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仁主编的《干部诚信建设读本——中外诚信名言点评》是应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之需而策划的,书中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收录了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格言、谚语及经典事例,并加以点评。全书分为六大部分,每部分均以诚信名言开篇,以白话译述续后,接以诚信事例,以精彩点评收尾,力求用形象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来代替单纯、抽象的说教,寓教于乐、寓教于思,使诚信教育真正入脑、入耳、人心,是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方面的一部难得的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干部诚信建设读本--中外诚信名言点评(修订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作者 | 宋希仁 |
出版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宋希仁主编的《干部诚信建设读本——中外诚信名言点评》是应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之需而策划的,书中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收录了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格言、谚语及经典事例,并加以点评。全书分为六大部分,每部分均以诚信名言开篇,以白话译述续后,接以诚信事例,以精彩点评收尾,力求用形象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来代替单纯、抽象的说教,寓教于乐、寓教于思,使诚信教育真正入脑、入耳、人心,是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方面的一部难得的教材。 内容推荐 加强干部队伍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机制,对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希仁主编的《干部诚信建设读本——中外诚信名言点评》紧紧围绕干部诚信建设,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收录了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格言、谚语及经典事例,并加以点评。《干部诚信建设读本——中外诚信名言点评》分为六大部分,每部分均以诚信名言开篇,以白话译述续后,接以诚信事例,以精彩点评收尾,力求用形象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来代替单纯、抽象的说教,寓教于乐、寓教于思,使诚信教育真正入脑、入耳、入心,是干部诚信教育方面的一部难得的读本。 目录 第一章 诚信仁义 一、导语 二、诚信为道 三、真实无妄 四、诚信不欺 五、诚在于仁 六、信近乎义 七、诚者动人 第二章 心善为本 一、导语 二、诚善相依 三、善存于心 四、心善为本 五、诚信自律 六、以诚待人 七、因善得福 第三章 言行一致 一、导语 二、慎乎言行 三、务实忌浮 四、讷言敏行 五、心口如一 六、言不务多 七、实话实说 八、言出行随 九、一诺千金 第四章 立身行己 一、导语 二、立身由己 三、立身要高 四、以信立身 五、无才不立 六、以行为立 七、荣辱行己 八、行已有耻 第五章 以信立业 一、导语 二、立业之本 三、信守承诺 四、信用是金 五、诚恳待人 六、正直不欺 七、道义为先 第六章 信为政基 一、导语 二、立国之本 三、无信不立 四、信为法旨 五、为政以诚 六、大信不信 后记 试读章节 【事例】 (1)古时秦国和楚国的关系有段时间弄僵了。楚国品德恶劣的左伊郄恶逃奔到了秦国,大说楚国的坏话。秦王十分高兴,想封他为伍大夫。这时秦国大臣陈轸劝告秦王说:“我的街坊中,有一个从丈夫那里跑出来再嫁的女人,天天给她的后夫讲他前夫的坏话,两个人意气十分相投。后来,她又失宠于后夫,再一次离婚,又嫁给城南的一个外地人。她和这个外地人讲了许多她后夫的坏话,就像对后夫讲前夫的坏话一样。这个外地人把那个女人所讲的坏话全部告诉她的后夫,她的后夫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说:‘现在她讲给你听的,正是她从前讲给我听的那些内容啊!’现在,左伊从楚国来,而拼命地讲楚国的坏话,可要是有那么一天,左伊得罪了大王你而逃到别国去了。那么他一定会用诽谤楚王的话来诽谤你的。”听了陈轸的谏言以后,秦王于是就不再任用郄恶。 (2)美国有一部电影是描写美国伊利诺州一所高中师生不诚实的故事。该州举办“学术十项全能比赛”,可是有一个乡下学校测试成绩起初并不理想,但是经由不当方式事先取得考试题库,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于是夜以继日地将题库和答案拿来培训练习,以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弊方法应试,其总成绩进步神速因而得到冠军。当参赛学生得到题库之际,师生之间面临要不要作弊的抉择。一些主张作弊的学生,从以扬眉吐气为校争光的角度,为作弊应试找出一套合理化的说辞;而不愿意作弊的学生(整个团队中仅有一位),则被老师和其他同学用各种方法予以说服,终于和稀泥而同流合污。在全校师生作弊得到冠军之后,必须用更大的谎言来解释其成绩为何突飞猛进,甚至要思考即将参加全国比赛之际,面临应该要怎么办才得以渡过难关的问题。这时同州的竞争对手因为不甘心输得不明不白,于是用尽各种方式探究该校作弊的嫌疑,终于被他们抓到把柄。结果,形势突然逆转,原本以冠军姿态占尽媒体版面风光的这所学校,猛地一下落得个人人唾弃和不齿的下场。这是一部颇令人深思的电影,美国社会对于诚实的要求甚严,许多说谎而遭致身败名裂的例子比比皆是,表明西方人对于“欺骗行径”的深恶痛绝,电影以此种强烈的对比,凸显出诚实是每一个人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 (3)“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暂时取消中国考生的GRE计算机考试”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有人为此质疑GRE的合理性。也有一些读者认为,ETS之所以总和中国人过不去,问题出在中国人的“诚信”上。“自己的‘不诚’,会招致别人对我们的实实在在的‘不信’。我们对诚信也‘呼吁’了许多时日,却都不如老美这一下的教训来得实在。”这部分人呼吁我们中国考生应该加强诚信意识,不要再让美国人失望了。什么叫不道德?据悉,这次中国考生被停止机考,跟没有遵守保密协议有关。考生在GRE计算机考试进考场后,正式考试前,必须签署一个誓词:“我同意上述打印条款并证明我即为将在该中心参加考试的人,并且,我的姓名和地址将出现在申请准人屏上。我同意对所有的考试题完全保密,尤其是不向任何人和实体复制、泄露全部或任何部分试题。”而事实上,大部分中国考生没有遵守这个协议,他们有核对答案的习惯。据悉,在机考之前几十年笔考时间里,从来没有这项义务规定。据知情人介绍,根据美国法律,考题必须在一定时间后公布,之前保密。中国的学生具有超强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耐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考生都不能相比的。曾经在新东方摸爬滚打一年多的卢先生对于考G的学生有着深刻的了解:“人的潜能是吓人的,当这种潜能被激发以后,几大厚本的考G资料能背好几遍,单词量相当于一本康熙字典,你说吓人不吓人?你可知道他内在的动力是什么东西。他这种动力是那种保密协议的小约束管得了的吗?那是小约束,而这又是生死之战。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是什么劲呀!”然而,中国的考生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他们的确签署了一份誓词,承诺对所有的考试题完全保密。也许我们会有许多理由说明这种协议或规定的不合理,但毕竟不能以此来将自己的保证和承诺当做儿戏,考试与做人的标准相比,孰重孰轻,自不必言。 【点评】 “诚”和“信”二字在古代意思相近,《说文解字》以“诚”和“信”互释。但悉心体味,二者依然有相别之处。诚是指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品质,是内在的,重心在“我”。信是使人信任,不仅是指个人的诚实无欺,更主要指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是外在的,重心不在自己,而在他人。诚信在中国不同时代的古代思想家那里,虽然内涵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重诚轻信”。传统儒家的诚信,重心在“我”,而不在人,认为诚信的根本目标不是工具性地确立私人活动空间的界限,进而为解决各自的利益争端作筹划,而在于个人品德的自我完善。 在中国古代,先哲们非常重视诚信的研究。在他们看来,诚信是宇宙本来就有的天经地义的东西,它与自然的存在和规律密切联系,是一种基本的自然之道。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宋代朱熹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意思是,诚是“天”具有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根本特征,“天”是万物的主宰。 上述古人所说的道理看起来很玄,实际上说的却是世间人事浅显的道理。例如说诚是天道,不妨这样来想:如果大自然也会像人一样欺骗我们,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比如,土地看起来非常肥沃,资源丰富,但实际上却使我们颗粒无收;如果风景秀丽的山水实际上不过是海市蜃楼,满树的果子不过是谁的画作;如果四季颠倒,气候无常,星球乱转,人类还如何生存呢?自然诚实地按一定规律运转,这就是天道。如果天不诚而违反了规律,人类必然要遭殃。所谓“诚者,天之道”,即在赞扬天的运行有序而不乱,好像天以它的诚心待人。 之所以要将“诚”说成是“天之道”,一方面是为了探讨宇宙的本体,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坚信“诚”作为“人之道”的合理性。真实、真诚是天道,是自然界的规律;而追求真实、真诚是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准则,是做人的规律。诚是天道,而人道之诚是对天道之诚的效法。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所以,也是人伦道德的本原。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人是相通的,诚信是天道、人道统一的基础与关键,是一切社会规范的根本,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吕氏春秋》中说:“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意思就是,在天地、人心、时间、空间之中,诚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尽管诚信在中国古代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但在今天,诚信却日益成为社会紧缺的资源,人们在高声呼唤诚信。这不仅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更为严重的是,不诚信已经影响到中国、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从美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社会的诚信状态比较好,但他们对诚信的重视丝毫不敢减弱。对每个领域可能出现的诚信问题,他们从多个角度制定措施进行防范,来自制度的惩罚和舆论的惩罚是如此的严重,真正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毫无疑问,诚信已成为中国立足世界的重要条件之一。 P5-8 序言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面对信任的问题。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维持正常关系的基本要素,诚实守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求。古往今来,许多人对诚信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无论是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圣贤孔子,还是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总统林肯,都对诚信问题作出过精辟的论述。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林肯说:“你可能在所有的时间内欺骗某些人,也可能在某些时间内欺骗所有人,但绝对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内欺骗所有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事实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以往改革过程中被掩盖的利益冲突、矛盾逐渐显现,各种思想、观点的交流、对撞更加激烈。作为社会转型期各种因素长期互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诚信在一些领域已被人们所淡忘,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又触发了人们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关注和思考。诚实守信作为人类道德底线已经到了讨论要还是不要的地步。2006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亮明底线,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强烈拥护,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表明,加强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无疑是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我国,作为政治、社会精英的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凝聚人民力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求真务实、诚实守信,在全社会有着巨大的榜样示范作用,从小处说,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从大处讲,关系到能否完成党和人民交予的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党员领导干部尤其需要诚信教育。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机制,对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实施纲要》对反腐倡廉教育问题专门作出要求,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通过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正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书正是应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之需而策划的,书中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收录了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格言、谚语及经典事例,并加以点评。全书分为六大部分,每部分均以诚信名言开篇,以白话译述续后,接以诚信事例,以精彩点评收尾,力求用形象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来代替单纯、抽象的说教,寓教于乐、寓教于思,使诚信教育真正入脑、入耳、人心,是党员领导干部诚信教育方面的一部难得的教材。 后记 本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康弘主任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希仁主编。 全书由主编提出写作思路、风格体例和内容提纲,并负责全书的审阅和统稿。参加撰稿的有郭清香、林杨、关洁、吴西亮。具体分工是:郭清香、林杨负责一、二部分,关洁负责三、四部分,吴西亮负责五、六部分。关洁协助主编完成统稿和计算机编辑工作。 该书涉及古今中外的诚信名言和事例,从理论和应用上作了比较充分的点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并注意了思想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但是由于涉及范围广,点评内容复杂,难免有名言搜集不全、事例不够典型、点评言犹未尽之蔽,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