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编著的《世界社会科学报告》的问世本身就说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知识鸿沟并非不可逾越。然而其研究结果极具挑战性,这些成果强调,如果不做出有意识而协调一致的努力,全球社会科学界就会朝着支离破碎、缺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科研与社会需求之间就会脱节。产出严谨、有针对性和多元化的社会科学知识,需要高瞻远瞩和稳定的环境。《世界社会科学报告2010》的发现清楚地阐明,研究机构对于研究绩效非常重要。然而在今天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我们不能认为这些机构理所当然具有实力。
前言-伊瑞娜·博科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前言-皮埃尔·桑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助理总干事)
序-古德蒙·赫思斯(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主席)
鸣谢
总引言(弗让索娃·卡约、劳润·让皮埃尔)
面对世界的社会科学
本章概要
1.1 社会科学与全球性挑战
1.2 来自各区域的观点
社会科学的机构地理学
不均等的研究能力
3.1 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维度
3.2 研究成果的市场化
3.3 是人才流失还是人才循环?
3.4 克服研究能力上的鸿沟
不均衡的国际化
将社会科学同质化还是多元化?
5.1 霸权和反霸权
5.2 全球和地方知识在实践中的紧张关系
学科领地
6.1 学科及其鸿沟
6.2 跨越学科疆界
6.3 区域差异
在知识社会中竞争
7.1 全球排名
7.2 研究评估与评价
7.3 项目资助与议程设定
传播社会科学
8.1 社会科学、教育和社会
8.2 传播和获取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与决策者
9.1 社会科学在政治中的使用与滥用
9.2 基于证据的决策
9.3 知识中介与智库
结论 及未来的行动路线
附录
附录1 有关社会科学产出的基本统计数字
·以量制量:对社会科学实行量化(麦克尔·堪)
·统计数字表
附录2 文献数据库与存储库
附录3 补充数字和表格
·第4章附录
·第5章附录
·第8章附录
机构、术语及其简称译名表
姓名译名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