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一 推进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陈锡文
总序二 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城镇化道路/施芝鸿
总序三 上海要进一步推进深度城镇化/邓伟志
前言
第1章 历史变迁/1
1.1 上海农村集镇的形成和特点征/2
1.1.1 上海农村集镇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2
1.1.2 上海农村集镇布局特征/4
1.1.3 上海农村集镇的功能/6
1.2 上海郊区城镇化准备时期/9
1.2.1 上海郊区区划演变/9
1.2.2 上海郊区城镇化准备发展时期/10
1.2.3 经验与教训/12
1.3 农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14
1.3.1 乡镇工业成为郊区城镇化的强大推动力/14
1.3.2 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17
1.3.3 乡镇工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的若干案例/18
1.4 改革开放加快城镇化步伐/20
1.4.1 郊区实行新的产业定位/20
1.4.2 “三个集中”形成产业、人口集聚效应/22
1.4.3 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城镇化步伐/24
1.4.4 城乡互动构建城镇化新格局/25
第2章 规划引导/27
2.1 规划演变/28
2.1.1 规划时代背景/28
2.1.2 规划演进阶段/30
2.1.3 规划演变特点/33
2.2 产业布局/38
2.2.1 郊区产业发展方针/38
2.2.2 郊区工业产业布局特点/40
2.2.3 产业层次对城镇发展的影响/41
2.2.4 产业基地推动城镇化发展/43
2.3 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50
2.3.1 郊区公路网络的规划和建设/50
2.3.2 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52
2.3.3 交通网络建设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54
2.4 城镇特色/55
2.4.1 松江泰晤士小镇/55
2.4.2 安亭新镇/57
2.4.3 临港新城/59
2.4.4 枫泾镇/61
2.4.5 朱家角镇/62
2.4.6 罗店镇/64
2.4.7 浦江镇/66
2.4.8 高桥镇/67
2.4.9 奉城镇/69
2.4.10 陈家镇/70
第3章 制度创新/73
3.1 建立科学的城镇化推进机制/74
3.1.1 建立重点引领示范推进机制/74
3.1.2 建立城乡统筹联合推进机制/75
3.1.3 建立小城镇改革试点推进机制/76
3.2 创新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机制/78
3.2.1 鼓励农民自主建设小城镇/78
3.2.2 以产业带动城镇建设/79
3.2.3 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79
3.3 制度创新为城镇化提供保证/80
3.3.1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80
3.3.2 财税管理体制改革/83
3.3.3 土地使用制度创新/86
3.3.4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87
3.4 探索城镇化新型社区管理体制/88
3.4.1 管理模式/88
3.4.2 管理体制/89
第4章 以人为本/91
4.1 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92
4.1.1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政策/93
4.1.2 动迁安置政策/99
4.1.3 就业与保障政策/100
4.2 维护农民集体财产权/102
4.2.1 农村集体资产积累的四个阶段/103
4.2.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105
4.2.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06
4.2.4 上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108
4.3 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117
4.3.1 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118
4.3.2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120
4.3.3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124
第5章 带动农村/127
5.1 推进村庄改造/128
5.1.1 试点先行,稳步推开/128
5.1.2 立足农村,服务农民/130
5.1.3 合力推进,规范操作/134
5.1.4 村庄改造,成效显著/136
5.1.5 探索前进,再谱新曲/139
5.2 完善公共服务/140
5.2.1 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投入/140
5.2.2 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140
5.2.3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141
5.2.4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41
5.3 宅基地置换试点/142
5.3.1 宅基地置换试点意义/142
5.3.2 推进宅基地置换试点的政策机制/145
5.3.3 稳妥有序地推进试点工作/147
5.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150
5.4.1 试点启动/150
5.4.2 配套政策/154
5.4.3 流转模式/156
5.4.4 分配制度/158
5.4.5 相关工作/16l
参考文献/166
后记/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