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乙肝的防与治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史鸣树//杨永强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史鸣树、杨永强主编的这本《乙肝的防与治》共分6章,内容包括:乙肝的预防,人类与乙肝的博弈,乙肝的治疗,乙肝常见并发症的诊治,防治乙肝解惑,防治乙肝的现实和未来等。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供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史鸣树、杨永强主编的这本《乙肝的防与治》介绍了乙肝的基础知识,并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三个方面阐释如何控制乙肝,深入剖析了乙肝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及各种中西医药物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纠正乙肝防治过程中的种种误区,鼓励患者用科学的方法治疗乙肝,最终战胜乙肝。《乙肝的防与治》内容通俗易懂,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供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乙肝的预防

 一、了解乙肝

 二、预防乙肝的特殊性

 三、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

 四、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

 五、乙肝疫苗的用途

 六、易感人群

 七、高危人群

 八、易感者的自我保护

 九、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十、切断传播途径

 十一、控制传染源

第2章 人类与乙肝的博弈

 一、搏弈的历史

 二、怎样扼制乙肝

第3章 乙肝的治疗

 一、基础治疗

 二、治疗乙肝的原则

 三、治疗乙肝常用药物

第4章 乙肝常见并发症的诊治

 一、上消化道出血

 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三、乙型肝炎肝硬化

 四、肝源性糖尿病

 五、肝肾综合征

 六、肝肺综合征

 七、肝性脑病

 八、原发性肝癌

 九、两种特殊类型肝炎的诊治

第5章 防治乙肝解惑

 一、注射过乙肝疫苗后,为什么还会患乙肝?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参加食品生产经营工作吗?

 三、携带乙肝病毒的学龄前儿童能入托吗?

 四、对乙肝病毒怎样消毒处理?

 五、如何判断乙肝的传染性?

 六、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的最好措施是什么?

 七、接种乙肝疫苗时,应如何考虑疫苗的剂量?

 八、HBsAg阴性的成年人,接种3-5次10μg重组酵母疫苗无应答,应如何处理?

 九、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生成又消失了怎么办?

 十、慢性乙肝能痊愈吗?

 十一、怎样看肝功能检验单?

第6章 面对乙肝的挑战怎么看?怎么办?

一、怎么看防治乙肝的现实?

 二、国家机关怎么办?

 三、医疗系统怎么办?

 四、我们怎么办?

 附:典型病例

试读章节

二、预防乙肝的特殊性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包含了养生、保健及预防为主的深远哲理。

人类在与乙肝斗争的漫长岁月里,在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中认识到,要想战胜乙肝、最终消灭乙肝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近20余年来,我国从国家卫生部到基层医疗单位认真落实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各项工作。其中的重中之重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计划免疫的规定,及时、规范、全程、足量、全覆盖地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防止了乙肝病毒对乙肝易感者的侵袭。通过必要的“调免疫、抗病毒、保护肝、防硬化”治疗,并强调优化抗病毒治疗等一些强有力的举措,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患病率已显著下降,我国在防治乙肝的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只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一定可以尽早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

乙肝是一种典型的法定乙类传染病,其预防与其他传染病既有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只要把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住,则该传染病就不可能在人群中流行,乙肝也不例外。然而,乙肝既是传染病,又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预防乙肝有其特殊性及高难性。预防其他传染病(如霍乱、伤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都是以控制传染源为主,把传染源封闭式严格控制在传染病区内,治疗传染病,杀灭、清除患者体内的病原体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然而预防乙肝若也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则不但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很可能劳而无功,因为乙肝的传染源太庞大了,全世界有3.5亿,我国现有9300万例传染源。这个庞大的传染源人群中的每一个人的传染期都不确定,有的传染期只有几个月或半年,有的则为几年或几十年,有的终身携带病毒,终生有传染性。病毒携带者中的许多人,没有自觉症状,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各项工作,且常常是越无自觉症状的年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体内病毒载量越多,传染性也越大。要把几千万例甚至上亿例乙肝传染源封闭在隔离的病区内不具可行性。即使能将其中的少数人控制在隔离病区内,目前医学界尚无治疗乙肝、杀灭乙肝病毒的理想药物,无法从患者体内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还有可能在暂时抑制了乙肝病毒后,又不知何时病毒重新复制、病情复发、反跳,所以在预防乙肝工作中的控制传染源只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尽力而为之,把控制传染源从第一位,转移到第三位,并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管控模式。

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手段与预防其他传染病相仿。仍可居于三个环节的第二位。如能彻底的切断血源性传播、母婴传播、父婴传播、性行为传播、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也能阻断乙肝的传播与流行。但针对母婴、父婴的种系传播途径进行直接阻断仍很困难,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保护易感人群,在预防其他传染病中此环节居第三位,而在乙肝预防中应当将其提升至第一位。目前,临床已广泛采用安全、特效、廉价而易于使用的乙肝疫苗。医疗实践证实,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

P4-5

序言

近10余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与乙肝有关的预治措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距离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提出的乙肝控制目标仍有差距。尤其是20岁以上的成年人乙肝病毒携带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平均携带率仍高达10%左右,在这些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育龄期妇女)无明显下降,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乙肝病毒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和感染、传播途径,以及致病机制,新生儿一般不具有来自母体的先天保护性抗体,致使人类对乙肝病毒呈现出普遍的易感性。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不能从被感染者体内彻底杀灭、清除乙肝病毒。久而久之,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可能发展成为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甚至肝癌。据相关报道:慢性乙肝患者中5年累计肝硬化发生率为12%~15%;肝硬化患者中5年累计肝癌的发生率为6%~15%;慢性乙肝、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肝硬化,5年病死率分别为0~2%、14%~20%、70%~86%。

如果对慢性乙肝进行调节免疫治疗、规范的优化抗病毒治疗以及适宜的保肝治疗,长期抑制病毒的复制、维持肝功能基本正常,就可以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医生及患者对调节免疫治疗、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优化治疗的观念存在误区,加之抗病毒治疗时间长、费用高、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又可能发生病毒的变异及耐药,此外,患者容易轻信各种媒体的虚假宣传,治疗乙肝跟着广告走,不仅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也延误了诊治的最佳时机。目前,社会上对乙肝的误解和歧视现象也十分明显。因此,对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家人的诊治及管控,不仅是医疗难题,也是不可逾越的社会问题。

虽然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早已有规定,不许以虚假医药广告误导乙肝患者的治疗,也不应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入学及就业。而在现实生活中虚假医药广告仍然无明显消减,在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公正的对待也广泛存在。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托、上学、就业、恋爱、结婚、生育、留学、社交活动中常受到歧视。尤其是其中的青年男女,他们正处于求学、婚恋、求职的黄金时期,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而因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家人的身份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家庭中不敢和亲人接触,不敢一起进餐,不敢正常谈恋爱,婚后已超过最佳生育年龄,仍不敢受孕生育,在社会上不敢参加正常社会活动,总是担心遭到他人的冷眼。困惑着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家人的诸多问题,急需医学界及社会共同关注、妥善解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供读者参阅。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防治乙肝的科学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到,乙肝是不经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一般工作、学习及社会交往活动中是不会被传染的,更不会引发乙肝的传播与流行。

二是学习防治知识:各级医务人员都应认真学习2010年12月10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指南)。认真落实以预防为主,及时、规范地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者避免乙肝病毒感染;同时强调采取“调免疫、抗病毒、保护肝、防硬化”的规范治疗措施。长期抑制病毒复制,保持肝功能基本正常,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率。只要正确实施指南中的防治方案,即可早日达到防治目标,使更多的乙肝患者康复有望,长寿可期。

三是净化媒体宣传:严厉打击以谋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针对乙肝治疗的虚假医药广告。对于已经触犯法律的假专家、假药物、假广告应依法予以严厉查处。

四是建立保障制度:下大力积极稳妥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特殊疾病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等制度,并认真组织、不断完善、妥善实施、坚持下去。

五是论证、评估“三不”规定:以人文观点、科学态度为出发点,以科学研究成果为落脚点,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重新审查、论证“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许参军,不许从事食品卫生工作,不许做妇幼保健工作”(简称“三不”)的规定。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对“三不”,有的执行了,有的没有执行,而更多的是明显扩大化了。这也导致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难、生活难、恋爱难、生育难等一系列的困难。在制定“三不”规定时期,科学界还没有证实乙肝是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也不知道乙肝病毒不能突破正常皮肤和黏膜屏障侵入人体的事实,那时还没有预防乙肝的特效疫苗,更没有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有效药物。所以,目前对继续执行“三不”的利弊应当重新论证和评估。期盼经科学论证和评估之后,能还给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广阔的天地、公正的待遇,不再承受由于“三不”规定带来的困惑,使之融人和谐的社会生活中,积极地工作,为战胜乙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奉献聪明才智。

史鸣树

2013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