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蚁之间,善恶一线!
文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场,劳动……这些属于上一辈年轻时候的词汇们,是串起“蚁生”世界的一条条线索。
《蚁生(王晋康经典科幻小说集粹)》是一个关于“文革”的科幻故事:在一个人民公社中,知青从蚂蚁身上提取到了一种激素,喷洒到人的身上,那人便可以有蚂蚁一样的行为,也就是自我奉献精神,纯洁善良,任劳任怨,最后成为共产主义的完人……
本书是一部跨越主流与幻想文学的扛鼎力作,不容错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蚁生(王晋康经典科幻小说集粹)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王晋康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蚁之间,善恶一线! 文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场,劳动……这些属于上一辈年轻时候的词汇们,是串起“蚁生”世界的一条条线索。 《蚁生(王晋康经典科幻小说集粹)》是一个关于“文革”的科幻故事:在一个人民公社中,知青从蚂蚁身上提取到了一种激素,喷洒到人的身上,那人便可以有蚂蚁一样的行为,也就是自我奉献精神,纯洁善良,任劳任怨,最后成为共产主义的完人…… 本书是一部跨越主流与幻想文学的扛鼎力作,不容错过! 内容推荐 王晋康是当代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善于追踪20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语言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他的作品常表现人类被更高级形式生命取代的主题。《蚁生(王晋康经典科幻小说集粹)》收录王晋康的一部经典长篇小说,是王晋康作品的精华集粹。 《蚁生(王晋康经典科幻小说集粹)》是一个关于“文革”的科幻,在一个人民公社中,知青从蚂蚁身上提取到了一种激素,喷洒到人的身上,那人便可以有蚂蚁一样的行为,也就是自我奉献精神,纯洁善良,任劳任怨,最后成为共产主义的完人。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这一幕,勾画出一个的乌托邦世界……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蚁众 (1)噩耗 (2)蚂蚁的学问 (3)情敌报信 (4)罪 (5)凶杀 第二章 蚁王 (1)新生 (2)利他的设计 (3)平定内乱 (4)女知青怀孕 (5)老魏叔 (6)工分 (7)招工 (8)蚂蟥 (9)断裂 (10)死亡 (11)毁灭与新生 第三章 蚁素 (1)蚂蚁朝圣 (2)璧还 试读章节 (1)噩耗 下乡第三年的5月,麦子还没有成熟,知青农场里的农活就会相对清闲一些。听说今晚没有安排政治学习,趁着蹲在井台上吃晚饭时,我同颜哲很熟练地对了个眼色。吃完饭,同宿舍的李冬梅约我去散步,我扯了个理由推辞了。 阮月琴说:“冬梅你没一点儿眼色,人家有正事呢!” 我红着脸没有反击,她们嘻嘻哈哈地走了。等天色刚刚黑下来,我就避开人群,悄悄来到离场部有两里地的堰塘,这是俺俩约会的老地方。这个农场是专为知青们新建的,堰塘也是知青们来农场后新挖的,挖出的生土堆在塘的四周,种着蓖麻。这一带是岗地,上晴天一块铜,下雨天一滩泥。土质贫瘠,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种啥都长不旺。但后来我有了一个发现:原来蓖麻最爱吃生土,在生土塘堤上长得极为高大葳蕤,像树林一般,为我俩的约会提供了绝好的屏障。再加上塘堤地势较高,视野宽阔,所以两人在约会中即使有些越规的举动,也不会被人发现。 今晚没有政治学习,这对知青农场来说是很难得的,农场位于北阴市旧城县的红星公社,而旧城县是当时全国四大政治模范县之一,“忠字化”运动搞得最为波澜壮阔。田地里盖了很多忠字台,请来了老人家的宝像镇在里边。只可惜旧城太穷,这些忠字台远远说不上高大巍峨,都是用土坯垒成,大小如鸡笼,实在太委屈老人家了。县里还风行全民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到商店买东西要先背毛主席语录。那天北京城里传来最新最高指示,旧城县向来是传达不过夜的。这样的阵仗知青们经过不止一次:已经熟睡的知青被喇叭惊醒,集中到场院里学完最新指示。然后点起火把,排着队,敲锣打鼓,分头到附近乡庄上,挨家挨户地敲门打窗:“大娘大伯,给你送精神食粮哩,送最新指示哩!”被惊醒的主人一般不点灯,也不开门,隔着纸窗应一声:“好啊,劳驾你们念念吧!”于是知青们就着火把的光亮,伴着院内被激起的狗吠声浪,大声念完最新指示,再转到下一家,等把周围的乡民们折腾完,常常是天色已亮。 不过近来这段时间里,可能京城里的老人家也折腾累了,发布最新指示的频率相对少多了。 两年前老人家一挥手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所以知青农场建场后,请来二三+位老农来担当再教育的重任。但下乡后,当泛义的“贫下中农”分解成一个个真实的个体时,知青心中的神圣感就弱化了。原来“贫下中农”也有诸多不神圣之处啊,这几十个老农中不少人当过兵,比如憨厚老实的二班长老初原是部队里的机枪手。他平时不言不语,可是有一天挖土方时,他忽然来了兴致,一吓子跳到土坑里,拿锨把当机枪架起来,说机枪就是这样用的,这么着哗拉一下,一扫一个扇面。另一位老农陈得财是地主家的败家子,大伙儿说他是吸大烟吸出来的贫农,身上还有淋病;有的老农好吃懒做。当然忠厚老实的也不少,像牛把式郜祥富、一班长老肖、二班长老初、四班长老庞等,但所有老农都有一个共同的劣势:文化劣势。他们不知道中国的朝代,不知道下雨和彩虹的原理,也背不出来毛主席语录,他们在全场大会上领呼口号时常常闹笑话,比如: 热烈(强烈)抗议,苏修社会主义加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无条件(无理)侵占我国领土珍宝岛! 斗死去球(斗私批修)! 场长赖安胜的文化水平相对高一些,但也十分有限。他当过志愿军,在部队里学了百十个字,转业后回到农村,混到40多岁还没成家,所以,至少以农民的眼光来看他绝对算不上成功者。没人料到他会在43岁时来运转,被公社选做知青农场的副场长,不久场长老胡调回公社革委会任职,赖安胜便递升为场长。他在这儿真是如鱼得水啊,首先是政治层面上的如鱼得水,凭借“再教育者”的政治优势和知青对于回城的渴望,再加上他本人的六分流气四分霸气,他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力。只有去年秋季分红前,因为给老农们发秘密津贴惹出大字报事件,对他的权威提出了短暂的挑战,随着那件事的解决,他的权力就更加绝对;然后是男女之事上的如鱼得水,45岁的老光棍,却有城里的姑娘追求,这种诱惑是很难抵挡的,所以他越来越钟情于和女知青“一帮一,一对红”。不过这些都只是知青们压低嗓音的私下密语,还没人能拎出来很过硬的真凭实据——除了前天小知青孙小小对我说的话。 我把这些烦心事抛开,抱膝坐在土埂上,静下心来等颜哲。月色下的堰塘真美!水面平展如镜,倒映着明月疏星:塘蛙和鸣虫们快乐地聒噪着,几只稻鸡咕咕地叫着,低低地掠过夜空。月光洒在我赤裸的胳臂上,带着森森的凉意,向南望去是一片荒地,与湖北接壤。这儿解放前属于两不管地区,土匪横行,出过不少出名的匪首,周围的水坑里或井里常常填着死人。颜哲告诉我,别看旧城县现在贫穷破败,历史上尤其是在东汉时期却是有名的物华天宝之地,出过很多将相外戚,还有几位皇后,包括历史上有名的美女、汉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我想,少女阴丽华也曾和我一样。坐在同样的田埂上,仰望着同一个月亮,做过同样的少女之梦吧! 听见轻轻的脚步声,颜哲从蓖麻丛中钻出来,立即粗野地抱住我。我一边回应着他的拥抱和热吻,一边低声责备他:“颜哲你越变越坏了,你变成一只大色狼了,你过去那温文尔雅的假面具扔哪儿啦?”颜哲笑着,并不反驳。 颜哲毕竟是君子,虽然正是情热如火的当口儿,很难一下刹车的,但他没有再勉强我,强使自己平息了情欲,安静下来,与我并肩坐在塘堤上。 我掏出一叠饭票递给他说:“这是我省出来的,你知道我的饭量小,眼看到麦忙天了,你别饿着肚子。” 颜哲没有接,说:“用不着,我这个月够吃。对了,会计老霍昨天给我透了风,今年农场夏季分红仍然分不到钱,每人最多二三十元吧!像我这样拿十分工分的棒劳力们,分红反倒是负数。” 农场的工分太不值钱,棒劳力们比别人多出的工分比不上多吃的饭票。颜哲虽然身体单薄,但千活不惜力,老农们对他的普遍评价是:这么个清清秀秀的学生娃儿,干起活来像拼命三郎,有八分力气要用出十二分。才来农场那阵儿挖堰塘,头一天,他手上磨了三个血泡,用断了两根锨把。 P7-10 序言 在当下活跃的科幻作家中,王晋康先生无疑是具有广泛影响的重量级人物。20年来,王晋康以旺盛的创作力为我们奉献了众多科幻小说精品,作为朋友及同道中人,我一直对王晋康先生老当益壮笔耕不辍的精神深为感佩。此次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的系列选集,汇集了王晋康很大一部分优秀作品,从多个角度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王晋康科幻作品的面貌。 王晋康科幻作品的评介文字已有很多,借这个机会我只谈一些个人的浅见。作为科幻界同行,王晋康的作品我基本都拜读过。王晋康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广博的知识赋予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特色。其中不少作品即使经过时间无情的洗礼,依然放射出珍珠般熠熠夺目的光彩。对于一位作家而言,这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 就个人感受而言,王晋康作品有两个特点令我印象尤其深刻。 第一个特点是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的洞察及拷问。 欧洲文艺复兴最伟大的贡献便是发现了“人”,也许这更多的是指人从对“神”的膜拜中解放出来,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但是很显然,对“人”的认识与发现一直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历史。不过这更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我们试图剖析的对象正是我们自身,而数理逻辑学已经证明:对自我的涉及必然导致不可解的悖论。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单单可以理解为作品的出色,说不定莎士比亚也迷失在了人性的怪圈里。 而科幻就如同一柄利刃,由未来之手把握,让我们得以在某些短暂的瞬间瞥到被现实的肌肤筋骨重重遮蔽的自我——那个本来的“人”。 王晋康科幻作品题材广泛不拘,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还包括某些至今人迹罕至的禁区。这些科幻故事形形色色甚至光怪陆离,王晋康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幻作家对人性、人心及人本身的洞悉。在《类人》和《豹人》这样的作品里,王晋康以科幻的声音对人类基因正统的拷问振聋发聩。而在《癌人》里,作为人体内的细胞叛逆者(罗伯特·温伯格语),癌基因居然成长为比人类更擅长生存也更强大的个体,这其中的意义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还有《生命之歌》里,面对人工智能生命的挣扎,作者寄予的同情与悲悯,以及《长别离》里对人类最终走向异化的宽容与感慨。可以说纵观王晋康的所有作品,不啻于欣赏一部科幻版的《人间喜剧》。 第二个特点是王晋康以科幻为武器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塑。 勿庸讳言,中国当下的文学有一种日渐沦为游戏的趋势。读者沉湎于轻松猎奇刺激感官的阅读,作家更是远离了社会生活的中心,退居到私人的角落,要么迎合市场,要么沉迷于纯技巧性的“自说自话”。总之,文学变得越来越“水”,越来越没有营养,只剩下歇斯底里的娱乐至死。 自曹丕《典论》以降,“文以载道”已经提出来两千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句话并不是口号,而是实在贯穿于文学创作及至中华文化当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但近些年这条原则日益衰微,到了几被摒弃的地步。当然,这样讲的前提是没有将歌功颂德也列入“道”的范畴。而我们读王晋康的作品却能真切地感到他对这样的现状是不认同的,在他的作品中充满对文学现状的反思与“反动”。从《蚁生》里惨烈失败的社会实验场,到《十字》里对西方国家原罪的追问;从《生死平衡》里对平衡医理(其实是哲理)不遗余力的推崇,到《替天行道》里对科学邪恶一面的忧虑……王晋康用他或犀利或温情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幅横跨远古与未来、饱含关怀与思考、血肉丰满的人世画卷。 这个流行快餐的时代和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们缺乏的不再是可供阅读的内容,甚至也不是阅读所需的金钱,人们最缺的是阅读的时间。面对每天生产出的天文数量的文字,以及同样数量庞大的各类媒体节目,一位作家用什么来吸引大众阅读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也许那些能让人傻笑的“糗百”作品永远都会有市场,也许那些看得人满脑袋糨糊弥漫的“先锋”作品依然可以搔首弄姿,但我却从骨子里坚信,像王晋康的科幻作品这样能够让人“有所得”的文化艺术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我之所以有这个信念,只因为一点:人是智慧的生物,人类创造了科学,科学的精神也反哺着人类。 中国科幻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脚下黑暗泥泞的道路将一直伴随着我们。在平庸世界的尽头,有美丽的星光。 何夕 书评(媒体评论) 王晋康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广博的知识赋予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特色,几乎没有平庸之作。其中不少作品即使经过时间无情的洗礼,依然放射出珍珠般熠熠夺目的光彩。 ——何夕 王晋康小说,是中国科幻小说中,最具磅礴力量的一种,在惊异震慑的技术想象中,把对未来和当下的深邃思考融为一体,具有传世的价值。 ——韩松 厚重的人文关怀、超硬的哲理性科幻构思、机智的故事情节、沉郁苍凉的风格,以及鲜明的中国风格,这些都是王晋康科幻作品的显著特点。几十年中国科幻史,能抵挡时间磨损的作品百无其一,王晋康老师的作品无疑位列其中。 ——郑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