众多动物骨骼化石。 200万年前巫山人出现,是亚洲大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巫山人让这片古老大陆飘扬起人类的旗帜,铭刻起人类的尊严。它改变了地球这个古老星球上人群的分布。它宣告:与非洲一样,亚洲有人了! 这是重庆对世界历史作出的第一个贡献! 佛教文化和艺术传人中国近千年后,到了宋代,到了大足,在浓厚的巴渝文化的滋养造化中,完成了它的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大足石刻成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经典之作,成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代表。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是重庆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作出的第二个贡献。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南宋皇帝赵悖升恭州为重庆府,以纪念他先封恭王后称帝的双重喜庆,重庆由是得名。这一事件的大背景是长江流域的开发使得南宋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南移。重庆在这个南移中经济实力得以上升和军事屏障作用得以加强。1236年蒙古军攻人四川,1239年蒙古军攻重庆,重庆保卫战打响。1240年,宋军筑合川钓鱼城,钓鱼城遂成为重庆保卫战的前哨阵地。1242年,重庆成为四川制置使驻地。1259年7月,蒙古大汗蒙哥死于钓鱼城之战。这一事件使蒙古最高权力形成真空,导致大面积入侵欧亚,兵临莫斯科的各路蒙古军队纷纷回师争夺汗位。欧洲人惊呼的“上帝的鞭子”折于重庆钓鱼城,使欧洲的历史才得以按照现在大家知道的样T-发展,钓鱼城因此成为改写世界历史的地方。这是重庆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作出的第三个贡献。1278年,元兵攻破重庆。1279年,在南宋王朝已经灭亡,重庆城破的前提下,钓鱼城归顺于兀。 七七事变发生的当月,国民政府决定上海工矿企业迁至以重庆为中一12-的内地。1937年10月,中央政府决定迁至重庆。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正式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新址办公。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定重庆为陪都。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与陪都,对于组织大后方的生产建设、支持全面抗战,结成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指挥中心,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大后方基地。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以空前的负荷加在重庆的肩上。这是重庆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作出的第四个贡献。更有意味的是,这座优秀的城市担当起了历史的重任和民族的重任,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之后,在胜利完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民族保2]2战争的同时,完成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并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世W-品牌意义的城市。在此期内,重庆在大后方经济中的比重为:钢产量占80%;航运轮船吨位仅重庆民生公司一家即占90%;棉纱占52.8‰1943年,重庆有机器工业436家,是大后方机器制造业中心;当年重庆天府煤矿煤产量即占国…… 序言 尽管重庆直辖才十年,但它却很古老;尽管重庆正以惊世的速度在长高、长壮,但它曾经十分古朴而低矮;尽管重庆一天天在变得靓艳,但它灰蒙蒙而沉甸甸的底色仍存留在记忆之中。当楼房的样式和市民的生活越来越趋于类似的时候,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与城市品质就变得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和宝贵。 历史与现实就是这样复杂,这样磕磕碰碰。重庆的文化人一方面惊讶于这座城市成长的速度,一方面惊讶于在此速度拉动下消逝了的那些值得保留的东西。这种惊讶同样是复杂和美好的,因为他们不因惊讶而停住手脚,停止思考与行动。眼前这套《老重庆影像志》丛书就是他们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老重庆影像志》丛书共十本,分别是《老城门》、《老房子》、《老街巷》、《老码头》、《老地图》、《老广告》、《老档案))、((老行当》、《老风尚》和《老钱票>)。它们从不同的视角,管窥这座城市的昨天,内容涉及市政变迁、政治演变、经济发展、市井生活、文脉流转传承等等方面,尤其是对老重庆的个性与嬗变、老重庆-的灵性与魂魄、老重庆的根与源,力图以图文并茂的表述引起读者的注意,与读者作寻根之旅。本丛书的作者与编者,都是从事文物、图书、档案、出版、历史和文化研究等方面工作多年的优秀人选,既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又有专门知识方面的学术积累,并尽可能在文字处理上通俗、生动、准确。丛书使用的两千多张历史照片,许多是第一次公开出版,足见其珍贵和罕见。 重庆是一座具有世界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城市,对于这一点,笔者在主编该丛书及撰写《老房子》的过程中坚信不移。这不是直辖后的文化自大,而是遵循“实史求是”的原则准确对待重庆历史得出的结论,是依据古为今用的原则建设重庆新文化的需要。可惜的是我们总以为自己的文化家底不够厚,其实是我们现时的努力离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令人高兴的是直辖之初,笔者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的文化建设远期目标,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规划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重庆影像志》丛书的出版,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可敬之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