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画坛风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贾献华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大乘气象

——观吴山明艺术有感

吴山明,一个熟记在心的人名字。

并非由于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担任过国务院美术类优秀专家补贴评委并是终身享受者以及西冷等众多书画院院长这些头衔的关系。当然,吴山明其所形成的地位是由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奠定的。

我以仰观高山的虔诚独钟吴山明和他的艺术,离不开三百年前本家老兄贾平凹和当今文坛骁将陈军先生对我的影响。在一个金风吹醒红叶的日子里,我赴欧洲参加中国巴黎文化节活动,虽然离开故土才半月,却有如隔三秋之感。有一天,我从新华社驻欧洲分社拿到了一份中文版的《欧洲中国时报》,在副刊上看到了陈军先生的大作“贾平凹题像记趣”一文,感到十分亲切。

观文如见其人。陈军先生在文中说,“鬼才”贾平凹从长安前往江南,游毕西湖,要陈军先生陪同前往拜访心仪已久的大画家吴山明先生。“君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贾平凹虽身处古城西安,却已知“浙派”人物画的领军人物吴山明为黄宾虹造像并三易其稿,早想在画面上一睹大师的风采。说巧,真乃天遂人愿也。走进西子湖畔吴山明教授的画室,只见墙上高悬一六尺整幅大画,侧壁是同样尺寸的两帧画稿。画中的宾虹老人正从湿润朦胧之境走来,飘飘然呈羽化登仙状。独具慧眼的贾平凹惊叹道:“真不知这般大画咋做出来的,古越地海风山骨,艺术多秀中有骨,真气淋漓呵!”自古以文会友,陈军看出他的心思,建议贾平凹为宾虹老造像题记。贾平凹川页水推舟,取过一画,欣然命笔:“丙子岁秋,在杭州遇吴山明教授夫妇,吴赤面白发,气息饱满,是大造之人,在素春斋吃罢饭,返其所观画,壁有黄宾虹之像,如活人出壁,又观数幅草图,叹画家之艰辛认真,吴则以其一张赠我,令我大喜过望。虽是草图,然也是上品,从中可见先生之艺术也。”

贾平凹题毕,又从侧壁取过一画,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乐得陈军合不拢嘴。题曰——

山明教授为黄宾虹造像,作草图三幅。赠我一幅,赠陈军一幅。陈军所得之头逼真,然我所得之衣著妙。今夜夺教授之美物,实为强盗。教授痛煞,吾辈则独喜。数百年后,若有人见教授一面,又得寻平凹陈军,世上宾虹造像真三也。

贾平凹意独未尽,再取一画,继续笔走龙蛇——

宾虹大师逝后40年,山明先生为其造像,吾今夜初见,嗒然若失自身;吾虽未见大师,却觉正是大师。大师立于江南西湖,湿润朦胧,真气淋漓。此画草稿有二,一幅吾藏,一幅陈军存,大师南国北国共奉,先生之画艺江头江尾同赏。

吴山明教授一直驻足观望,等贾平凹落墨搁笔,大喜过望,特以上乘佳品龙井待客。宾客品茗畅怀,其情融融,其乐无穷。最开心者当属空手夺宝者陈军,他在其佳作结尾处是这样写的:“索画非英雄,巧取真丈夫!”

对此我想,物有所值,然而,物是一定有所归的。这一切,一定是上苍的刻意安排。吴山明先生胸襟广阔,坦荡以对;平凹兄学富五车,才智过人;陈军先生思路敏捷,激扬文字。“贾平凹题像记趣”一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香港《大公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上都作了转载。就这样,从一代画圣黄宾虹引出了一段大画家和名作家交往的佳话,在世界画坛和文坛上引起了轰动。

我从欧洲回来后,先后多次前往杭州专程拜访了吴山明教授,从相识到相知,逐渐了解到了其壮阔的艺术人生和非同凡响的杰出成就。

1941年,吴山明出生于浦江吴莱山下的前吴村。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自公元195年的东汉兴平二年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历代名人辈出,享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的美誉,宋元明清的方凤、柳贯、吴莱、宋濂、戴良、倪仁吉、蒋兴俦、戴殿泗等和上世纪新文化运动以后涌现出来的张书旃、吴茀之、张振铎、曹聚仁、石西民、方增先等都是浦江人,这座山清水秀的江南古县城因这些名人而光荣。吴山明有幸生于斯,长于斯。前吴村共有500余户村民,都是吴莱的后裔。元代大儒吴莱乃宋濂之师,传说宋濂十分敬畏先生,由于家贫无从置书,常往吴莱处借书来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叹。”借书要还,又“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最后终于被明太祖推崇为开国文臣之首。吴莱山就因吴莱曾在此隐居而得名。吴氏一门,乃书香世家。吴山明与大画家吴弗之虽然年龄相差较大,却系同宗同族。吴弗之离家较早,其侄孙吴战垒与吴山明是小伙伴,大家同处一座白墙黑瓦的民居里,直至这民居有一年不慎毁于一场大火。从此,那儿的大块残墙,三合土拍打而成的地面,还有烧毁房梁剩下的木炭,那一切都吸引着吴山明和小伙伴们去尽情地玩耍和不停地涂鸦画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自古才子多磨难。同样,可以说吴山明又是不幸的,就在他五岁时,母亲因难产倍受折磨。弥留之际,母亲把小山明叫到床前,艰难地从枕头下摸出五块银元,颤抖地放到了儿子的小手上,越握越紧,最后母亲的手还是松开了,带着深深的歉疚和无限的眷恋离开了人世。这是母亲留给山明最后的记忆。从此,这个五岁的孩子永远失去了母爱。

山明的父亲是一位禀性耿直的读书人,年轻时游历广泛,曾担任过杭州学生会主席,后在报社当记者,亲眼目睹了“五卅”惨案,凭着一腔热血,愤笔疾书,写出了《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之黑现状》一书,文笔犀利,影响深远。抗战期间,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与其他热血青年一样,毅然投笔从戎,在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三厅任职过一段时间,还参与起草了《保卫大武汉》宣言。之后,又先后出任过庆元县和青田县的县长。当他看到执政当局腐败无能、百姓大众苦难无边的客观现实时,于1946年愤然离职并退出了国民党。

母亲早亡,父亲在外奔走很少回家,吴山明和姐姐吴清清被分别寄养到了亲戚家中。亲人都不在身边,缺少一般儿童应有的家庭温暖,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小山明仰望天空,细数着夜幕中的星星,感到十分孤独和无助。  好在,天资聪颖的吴山明不知是遗传基因的关系,还是得益于家乡的文化传承,在蒙童时期就表现出了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他喜欢整天写字画画。吴莱山前有一条蜿蜒而下的小溪从村前绕过,清澈见底的水中可见鱼虾游动,其他小孩都会跳进水中嬉戏玩耍,唯有吴山明常常坐在溪边的巨石上,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思索着溪边那座青石牌坊,与那名日“思古堂”的古宅。

村中有一段鹅卵石铺就的小道,吴山明每天沿着这条路去厂明小学读书。在这里,他有幸遇到了教美术的潘先生。画乡浦江,人才济济。潘老师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是徐悲鸿、张书旂的学生,学有所成后留恋乡土不愿意在外发展,于是返回家乡在村校里挂了个乡小校长之职,平常喜欢作画导戏,日子过得清闲而自在。潘先生十分喜欢绘画悟性极高的吴山明,鼓励他在现代社戏中扮演角色,以启迪智性。

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古迹及文化遗存,在江南遍地皆是。就在前吴村外,有个古老的寺庙叫做“明德寺”,据说里边的和尚没有遵守德行,做了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于是被村民们赶跑了。

P1-3

目录

大乘气象

 ——观吴山明艺术有感

八面厅里遇王征

雁荡山水育俊杰

 ——记浙派著名画家周仓米

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记原金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义乌画院院长汪苗先生

大画家陈永锵

用艺术诠释对生命的理解

 ——记浙派著名人物画家程宝泓

富春江之虹

 ——记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江枫

永留史册的江南风情画卷

 ——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子侯

别样的艺术情怀

 ——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徐家昌

他始终坚守的是传统

 ——记美籍华人艺术家朱称俊

浑厚苍拙逸趣无穷

 ——记浙派著名花鸟画家王秉初

雪域高原的雄鹰

 ——记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赖运华

两代风流铸忠诚

 ——记海派名家钱大礼先生

九峰山人书画家郑竹三

大家风范

 ——记原杭州市关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顾生岳

色墨交辉 一味霸悍

 ——记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家何水法先生

序言

认识吴山明教授,是从他的画开始的。

我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由于工作关系,虽然接触面较广,但隔行如隔山,对于书画艺术还是了解不多的。

我的家乡义乌,因小商品和大市场而名闻天下。由此,也迎来了四方宾朋。同样,国内外的艺术家们也都喜欢到义乌走一走、看一看。二十多年前,我受命前往义乌黄大宗祠报道一个全省名家作品展,第一次看到了吴山明先生的意笔人物画,就独钟他的艺术。那时,自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不甚了解,但我就是喜欢吴山明教授与众不同的线条和水墨创作出来的人物画。画展办了三天,我一连去观看了三天,就看他一个人的作品。

1995年的金秋季节,“山明美术馆”在吴教授的家乡浦江落成,我驱车前往参观,在挤满人群的展厅里感到很震撼,对吴山明先生这个熟记在心的人简直不敢相信,墙上的一幅幅佳构杰作不知他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这次浦江之行,改变了我以往的一些看法。自己一直以为,许多从政者工于心计和权术,往往不懂艺术。而当时浦江县的领导却很有眼界,给在世艺术家建造美术馆,是要有很大气魄的。无论什么样的辉煌,都不能与艺术的辉煌相提并论。当地决策者高瞻远瞩和恩泽后人的举动,将与“山明美术馆”一样熠熠生辉,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通向艺术的光明之路。庚辰龙年,我在省作协领导的引荐下,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吴山明教授。众里寻他千百度,没想到从相识到相知,真正是一见如故。上苍在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安排,与他相识一定是天赐的缘份。吴山明先生胸怀广阔,知识渊博,他十分厚爱后学,给我以很大的教益,丰富的不仅是学养,还有生活。新闻工作很忙碌,像个旋转的陀螺总也停不下来。正是吴山明教授的教诲、指点和引领,使我明白了一个人除了工作,还应该有生活和艺术等等。通过与他的交往,也使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因有他这样的朋友而光荣。也是他,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此,我不敢懈怠,吴山明教授给了我很多建议,使我先后出版了多部著作,全部由他题字书名。与他交往,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幸福。他不仅送给了我不同时期的许多精品,我的收藏,因他的作品而丰富;同时,他还让我认识了画坛上的许多名师大家,把我引进了一个魅力无穷的全新领域,生活因此而精彩。这部著作就是我的感恩礼物,谨献给我的良师益友——吴山明教授。

是为序。

贾献华

2012年7月21日

内容推荐

贾献华所著的《画坛风流》文字力求简洁、生动、客观,多从纵向与横向方面,对其文化背景、生活经历、艺术道路、绘画风格以及在世界画坛上的重要性,作出较完整的勾勒。《画坛风流》既适合于专业美术人员和文化工作者的口味,又可满足广大业余美术爱好者和普通读者求知、开拓视野、寻找生活真谛的需要。

编辑推荐

20世纪世界画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贾献华所著的《画坛风流》选择优秀画家17人,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创作道路。伴随文字介绍,每个画家选有代表作品,以彩色图片为主,以展现其绘画风格、表现手法和创作个性。本书既适合于专业美术人员和文化工作者的口味,又可满足广大业余美术爱好者和普通读者求知、开拓视野、寻找生活真谛的需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