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尼采的幸福哲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彭麦峰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尼采,一个超越了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等种种界限的哲人,他一生都在追求生命最昂扬和难以达到的幸福,这也给予后人以宝贵的提醒和启示。

彭麦峰编写的这本《尼采的幸福哲学》以“幸福”为题另辟蹊径,摘取尼采相关著作中的经典语录,结合大家生活和工作中热点问题,对尼采的思想进行全新的解读,给读者以指引。

内容推荐

《尼采的幸福哲学》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开心、幸福生活的读物。作者彭麦峰在研习尼采思想的基础上,从改变自己、丢掉坏情绪、寻找爱、享受当下、正确交友、懂得舍弃等八个方面总结出了尼采在“经营幸福人生”上的精髓和感悟,给生活中常感到浮躁、压力巨大、不快乐的人们以指导。

《尼采的幸福哲学》可以引导我们改变自己的心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卸下压力和负担……从而让喜悦永驻心间,活出自己的精彩,拥有幸福的人生。

目录

前言 幸福的真理/001

第1章 无法改变世界时改变自己

 强大内心,从每一次转变开始/002

 以最大的可能性全力以赴/006

 倦怠将使你止步于前行的道路/010

 勤奋是对时间的一种尊重/014

 丢掉小精明,保持必要的迟钝/018

 像狮子一样自由勇敢去追求/022

 小小的改变,会带来巨大的力量/027

第2章 心中充满阳光,就能常看到希望

 有痛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032

 慧眼中往往藏着美好的天堂/036

 为值得快乐的事情而快乐/040

 分享,让快乐瞬间升华/044

 换个角度,看到墙那边的东西/048

 有怀疑之光,才有希望之光/052

 享受奋斗过程,充实幸福人生/057

第3章 丢掉坏情绪,拥有轻快的心灵

 急躁让人生充满麻烦/062

 不为无聊之事所苦/066

 做事要有耐心,给自己和他人一些轻松/070

 不要因小人的针刺而受伤/074

 胆怯会让你丧失一次次的机会/078

 忌妒会挡住你看世界的眼/082

 虚荣向左,智慧向右/086

 丢掉焦虑,学会静观/090

第4章 给困顿生活寻找爱的温暖

 爱情是美好的/096

 时刻警惕爱情所带来的危险/101

 爱是接受不同,而不是接受相同/105

 宽容也是一种爱/109

 爱带给人最珍贵的礼物,是成长/113

 爱自己,然后再爱这个世界/117

 爱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动力/121

第5章 享受当下小事,让欢愉永驻心间

 要学会抓住美的一面/126

 珍惜和放大瞬间的力量/130

 亲近自然,远离网络世界/134

 像艺术家一样设计生活/138

 从明天起,关心衣食住行/142

 远离喧嚣,给大脑洗个澡/146

 若无音乐陪伴,人生会失色不少/150

第6章 活得超越世间,把握精神的自由

 能自由控制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154

 用自己的心去看,别被“知识”绑架/158

 拥有属于自己的活生生的意见/162

 超越自我的人将超越一切/166

 只有能支配自己,才能不受别人支配/170

 不必在意一日的长短/174

 哪怕孤独,也不要屈服/178

第7章 正确交友,让友情为生命注入阳光

 不必让所有人都喜欢你/184

 追求能让自己成长的交往/188

 努力着眼于他人的长处/192

 多跟朋友交谈/196

 学会和挚友相处的方法/200

 与人交往要保持空隙,不要被对方同化/204

 嫉妒和傲慢会使人失去朋友/208

 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复杂/212

第8章 懂得舍弃,没有负担地生活

 人必须懂得放弃一些事情/218

 减少过分的好奇心/222

 不要被占有欲所征服/226

 有舍才有得/230

 凡事不必求全责备/234

 远离荒唐而危险的放纵/238

试读章节

◎强大内心,从每一次转变开始

在尼采所写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为人类树立了超人的理想人格。文章中提到的查拉斯图特拉,是一位隐居山洞的智者,有一天早晨他看到阳光照耀着山洞口,内心豁然开朗,联想起自己的生活,不禁觉得自己并不幸福,于是决定下山做一个凡人。

查拉图斯特拉的内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转变,是因为他的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人的智慧要奉献给众人,这样才有意义,就像太阳一样,每天把光芒奉献给大地。

其实,尼采的《权力意志》说得很清楚,他认为一个人的真实内心,会给出一个相对应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你的行为、生活。所以,内心的转变,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转变。只有真正的在内心控制你的生活行为,你才能感觉到幸福。

尼采的一生是坚定的,但也有过内心的转变和成长。正因为这样,尼采才能在诸多困扰当中痛并快乐地生活着。

从25岁到34岁,尼采担任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教授。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是一个非常光鲜的工作,有固定薪水,同时也受到别人的尊敬,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34岁那年,尼采的内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突然辞去了大学的教务,之后在瑞士、意大利、法国等地休养,开始隐居于山林间,用笔诉说着自己的思想。这期间,尼采思想的泉水不断涌现,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正是因为尼采孜孜不倦的思考,不断使内心有新的灵感,才有着这一笔笔可贵的思想财富,才成就了他不可替代的哲学观点。这一切,都来源于尼采的内心生活。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却因为得到这些哲学智慧而感到快乐。如他自己所说的:“这一生都不会感到遗憾。”

可以说,内心是行为的发动机。尼采在《曙光》中提到艺术家支配自己的弱点,大概是说,不同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内心特点,所以这些不同的艺术家能作出不同风格的曲子。比如贝多芬的脾气粗暴,所以他的音乐常常会出现粗暴、强横、急躁的音调……

居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一/卜人的内心是可以表现出相映衬的外在现象,如果我们能改变内心,择优选择我们的内心,那我们就可做到择优选择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或者效果。

内心与现实相呼应,是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当现实生活遇到困难时,我们及时对内心作出调整,最后达到了生活的要求,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快乐起来。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求内心与你的生活是一致的,只要实现这点,你便感到幸福了。

《幸福人生真谛

→以诚相待,调整生活

人与人相处的一个法则,就是要真诚相待。当然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是有秘密的,这是人的弱点,如果我们能从中调整,把弱点清除,那么就能做到以诚相待了。

当你用以诚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时,你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的真诚,你也会因为这种真诚而拥有了生活的幸福感。

→激发同情心,生活更和谐

为了幸福的生活,我们需要调整内心。尼采有一篇文章叫《未来的“人性”》,里面的一句话很好地说明了人的内心的某种特殊的转变过程。原话是这样的:就算是与我们吃一锅饭的人,我们也不会对他吐露全部心声;可是,当有人发现我们的痛苦时,我们又将痛苦看作是平淡的事情。祛除别人的痛苦,就是同情的天性。

根据尼采的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天性是有同情心的,前提是要发现别人的痛苦,当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时,你的内心会一百八十度地发生转变,开始同情对方。

我们要积极站在对方的立场观察对方,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事情,那么你就会比较容易地发现对方,从而达到改变自己内心的生活习惯。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和谐,美好起来了。

→道德培养,生活更自如

尼采认为,如果某个人的道德信仰消失了,那么自然就丧失了生存的精神寄托,也必将走向灭亡。

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信仰是件很悲惨的事情(这里指的不是某个宗教信仰,而是自己的追求,道德标准等)。根据尼采所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得以不断强大,是因为有了道德的束缚,不断把内心的弱点禁锢起来,把内心优点发挥出去,这样人才能不断地适应社会,不断强大。

要做到转变内心,其方法就是用好的道德衡量自己的内心,把不可取的禁锢起来,把可取的发挥出去。让生活因为内心的转变而变得更加自如。

P2-5

序言

幸福的真理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一个在当时备受孤独折磨的人,一百年后,他成了人类的偶像。一家家关于尼采的哲学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一本本关于尼采的哲学研究书籍竞相出版,而尼采的人生故事也一次次地被人整理成稿件,而且还拍成了电影。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出生于1844年,于1900年去世,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没能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了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的一生是孤独的,终生未娶,伴随着病痛的折磨,但他顽强地活着。当人们都在为他的人生感到惋惜的时候,他竟然说自已是快乐的,这让当时的人们无不对尼采作出种种负面的评价——疯狂、自大、颠倒是非,等等。当时尼采已经无法跟社会对话,以至于连他在大学的教学工作都不想做了,因为所有人都在反对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上帝已死》这本书出来之后,他受到的指责更是达到了高潮。

而尼采之所以说自己是最快乐的人,是因为他几乎把所有的哲学秘密都揭露了,他一次次地在这些拨开乌云的快感中感受到了快乐。

试想,尼采长期病痛、一生未娶、生活贫困、生命结束前的十年还疯了,居于这样的状态,为何尼采认为他自己是快乐的呢?他的著作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呢?作为奢求快乐的我们来说,我们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尼采的哲学,因为将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尼采,一个以其超人和权力意志学说冠绝人类现代精神领域的德国哲学家,一道人类现代夜空当中的精神闪电,一个不幸的疯子,终身未婚的单身绅士,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他,吸取他的哲思呢?

鲁迅先生曾经轻微地讽刺尼采把自己比作太阳,可以发光,照亮他人。然而,鲁迅先生本身深受欧洲撒旦诗派和德国唯心哲学的影响,而且,鲁迅也误解了尼采,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的这段话,带有双声道,他说太阳的时候,也在说自己。对太阳而言,“我”是光明的承受者;而“我”本人,又是一个面对芸芸众生的光明的传播者。“我”从太阳那里挹取丰余,就像采了过多蜜的蜜蜂,已经餍足了,“我”需要向“我”升出求助之手——就像太阳通过给予我光明,而得到自身的满足。

这就是精神上的施与受的关系。

所以,尼采并非鲁迅所误以为的狂妄,而是一个在精神源泉的吸取、缔造、疏导和给予上,条理分明合理的哲人。他的患病、疯癫……说明了人类幸福的真理——卓然要求生命最昂扬和难以达到的幸福,这也给予后人以宝贵的提醒和启示。

这是一本有关尼采哲学的书,更是一本探寻幸福和快乐的书。在积极探索尼采的哲学观点的同时也附上尼采的生平故事,结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特点,告诉大家如何去找寻快乐,获取属于自己的终极幸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1: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