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玲编写的这本《网络社会的民间表达--样态思潮及动因》的主要内容是:试图描述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表达形态;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分析这种民间表达中所反映的中国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社会思潮;最终考察影响、推动或建构网络表达的各种要素和各个领域。
本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总序/001
绪论/001
第一章 网络表达问题的起点与界定/014
第一节 网络表达问题的历史背景——网络社会的崛起/015
第二节 网络表达问题的文化背景/024
第三节 网络表达问题的社会群体背景/025
第四节 网络民间表达的含义/030
第二章 网络表达参与:主体、深度与影响/034
第一节 网络表达的主体以及主体性/035
第二节 网络表达的参与度/040
第三节 网络表达参与的社会影响/045
第三章 网络民间表达中的社会思潮分析/048
第一节 泛道德主义倾向/050
第二节 网络表达中的民粹主义/058
第三节 小结与分析/062
第四章 心理动力:网络表达的主体诉求/070
第一节 基本生存诉求/071
第二节 自我心理诉求/079
第三节 社会参与诉求/086
第四节 娱乐诉求/092
第五章 技术动力:网络表达的推手/095
第一节 理论回顾:关于技术与表达的关系/096
第二节 技术驱动下的人类表达轨迹/103
第三节 网络技术的特征与价值分析/108
第四节 网络技术对表达环境的塑造/114
第六章 话语权力:网络表达的深层博弈/121
第一节 现实权力下的网络话语/122
第二节 网络话语下的权力重构/13l
第三节 争论:典型个案分析/139
第四节 反思:网络权力与法律界限的二律背反/142
第七章 现实因素:网络空间的环境控制/147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中的经济与政治控制/148
第二节 网络表达的外在文化环境/158
第三节 网络表达自由/168
结语 该给网络表达一个怎样的空间/177
附录 北京2009年舂运火车票最完整购买指南/179
参考文献/181
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