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是中国戏曲文学和明代文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戏曲史、文学文化史上声名煊赫,于戏曲传奇、诗、词、小品文、古文领域都颇多名篇,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写的这本《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收录了其最有代表性的名篇和诸多专家的精彩鉴赏文。所收名篇涵盖曲、诗、词、文几大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汤显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而鉴赏文则出自钱仲联、叶嘉莹、周汝昌等当代名家之手,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既能深入剖析汤显祖名作之佳处,又能使普通读者领略名作的音韵美、情感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精) |
分类 | |
作者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汤显祖是中国戏曲文学和明代文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戏曲史、文学文化史上声名煊赫,于戏曲传奇、诗、词、小品文、古文领域都颇多名篇,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写的这本《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收录了其最有代表性的名篇和诸多专家的精彩鉴赏文。所收名篇涵盖曲、诗、词、文几大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汤显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而鉴赏文则出自钱仲联、叶嘉莹、周汝昌等当代名家之手,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既能深入剖析汤显祖名作之佳处,又能使普通读者领略名作的音韵美、情感美。 内容推荐 《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文学名家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汤显祖代表作品52篇,其中曲18篇、诗24篇、词2篇、文8篇,另请当代研究专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了解汤显祖名篇之堂奥,使读者尝鼎一脔,更好地领略汤显祖重性灵、反复古,瑰玮浪漫、情思飞扬的文学成就。另外,书末还附有《汤显祖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 《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写。 目录 曲 牡丹亭(第七出闺塾)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牡丹亭(第十二出寻梦) 牡丹亭(第十四出写真) 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 牡丹亭(第二十三出冥判) 牡丹亭(第二十四出拾画) 牡丹亭(第二十六出玩真) 邯郸记(第三出度世) 郸记(第二十出死窜) 南柯记(第八出情著) 南柯记(第二十九出围释) 南柯记(第三十九出象谴) 紫钗记(第六出堕钗灯影) 紫钗记(第二十五出折柳阳关) 紫钗记(第三十四出边愁写意) 紫钗记(第四十七出怨撒金钱) 紫钗记(第五十二出剑合钗圆) 诗 七夕醉答君东二首(其二) 石门泉 送刘大甫谒赵玄冲胶西 秋发庾岭 冯头滩 江宿 天竺中秋 黄金台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春游即事 送李于田吏部北上 黎女歌 遣梦 江馆 哭娄江女子二首 天子障送人往太山观日 谢廷谅见慰三首,各用来韵答之(其一) 送臧晋叔谪归湖上,时唐仁卿以谈道贬, 同日出关,并寄屠长卿江外 新归 平昌得右武家绝决词示长卿,各哽泣不能读,起罢去,便寄张师相,感怀成韵 雁山迷路 初归 答姜仲文 雨蕉 词 好事近(帘外雨丝丝) 醉桃源(不经人事意相关) 文 《牡丹亭记》题词 答吕姜山 《庭中有异竹赋》序 《嗤彪赋》序 合奇序 溪上落花诗题词 与司吏部 《论辅臣科臣疏》(节选) 附录 汤显祖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答姜仲文 白日不可常,孤云亦何媚。萋芳淡游子,流泊世所弃。事去息交久,书来喜君至。爱日生寒姿,停云起高翅。经营二三月,飒遇岂遑避。惊看就长揖,道故如失志。相闻善为乐,相见乃憔悴。为文宁自伤,情多或为累。感君珍重意,承眶不能泪。在沼鱼何乐,先秋叶难翠。长歌聊复声,短袖时一戏。今日眼中人,何年心上事。 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在遂昌知县任上弃官而归,回到家乡临川闲居。同年,汤显祖的故友姜士昌(字仲文)任江西参政,因其莅任乡邦,遂登门拜访。两人不免诗文酬唱,汤显祖由此写了这首《答姜仲文》以抒怀。 这是一首五古,写得情切悱恻,诚挚动人,真实地体现了汤显祖弃官归乡时的复杂心境。首四句便为全诗定下了怅惘的基调。白日难久长,终将西降而没,孤云更暗淡,无人喜爱欣赏。白日为兴,兴起惆怅,孤云为比,比出孤寂,比兴之间,诗人的形象已现。《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而诗人在春天归来,萋萋芳草却并无欢迎之意,只有冷淡之态。诗人漂泊半生,回到家乡,寂寞更甚。四句之中充满了惆怅、孤寂、冷漠、疏离之意,活画出诗人困于僻地,自觉为世所弃的寂寥心境。春景本给人以喜悦繁华之意,在远离政治中心的伤心人眼中,却比秋景更酸心刺目,韩愈被贬官时写到“春气漫诞最可悲……自外天地弃不疑,,(《感春四首》),和汤显祖此时的心境约略无二。从中可知汤显祖虽然弃官而归,却并未完全断绝仕宦之念,因希冀才觉抑郁,因热望才生孤寂。第五句更作延伸,世事尽去,友朋断绝,一个“久”字透露出了诗人孤寂难耐的心情。第六句笔锋乍转,诗人接到了故人任职至此的书信,欣喜不已。七、八句从“喜’’而来,因“爱日”而“寒姿”生,因“停云”而“高翅”起。“爱日”指冬日之日,亦指恩德(《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故冬日称爱日。杜甫诗“爱日恩光蒙借贷”),在此处指的是姜士昌的父亲姜宝。姜宝曾任南京礼部尚书,是汤显祖在南京太常博士任上时的上司。“停云”出自陶渊明的《停云》诗,后指亲友之思,在此指的是姜士昌。汤显祖感念姜宝的恩德和姜士昌的友情,使自己映日生姿,因云振翼。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描写了诗人与姜士昌见面时的情景。“经营”在此指周旋往来。诗人与姜士昌往来已有两三个月。姜氏登门造访,来势盛大,马蹄飒迟,诗人久已索居,愧避不遑,二人长揖相见,姜士昌惊见诗人的失志之态,抑郁之容,不觉出声询问。第十三句到第十六句便是姜士昌所说之话,“听说你善能自得其乐,每次见面,你却愈加憔悴,莫非是因为刻苦为文而损害了健康?用情太深,有时确实是累及自身啊!”是时汤显祖确实是在全力以赴创作《牡丹亭》,焦循《剧说》卷五中载:“相传临川作《还魂记》,运思独苦。一日,家中求之不可得。遍索,乃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惊问之,曰:填词‘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句也。”可见汤显祖创作之呕心沥血,姜士昌的为文自伤之言可谓一语中的,“情多”二字更是知音之言。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本就基于一个“情”字,“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哭娄江女子二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记题词》)。至性之人必然情多,郁达夫诗云:“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钓台题壁》)情多累美人不过是故作狂放,其实情多累及的只是自己。姜士昌能拈出“情多”二字,足见其对诗人的理解,而他指出诗人情多自累,更说明了他对诗人是真心关切,而非泛泛之调笑。 正是因为姜士昌的同情理解和真挚关怀,诗人才会深受感动,热泪盈眶,而不惜一吐衷肠。第十九、二十句倾诉了诗人的郁闷之情,真实地说出了自己之所以惆怅孤寂、抑郁难解的原因。辞官归去,诗人并未获得真正的解脱,如同鱼即使潜入了水中也难快乐(《诗·小雅·正月》:“鱼在于沼,亦匪克乐”),被迫离开仕途,正如早凋的木叶,先天下而秋,何其失意(《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刘孝标注引晋顾恺之《家传》“蒲柳之质,望秋先零”)。仕途的失意令汤显祖并未获得弃官后的轻松自适,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更加深了他的苦闷,苦心创作《牡丹亭》虽是他一贯以来对戏曲的热爱所致,也是他排遣这种苦闷心情的一种手段。 李贺有诗“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长歌续短歌》),又有“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申胡子痔篥歌》),似是此诗末四句所本。上海博物馆藏汤显祖诗稿手卷,“何”作“弥”(据《汤显祖诗文集》徐朔方笺),细玩诗意,“弥年”(即经年)似更佳。诗人寄情于《牡丹亭》,此即所谓“歌”与“戏”。诗人时而“长歌”,时而“一戏”,以遣愁怀。然而遣愁愁更愁,面对着殷勤造访的两世故交,听到热诚真挚的知音之言,诗人的感情无法再压抑,弥年心事尽上心头。此诗不以事件而以感情变化为线索,从闲居的苦闷压抑落笔,写到故人来访的且惊且喜,以故人的关怀安慰为契机,感情骤然爆发,以何乐之鱼和先秋之叶为比,透漏出了诗人难以向常人倾诉的痛苦和失意。眼中故人,心头万事,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郁勃难舒的心境如在眼前。 (孔燕妮) P194-197 序言 汤显祖(1550—1616) 明文学家。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临川(今属江西)人。早所即有文名,曾拒绝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万历十九年因上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降职为广东徐闻典史。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被议免官,未再出仕。晚年欲隐居庐山,皈依佛教,未果。曾从泰州学派罗汝芳读书,后又受李贽和僧人达观的影响,并和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思想上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文学上提倡重性灵,反对复古模拟。在戏曲创作上独树一帜,主张“言情”,反对拘泥于格律。被称为“临川派”,又称“玉茗堂派”,与沈璩为代表的过于讲求声律的“吴江派”对立。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著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后四种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爱情悲喜集,是《西厢记》之后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剧作。剧作通过杜丽娘因情而死,由情而生的过程,揭露批判了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残酷和虚伪,歌颂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为追求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进步理想。诗文集有《红泉逸草》、《向棘邮草》、《玉茗堂集》。近人编有《汤显祖集》。生平事迹见《明史列传》卷八四、《明史》卷二三o。 本书是本社中国文学名家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汤显祖代表作品52篇,其中曲18篇、诗24篇、词2篇、文8篇,另请当代研究专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了解汤显祖名篇之堂奥,使读者尝鼎一脔,更好地领略汤显祖重性灵、反复古,瑰玮浪漫、情思飞扬的文学成就。另外,书末还附有《汤显祖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2012.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