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是什么?“两弹一星”精神是怎样形成的?通过阅读由邱少君编著的这本《点击“两弹一星”精神》中所描述的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技术研究人员们的事迹,你就会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本书是点击红色精神丛书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点击两弹一星精神/点击红色精神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邱少君 |
出版社 | 学习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两弹一星”精神是什么?“两弹一星”精神是怎样形成的?通过阅读由邱少君编著的这本《点击“两弹一星”精神》中所描述的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技术研究人员们的事迹,你就会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本书是点击红色精神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点击“两弹一星”精神》通过回顾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技术研究人员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这些精神时至今日,仍然于我们大有裨益。 《点击“两弹一星”精神》由邱少君编著。 目录 导航条:伟大的事业 伟大的精神/001 关键调:“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003 背景色:“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背景/007 视窗1 热爱祖国 无私奉贤/019 钱学森:五年漫漫归国路/019 钱三强:殷殷赤子情 拳拳报国心/026 赵忠尧:矢志不移 落叶归根/030 郭永怀:焚毁书稿为归国 舍生忘死保事业/034 王淦昌:隐姓埋名 以身许国/037 邓稼先:投身国家核事业 坚守工作第一线/039 陈能宽:百折不挠 功不可没/043 杨嘉墀:平常心中的大丘壑/046 于敏:国产“土专家”/049 程开甲:不惧风险与核打交道/052 杨承宗:没有勋章的功臣/055 金钱无法衡量的牺牲与奉献/058 视窗2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061 通往罗布泊路上的夫妻树/061 在221基地共度艰苦岁月/063 对待困难的办法就是“认真”两字/067 屠守锷:艰苦条件下的设计师生涯/071 罗鹏飞:寻找希望矿床/074 瞒着上级搞研究/078 自主掌握核心技术/080 视窗3 大力协同 勇于攀登/082 周恩来:“文化大革命”中保证核事业的正常发展/082 宋任穷:为核事业发展奠定基础/086 张爱萍:慧眼识才 知人善任/088 顾震潮:气象学家的杰出贡献/090 赵九章:为航天作出贡献 为科技培养人才/093 朱光亚:科技众帅之帅/096 周光召:科学是集体的事业/098 多部门协同大作战/100 超链接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04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凝聚伟大民族精神/106 “载人航天”:“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109 孙家栋:卫星事业的拓荒者航天大军的一分子/112 精神传承:青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15 试读章节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心情急切,从1950年开始就争取返回祖国。但是,作为美国军方培养的军事科技人才,钱学森回国的要求遭遇了种种阻碍。 19 50年6月,由于受到美国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的右派政府倾向的麦卡锡主义的迫害,钱学森夫妇加快了回国的步伐,当时中美关系恶化,美方阻挠很大。几经周折,钱学森为全家购买了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的飞机票,再由该公司帮助安排香港的转口签证。 6月2 1日,钱学森飞往华盛顿,向海军次长丹尼尔·金波尔辞行。金波尔把双手摊开,眼睛瞪得大大的:“钱先生,这是为什么?”“次长先生,我是中国人,有自己的祖国,我不能留在这里制造武器杀我们的同胞,就这么回事。”钱学森回答。 “你不能离开美国!你太有价值了。”金波尔脱口而出。“次长先生,我要回中国,主意已定,这是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了。”说完,钱学森转身离开了金波尔的办公室。 金波尔望着匆匆离去的钱学森,第一个动作是打电话给美国司法部:“你们应该立即通知洛杉矶的下属机构,绝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得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对方似乎还没弄清钱学森何许人也。金波尔对着话筒喊着:“他,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三五个师!” 美国司法部接到金波尔的电话后,立即安排洛杉矶移民归化局跟踪监视钱学森。 1950年8月2 3日午夜,钱学森夫妇从华盛顿飞回洛杉矶,他们缓缓地步下舷梯,准备回家好好休息,因为他们已办好了回国的一切手续,托运了行李,向亲朋好友作了告别,还拿到两张加拿大航班的机票。正当他们将要离开机场时,移民局一位官员突然拦住了他们的去路,随之递过来一份文件,钱学森被突如其来的文件弄懵了,只见文件上写着: “凡是在美国受过像火箭、原子弹以及武器设计这一类教育的中国人,均不得离开美国,因为他们的才能会被利用来反对在朝鲜的联合国武装部队。”这就意味着美方不准钱学森回国。 钱学森夫妇气愤地回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得知美国海关已非法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更是忧心忡忡。行李中的800多公斤书籍和笔记本,是他20多年艰辛求索的结晶,是准备奉献给祖国的一份特殊“礼物”,是用金钱难以买到的无价之宝呀!万一有什么闪失,无法弥补,将遗恨终生。 联邦调查局声称:“钱学森这个狡猾中国人的全部活动,证明他是毛泽东的间谍!”此后,联邦调查局监视着钱学森的一举一动,还搜查了他的工作室和家。半个月后,联邦调查局借口“间谍”罪逮捕了他并押往特来那岛的拘留所。在监管期间,钱学森忍受着种种变相的刑罚,连晚上还每隔10分钟亮灯一次,天天无法入睡,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被关押半个月之后,钱学森才得以获释。 从拘留所回到家,钱学森继续被监管,不准远行,住宅随时被搜查,信件电话被监控,除非他放弃回国的要求,听从当局的安排,不然处境不会改变。然而,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决心依然没有丝毫动摇。 获释后的钱学森,继续执教于加州理工学院,但行动完全失去了自由。他思前想后,决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个“曲线回国”。有了这一想法后,他安下心来,开始著书立说。 5年变相的软禁生活虽然漫长难熬,但对报国心切、意志坚强和毅力非凡的钱学森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他们夫妇俩坚强地熬过来了。 1954年秋,钱学森精心用英文撰写的《工程控制论》一书,由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出版,并立即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的轰动。美国当局审查了这本书之后不得不承认,钱学森所研究的课题已完全脱离了“军方机密”。 1954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正式在日内瓦举行。就在代表团出发前,钱学森要求祖国帮助其回国的信件,几经辗转后送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手中。当天,这封信就转呈给了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立即召见将赴日内瓦参加中美会谈的王炳南,严肃地说:“炳南同志,这封信很有价值。这是一个铁证。它说明美国当局至今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你要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争取早日使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回国。” 1955年8月2日,中美大使级会谈进入第二天,当开始讨论两国平民回国问题时,王炳南大使陈述了我国政府的立场。美方声称美国1954年4月就取消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法令。王炳南大使当即将钱学森的信件及译本摆上桌面,向美国明确提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大使约翰逊无言以对。8月4日,美国政府不得不在中国大使提出问题的第3天,匆匆通知钱学森,准许他离开美国。 美国方面对钱学森长达5年的禁令,终于解决。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到达香港,同日过境,回到了祖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热烈欢迎。回国后不久,他就全面投入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中,创造了11个“第一”,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相继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他荣获“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这样评价他:“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P20-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