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娟、孙贻超、张涛等编著的《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技术》首次提出了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的模式,将城市看作一个系统,并从资源能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生态产业子系统以及人居环境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分别提出各项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围绕本书提出的新型生态系统各项构建技术,进行了示范典型案例的分析,对不同城市特点的地区如何构建生态城市进行了案例总结。
本书内容丰富,观念新颖,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及规划设计的图书,可供从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规划及建筑领域的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
温娟、孙贻超、张涛等编著的《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技术》首次提出了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的模式,将城市看作一个系统,并从资源能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生态产业子系统以及人居环境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分别提出各项构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本书提出的新型生态系统各项构建技术,进行了示范典型案例的分析,对不同城市特点的地区如何构建生态城市进行了案例总结。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参考价值,可供从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规划及建筑领域的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1 绪论1
1.1 建立新型生态城市的背景1
1.1.1 建立新型生态城市的意义2
1.1.2 建立新型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2
1.1.3 创新点4
1.1.4 建立新型生态城市的技术路线4
1.2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内涵4
1.2.1 生态城市的概念4
1.2.2 生态城市的内涵5
1.3 国内外巡礼6
1.3.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6
1.3.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经验7
参考文献7
2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模式9
2.1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模式的构建原则9
2.2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的构建模式特点10
2.2.1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指标体系10
2.2.2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11
2.2.3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案例示范12
2.3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模式的特点12
2.4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模式框图13
参考文献14
3 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建立15
3.1 可持续发展指标概述16
3.1.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与功能16
3.1.2 指标体系划分的原则17
3.1.3 指标体系的分类17
3.2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9
3.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19
3.2.2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20
3.2.3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20
3.2.4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23
3.3 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25
3.3.1 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六步法”25
3.3.2 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共性技术27
3.3.3 考核指标解释与指标值计算29
3.3.4 无锡低碳生态城37
3.3.5 上海崇明生态岛42
参考文献48
4 资源能源子系统构建技术49
4.1 水资源体系——区域再生水产、用总线系统技术50
4.1.1 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50
4.1.2 区域再生水产、用总线系统51
4.1.3 区域再生水产、用总线系统构建关键技术52
4.2 能源体系——区域再生能源总线系统优化技术55
4.2.1 区域再生能源总线系统55
4.2.2 区域再生能源总线系统中的热源56
4.2.3 区域再生能源总线系统中的能源利用技术57
参考文献58
5 生态环境子系统构建技术60
5.1 退化湿地诊断及预测技术研究60
5.1.1 退化湿地诊断技术60
5.1.2 基于NDVI的湿地变化及预测技术70
5.2 区域水系统规划与构建技术研究74
5.2.1 湖库污染信息系统软件开发74
5.2.2 滨海城市水体“库河湖”水量水质联网调配/调控技术81
5.2.3 湿地水系的景观设计技术92
5.3 非常规水源高盐景观水体保持技术研究97
5.3.1 盐度对景观水体藻华的影响分析97
5.3.2 高盐水体河滨缓冲带植被优化配置和生态护岸技术98
5.3.3 非常规水源补给型高盐景观水体人工强化净化技术100
5.3.4 间歇渗水式耐盐碱植物土壤生态净化技术101
5.4 高盐人工湿地构建与冬季运行调控102
5.4.1 复式潜流人工湿地102
5.4.2 高盐人工湿地冬季运行调控103
参考文献103
6 生态产业子系统构建技术105
6.1 以能源企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系统构建技术106
6.1.1 技术概述106
6.1.2 技术内容106
6.2 以冶金企业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发展系统构建技术111
6.2.1 技术概述112
6.2.2 技术内容112
6.3 区域层面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系统构建技术118
6.3.1 生态工业园理论概述118
6.3.2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构建技术119
6.3.3 滨海区域重化工行业集群式、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构建技术123
参考文献126
7 人居环境子系统构建技术127
7.1 城市热岛效应减缓技术127
7.1.1 城市热岛效应概述127
7.1.2 城市热岛效应成因及影响因素129
7.1.3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131
7.2 绿色建筑构建技术133
7.2.1 绿色建筑的内涵与定义133
7.2.2 被动设计134
7.2.3 围护结构136
7.2.4 能源供应142
7.2.5 末端设备155
7.2.6 节水技术159
7.2.7 楼宇自动化与建筑能源管理161
7.3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162
7.4 景观绿化设计技术163
7.4.1 城市公园设计163
7.4.2 城市广场设计165
7.5 滨海城市环境安全建设相关技术170
7.5.1 基于环境风险容量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体系170
7.5.2 “一源、一景、一案”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制定与评估方法179
7.5.3 环境风险应急平台建设方案181
参考文献185
8 新型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技术示范典型案例188
8.1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188
8.1.1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188
8.1.2 滨海区域水系统规划与构建技术研究193
8.1.3 多要素联通的非常规水源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以中新生态城为例205
8.2 空港经济区建设214
8.2.1 空港经济区河湖水系构建工程214
8.2.2 空港经济区生态产业链构建225
8.3 天津临港经济区建设237
8.3.1 工程简介237
8.3.2 工程方案239
8.3.3 关键技术环节方案设计240
8.3.4 节能环保效益242
参考文献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