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贸易方与航运方利益、特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产业利益以及由此所涉的国家利益是海商法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一理论对位居世界第二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李天生编著的《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力图实现建立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中国如何回应的目的。
平衡贸易方与航运方利益、特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产业利益以及由此所涉的国家利益是海商法的基础理论,研究这一理论对位居世界第二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尤其重要。李天生编著的《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力图实现建立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中国如何回应的目的。《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研究》包括引言、5章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阐释了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有关术语。
第一章通过研究法律原则的有关理论、分析贸易与航运产业利益冲突和国家利益博弈,论证了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存在及其海商法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了船货利益平衡与一般民商事法律利益平衡的区别。
第二章对不同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的船货利益平衡进行历时性分析,对英美这两个船货利益的典型代表国家的船货利益平衡立场差异及其立法和司法中的相应不同进行共时性分析,论证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是适应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动态平衡原则,这一原则具有变动不居的时空性。
第三章阐述了优势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下船货利益国际失衡的必然性,以及因全球化下社会生产总过程、合作与博弈的发展、国家内部产业平衡与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需要,船货利益国际冲突存在协调的必要性,论述了船货利益国际平衡的实践,最后总结了船货利益国际平衡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将海商法有关制度分为船方利益、货方利益、船货风险分担、船货利益的经济法调整四个维度进行阐述,揭示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互动平衡的特点和调节功能。
第五章运用国民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国家利益理论论证了中国货方利益重于船方利益的船货利益格局,根据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时空性、国际性和多维性对中国立法进行了评析,结合司法能动主义理论论证了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对中国司法的指导意义。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本书有关用语的解释
第一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总论:存在论
1.1 概念及界定
1.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理论来由及地位
1.3 船货利益平衡与其他民商事法律利益平衡的区别
第二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时空性:特性论之一
2.1 历史变迁下的船货利益平衡
2.2 英美两国船货利益平衡立场比较分析
2.3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时空性的解释及其与法律诸价值的关系
第三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国际性:特性论之二
3.1 船货利益国际失衡的必然性
3.2 船货利益国际冲突协调的必要性
3.3 船货利益国际平衡的实践
3.4 船货利益国际平衡原理总结
第四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多维性:特性论之三
4.1 船方利益维度
4.2 货方利益维度
4.3 船货风险分担维度
4.4 船货利益平衡的经济法维度:以反垄断豁免为例
第五章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的中国回应:适用论
5.1 中国船货利益格局考量
5.2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下对中国海商立法的评析与完善思考
5.3 船货利益平衡原则对中国海事司法的指导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