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从工业化到服务化: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趋势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及其秩序因素
一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
二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秩序因素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工业化规律
一 工业化过程及其阶段
二 霍夫曼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三 盐野谷佑一对霍夫曼定律的修正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服务化趋势
一 服务业及其分类
二 工业化初、中期服务业的发展
三 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演进
第四节 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的“标准型式”
一 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型式”
二 以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型式”
三 以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型式”
第二章 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理论及其国际例证
第一节 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的理论基础
一 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二 库兹涅茨定律
三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四 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及其实证考察
一 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内涵
二 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判定方法与指标
三 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实证考察
第三节 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其他相关理论与文献
一 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中的现代服务业
二 产业结构服务化与国际贸易分工格局
三 经济服务化趋势的“中国悖论”问题
四 制造业的服务化及其内在机理
第三章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中部地区的地理范围和经济地位
一 中部地区的地理范围
二 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
第二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
一 中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二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及其特点
三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四 中部六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
五本节 小结
第三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度分析
二中部地区产业的专业化分析
三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的实证分析
四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偏离一份额分析
五 中部地区三次产业就业效应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战略定位
一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第五节 加快推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的战略意义
一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处的社会经济问题
二 加快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的战略意义
第四章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预测与分析
第一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预测与判断
一 2012—2022年中部各省人均GDP增长预测
二 2012—2022年中部各省城市化率增长预测
三 2012—2022年中部各省霍夫曼系数预测
四 2012—2022年中部各省恩格尔系数预测
五 中部地区及各省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预测
六 中部地区及各省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预测
七 预测结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判断
第二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不确定因素分析
一 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不确定因素
第三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政策含义
一 提前做好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战略部署
二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题中之义
三 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化与服务化联动发展
四 营造政策高地,实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第五章 策应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的战略规划与政策设计
第一节 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策应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一 国外策应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来临的产业结构政策
二 国外策应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来临的产业组织政策
三 国外引领和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的经验和教训
四 相关国际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主要启示
第二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战略规划
一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指导思想
二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发展原则
三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战略构想
第三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政策设计
一 完善产业体系和布局,建立健全相应体制与机制
二 依托新型工业化,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三 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化与服务化联动发展
四 营造政策高地,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五 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六 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工协作机制
七 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推动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八 建立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九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服务业人才领域合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