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文化系列/少年科学院书库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程婧波//胡叶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程婧波等编著的《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显著的特点是,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介绍了我国一批当代科学家艰辛求学的不易和取得科学成果的艰辛,让青少年读者了解到科学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科学殿堂,登上科学高峰的,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并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雄心壮志。例如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邓稼先均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有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等。

内容推荐

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当代科学家艰辛求学并最终取得科学成果的故事。《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中讲述了他们很多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让读者了解到科学家是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的。有助于读者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由程婧波等编著。

目录

桥梁专家茅以升

桥梁专家

钱塘江大桥

教育者

建筑大师梁思成

求学

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北京的保护者

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竺可桢

气象学家与物候学家

“浙大保姆”

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

中国空间科学开拓者赵九章

气象学家与地球物理学家

创新之路

艰难抉择

“黄土之父”刘东生

地质学家

“黄土之父”

晚年的研究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少年时代

两次出国留学

中国地质科学开拓者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贫困的求学路

万能科学家

劳动改造的“右派”人士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由牛到爱”的青年时代

11年求学之路

“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之父”邓稼先

娃娃博士

“两弹之父”

杰出的物理学家王淦昌

物理学之路

核弹先驱

热血青年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军人风骨

军人目光

军人品格

化学家侯德榜

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

侯氏制碱法

小化肥工业上的贡献

伟大的教育家熊庆来

千里马

伯乐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贫困的童年

求学与研究

回国建设

晚期与评价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求知若渴的好学生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陈景润的爱情故事

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

求学之路

微分几何之父

著名教育家

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

放牛娃

走进数学王国

“苏锥面”

试读章节

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在回国之后,组织修建了不少的桥梁和道路,为当时国内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所有桥梁和道路的修建,都必须依靠国外的技术和资源。而国外的不良商人往往用比造价高很多的价格来进行定价。当时的政府,对这些人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

茅以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决心为国争回一口气。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钱塘江大桥的修建。

钱塘江又称钱江,地处人海口,潮水江流,汹涌澎湃,甚为险恶(每年都会出现的钱塘江大潮,就是它险恶的直接表现)。然而正是这样的一条江,隔开了杭州与上海的连接。在当时,我国迫切需要有一座大桥,连接起浙赣铁路与沪杭铁路,从而打通南北铁路干线。

1934年,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的曾杨府找到茅以升,向他说出了修建钱塘江大桥的想法。茅以升二话不说,一口就答应了。他说:“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桥是美国人修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修的……我一定要修出这么一座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

然而,大桥修建谈何容易!钱塘江乃著名险恶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爆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制约,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幻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因此,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工程技术界也普遍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茅以升没有退缩。他找到了在美国留学时候的好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两人一拍即合,立刻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打桩。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l米,很松软,桥基无法在上面固定,因此必须想办法将桥基送到流沙层的下方去。沙层又厚又硬,打轻了下不去,打重了断桩,每天最多只能打下一根,然而整个大桥需要9个桥墩,共1440根柱子,像这样要打到什么时候!

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士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利用钱塘江自身包含的巨大威力,冲出一个一个的深洞。采用了“射水法”之后,以前每天只能打l根木桩,现在可以打30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建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沉箱上再筑桥墩。放置沉箱很不容易,开始时,一只沉箱一会儿被江水冲向下游,一会儿被潮水顶到上游,上下乱窜。后来把3吨重的铁锚改为10吨重,沉箱问题才得以解决。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工省时,进度大大加快。  在2年多的修建过程中,茅以升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每一次他都将其克服。1937年,钱塘江大桥终于竣工了。9月26日清晨,第一列火车从大桥上通过。在通车的当日,就有多辆运载着各种军用物资的火车经过,还有无数从北方逃难的难民从桥上来到南方安全区域。

钱塘江大桥的建成,对茅以升个人、对中国都有着巨大的意义:钱塘江大桥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展示了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在当时的抗日战争中起到了输送物资和人员的重大作用。

不过可惜的是,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大桥,仅仅存在了89天,就不得不被摧毁了。当时的上海会战吃紧,国民党的抗日军队抵挡不住源源不断的日本侵略者。同年的11月16日,南京工兵学校的一位教官在桥工处找到茅以升,简单地介绍了当前十分严峻的形势后说:“如果杭州不保,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了!”P5-7

序言

安徽教育出版社邀我主编一套《少年科学院书库》,忙了将近一年,第一辑终于要出版问世了。

《少年科学院书库》第一辑有什么特点?“杂”,一言以蔽之。数理化天地生,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什么都有一点。这套丛书继续编下去,还会更“杂”,文史哲,社会科学也会编进去,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共存。

《少年科学院书库》为什么编得这么“杂”?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科学家具备广博的知识,需要真正的“博士”,需要文理兼容的-交叉型人才。许多事实证明,只有在继承全人类全部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够在科学技术上进行创新,才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几天前,我同四川大学的几百名学子进行了一场博览群书b成才关系的互动式讨论。我用大半辈子的切身体会回答了学子们的问题。我说,我是学理科的,但在川大学习时却把很多时间放在读杂书上,放在读中外名著上。当然,课堂内的学习也很重要,是一生系统知识积累的基础,我在大学的课堂内成绩是很好的,科科全优,毕业时还成为全系唯一考上研究生的学生。

但是,不能只注意课堂内知识的学习,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而要博览群书,汲取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文化精粹。

不仅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读了许多杂书,我从读小学时就开始爱读杂书。我在重庆市观音桥小学读书的时候,便狂热地喜欢上了书。学校的少先队总辅导员谢高顺老师,特别喜欢我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谢老师为我专门开办了一个“小小图书馆”,任命我为“小小图书馆”的馆长。我一面管理图书,一面把图书馆中的几百本书“啃”得精光。我喜欢看什么书?什么书我都喜欢看,从小说到知识读物,有什么看什么。课间时间看,回家看。我常常坐在尿罐(一种用陶瓷做的坐式便桶)上,借着从亮瓦中射进来的阳光看大部头书,母亲喊我吃饭了也赖在尿罐上不起来。看了许许多多的书,觉得书上的世界太精彩了。我暗暗发誓,长大了我要写上一架书,使五彩缤纷的书世界更精彩。这是我一生中立下的一个宏愿。

博览群书使我受益匪浅,走上社会后,我面对复杂的社会、曲折的人生遭遇,总能应用我厚积的知识,找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取得人生的成功。

现在,我已写作并出版了72部书,主编了24套丛书,包括《新世纪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新世纪老年百科全书》《青少年百科全书》《趣味科普丛书》《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丛书》《花卉园艺小百科》《兰花鉴别手册》《小学生自我素质教育丛书》《四川依然美丽》等各种各样的“杂书”,被各地的图书馆及农家书屋采购,实现了我的一个人生大梦:为各地图书馆增加一排书。

开卷有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我期望读者们耐下心来,看完这套丛书的每一部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