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学生不可不知的科学简史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王立美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人类手工业的开端

——中国古代的陶器

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仙人洞,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洞穴。从洞中发掘出90余片陶器的残片。这些陶片都是用砂子和黏土混合烧制的,制地粗糙而疏松,很容易打碎,陶片中不均匀地掺杂着大小不等的石英粒。陶片以红褐色为主,也有红、灰、黑色的,陶片内凸凹不平,没有耳、足等附件,很明显是手工制成的。

据专家考证,这些陶器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这说明,人类制造和使用陶器的历史,至少1万年了。

不要小看陶器的出现,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制陶比磨制石器复杂多了,要选土,还要经过淘洗、澄滤,泥质要好,淘滤得要细,然后是制坯,彩绘,最后是烧制。一件小小的陶器,就需要这么多道工序,没有较高的生产技能,怎么能实现呢!在新石器时代,古人类不仅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打猎进行生产,还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结束了四处流浪的生活,开始定居下来。烧煮食物要用锅,吃饭需要碗,盛储粮食和水则需要罐。当时铜器铁器还没有,石头也很难制成这类容器。于是原始人的眼光盯住了便于捏成各种形状的泥土。

没有烧过的泥质陶器一见水就瘫化,聪明的原始人想到火,火烧后的泥陶既坚固又不怕水,于是,在用火的丰富经验和对土壤认识的基础上,出现了陶器。

陶器的出现可以使人们不必再用火直接烧烤食物,而吃煮熟的食物,不仅丰富了食物的品种,而且便于营养的保存和吸收。陶制的水罐使得人们可以把水储存起来,而不必一定要居住在水边,这不仅方便了生活,而且减少了野兽对人类的侵害。陶器出现以后立即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制陶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新石器时代一项重要的手工业。

新石器时代制陶的工序很复杂:首先是选土,其次是淘洗和过滤,把黏土中的杂质和硬砂粒去掉,保证用料又细又软又纯。料备好后,用水和成泥浆,水的用量要适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然后是制坯,把泥土挖成各种形状,装上颈口,嵌入把手。下一道工序是彩绘,当时使用的颜色是天然矿物质,红色用赤铁矿,黑色用锰土,白色用瓷土。至于各种纹饰,仰韶文化时代是用带花纹的木板拍上去的。釉陶出现以后,在彩绘的同时,还在色料中加进石灰等物,以便陶器烧制时形成釉层。这些工序都完成了以后,最后就是放人陶窑中烧制了。

到了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制陶技术已相当成熟了。烧制的陶器比以前坚固多了,说明黏土和沙子的比例很恰当,就如现在水泥和沙子的比例,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搭配一样。从现在挖掘出来的陶窑来看,烧窑的技术也很高。陶窑由两部分组成,下面是火室,上方是窑室,里面摆放待烧的陶器。两室中间是瓶颈形状的火道。火在下面熊熊燃烧,不直接进入窑室,而把高温送进去。这样,陶坯受热均匀,效果好,而且陶坯避免直接与火接触,就不会变形龟裂,这又需要很高的温度,据分析,那时陶窑的温度可达上千度。

此时的陶器,不仅是生产、生活用品,还具有艺术品的性质。陶器上有了各种美丽的图案:鱼形图案、人形图案、舞蹈动作图案、人面网纹鱼图案,还有曲线、直线、水纹形线、三角形、锯齿形等各种形状的图案。陶器的颜色也有好多种,红的、褐的、黑的、白的,还有几种颜色相间的。这说明,远古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审美意识,这可以说是艺术创造的雏形,即在美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美术作品了。

陶轮的出现是陶工艺的一大突破。没有发明陶轮以前,全靠人的双手挖成不同形状的陶坯,速度又慢、效果又差。用人手挖,陶器体壁无法均匀,厚薄不同,烧制时易裂易走形;而且体壁凸凹不平,也不光滑。使用陶轮,可以说是简单的机械化制陶。使陶轮高速旋转,需要一套转动设备,在飞速旋转的轮板上挖制陶器,又光又圆,而且陶壁非常均匀,陶器的形状也更加丰富。不仅原来的黑陶、红陶、灰陶更精巧,而且还出现了白陶,也就是和现代瓷器所用原料相同的陶器,这是陶器用料上的重大突破。现代出土的一种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器壁薄而坚硬,仅有1~3毫米厚,好像蛋壳,所以又称为蛋壳陶。它造型很美,漆黑发光,是件极珍贵的艺术品。

在龙山文化后期,人们开始利用高岭土来作为制陶的原料,生产出白陶。我国商代出现的刻纹白陶和薄壳白陶,质地优良,造型端正美观,坚固耐用。

釉陶的出现,使制陶工艺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很长时期的观察,人们发现,如果在用于色衬的稠浆中加进石灰等物质,烧出的陶器就明光锃亮,比原来发乌发暗的陶器美丽多了,而且绝不怕水浸泡。这就是玻璃质的釉层,需要1200℃以上的温度才能形成。

我国在夏商两代,釉陶已经普遍使用了。釉陶的出现,为瓷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历史学家认为,瓷器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发明,后来传人了西亚和欧洲,才使瓷器的制作传遍全世界。的确,古代的西亚和欧洲确实从中国输入了大量的瓷器和制瓷技术,至今有些外语中的“中国”发音是“支那”(China),而“瓷器”的发音与此相同。可见在当时中国与瓷器关系的密切。

P1-3

目录

人类手工业的开端

 ——中国古代的陶器

扣开文明的大门

 ——铜器时代

中国古代的冶铁技术

 ——铁器时代

载入史册的天文研究

 ——古希腊的天文学成就

最早提出原子的人

 ——德谟克利特与原子论

澡盆里溢出的真理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

奇妙的力学应用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地动星移亦可知

 ——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

中国古代的圆周率计算

 ——从刘徽到祖冲之

蜿蜒起伏的东方巨龙

 ——万里长城

远古建筑的奇迹

 ——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

叹为观止的艺术奇观

 ——欧洲古代建筑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建筑

 ——故宫建筑群

民以食为天

 ——中国古代的农业知识

妙手回春济世度人

 ——中国古代名医

人类交往的新航标

 ——指南针的发明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

书写工具的新突破

 ——蔡伦改进造纸术

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梦溪笔谈》中的科学探索

 ——杰出的科学家沈括

炼丹家的意外收获

 ——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中世纪欧洲觉醒的曙光

 ——英国科学思想家培根

第一次横渡大西洋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科学家和艺术巨匠达·芬奇

第一位向上帝挑战的人

 ——哥白尼与太阳中心说

人类征服海洋的伟大创举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不朽的东方医学宝典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宝贵遗产

 ——徐霞客和他的游记

揭开血液运动之谜

 ——从维萨里到哈维

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制造真空的第一人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大气压力有多大

 ——格里克与马德堡半球实验

科学研究中的小插曲

 ——惠更斯与时钟的发明

从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定律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

弹性定律的发现

 ——物理学家胡克

微积分的创立

 ——英国数学家莱布尼茨

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

 ——列文虎克与显微镜的发明

揭秘“妖星”

 ——哈雷和哈雷彗星

工业革命的发端

 ——瓦特与蒸汽机

揭开电荷相互作用的奥秘

 ——库仑定律的发现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始人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电与磁的联姻

 ——奥斯特与电磁感应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安培与电磁学

从数学神童到数学王子

 ——德国数学家高斯

把欧洲和美洲连结起来

 ——威廉·汤姆逊设计跨洋海底电缆

拉近你我的距离

 ——贝尔发明电话

惊心动魄的爆炸

 ——诺贝尔与炸药

神奇的电影开映了

 ——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

玻璃管的贡品

 ——X射线及放射性的发现

贮藏室里的奇迹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永不消失的电波

 ——马可尼与无线电的发明

开创现代技术革新的先河

 ——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

望梅止渴并非笑谈

 ——巴甫洛夫与条件反射

为人类插上翅膀

 ——莱特兄弟与飞机的发明

现代解析数论专家

 ——英国数学家哈代

极地英雄

 ——南极探险的斯科特

变革科学世界的相对论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向病魔发出的挑战书

 ——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神秘的曼哈顿工程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向世界证明中国

 ——李四光开创地质力学

科学家手中诞生的新元素

 ——超铀元素的人工合成

电子计算机诞生之路

 ——从图灵到诺依曼

微电子技术的伟大开端

 ——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

艰难的历程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携手同赴斯德哥尔摩

 ——杨振宁和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半导体到超导理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丁

为天幕缀一颗新星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人类的希望之光

 ——激光的发现和应用

遨游太空第一人

 ——宇航英雄加加林

为人类登月铺平道路

 ——现代火箭专家布拉温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阿波罗”登月计划

诺贝尔领奖台上的中国人

 ——高能物理学家丁肇中

神秘的天外来客

 ——UFO与外星人探索

太空新歌

 ——航天飞机

创造生命的奇迹

 ——心脏移植术

新工业革命的导火索

 ——超导现象研究

魂系中华赤子心

 ——杰出科学家钱学森

“复制”的生命

 ——克隆羊多利出世

建在天上的村庄

 ——轨道太空站

信息战争

 ——未来战争的展望

内容推荐

一个伟大的发明可以改变时代。一个不朽的创造能够扭转人类的命运。昨天的许多发明与创新,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值得一提,但今天的崭新世界。却完全得益于往昔那些智者们的奇妙创新。这些伟大的科学发明让我们感悟到发明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感人至深的科学精神。《中学生不可不知的科学简史》中追溯了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发明与发现,包括数学、天文学、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工程以及发明。《中学生不可不知的科学简史》由王立美编著。

编辑推荐

王立美编著的《中学生不可不知的科学简史》是一部记载着从人类史前以来整个时间跨度的科学发展简史。书中追溯了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发明与发现,包括数学、天文学、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工程以及发明。虽然全书以科学与创新为主线,但读者仍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脉络。全书结构安排匠心独到,横览几大洲,纵观数千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