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能忘却的记忆--档案中的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许新江//孙新刚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能忘却的记忆——档案中的故事》编著者许新江、孙新刚。

书中故事所依据的档案,有的是文字,有的是照片。故事发生的时间,有些在清代,有些在民国时期,有些在新疆和平解放后。故事内容,有反映新疆历史上少数民族不甘外辱、挣脱束缚、毅然回归祖国的;有反映在外敌入侵、国内动荡的历史紧要关头,少数民族宗教人士、上层人士协助中央政府抗击外敌,平息叛乱,维护边疆稳定与祖国领土完整的;有反映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新疆各族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有反映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帮助、支持下,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

内容推荐

《不能忘却的记忆——档案中的故事》编著者许新江、孙新刚。

《不能忘却的记忆——档案中的故事》内容提要:故事,每个人都听过、看过;档案,对大家来说,也已不再是很陌生了。可说到档案中的故事,听过、看过的人可能就不多了。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稿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是一本弘扬新疆近现代历史上各族人民反帝爱国、团结进步、共同保卫边疆、开发建设边疆伟大精神的教育读物,也是一本对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与其他爱国主义教育读物相比,我感觉,本书有着明显的特点。

它形式独特。书中的“图”,全部是用档案原件拍摄的图片,而“文”,则是根据图片档案撰写的故事。一图对应一文,图在文前,文说其图。每一篇故事,都是以档案为依据,在广泛查找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成的。这就使得它既是一本通俗读物,又是一部档案史料,不仅故事真实、可信,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通过阅读,我们既可以轻松地了解历史故事,又可以通过档案原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它内容丰富。书中故事所依据的档案,有的是文字,有的是照片。故事发生的时间,有些在清代,有些在民国时期,有些在新疆和平解放后。故事内容,有反映新疆历史上少数民族不甘外辱、挣脱束缚、毅然回归祖国的;有反映在外敌入侵、国内动荡的历史紧要关头,少数民族宗教人士、上层人士协助中央政府抗击外敌,平息叛乱,维护边疆稳定与祖国领土完整的;有反映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新疆各族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有反映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帮助、支持下,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

目录

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

西迁戍边的察哈尔蒙古

屯戍边陲的锡伯营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

爱国僧人棍噶札勒参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与新疆种植业

刘锦棠与新疆建省

哈萨克族堆三伯特情系祖国

新疆人民反抗沙俄的“策勒村事件”

《新苏临时通商协定》

禁止贩售和吸食鸦片

吐鲁番模范纺织工厂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新疆

回部八王公爱国上书

斯坦因失败的第四次新疆“考古”活动

抗战时期的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

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

“维吾尔”汉译名称的确定

提倡国货运动

我军在新疆培养大批特种技术干部

毛泽民与民国时期新疆金融改革

新疆商人的抗日爱国捐献

胡鉴

“新疆号”战斗机

维吾尔族贫民送子上抗日前线

林基路与青年学生

赵丹在新疆

格林根献牛支援抗战

抗战时期的新疆妇女协会

新疆第一舞人——康巴尔汗

乌鲁木齐最后一座假二层楼

市民鲁秀贞的抗战情怀

特克斯县民众抗日捐款花名册

捐“元宝”支援抗战的哈萨克族妇女

抗战时期的《和田区公务员节约计划大纲》

农民巴海巴依的抗日捐献

从《天山日报》到《新疆日报》

战斗社与《战斗》周刊

一切为了抗战

半个世纪前的一张老照片

新疆先锋社

马良骏

新疆三区代表受邀参加政协会议

包尔汉与新疆和平解放

毛泽东朱德关于新疆和平解放的复电

彭德怀在乌鲁木齐检阅“三军”人城

三区民族军列编中国人民解放军

试读章节

1987年11月15日,《新疆日报》以“哈密精神永放光芒”为题发表社论。社论说:“兰新铁路被洪水冲断,万余名旅客被困哈密的突发事件距今已经三个多月了。然而,哈密各族军民满腔热忱地照顾滞留旅客的崇高精神,却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被全国一些地方传为佳话。”

1987年7月27日下午5时,吐鲁番西白杨河大桥、大河沿大桥被特大山洪冲垮,400多米长的铁路钢轨高悬在塌陷的路基上。下午6时30分,哈密铁路分局局长路德兴接到中断行车的命令。从次日凌晨始,特53次、特69次、113次、143次……列车陆续到达,1.2万名滞留旅客像潮水般一股脑压到只能容纳300人的过路小站——哈密站。分局立即动员,迅速开展救助服务。20多个站段、13个机关支部组成了数十个送水分队,食堂、食品厂连夜赶制各种熟食,全力以赴为滞留旅客服务。

哈密地委接到铁路分局的报告后,随即召开有商业、粮食、民政、卫生、公安、工交等部门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就饮水、饭食、住宿、医疗、通讯、保卫、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详细部署,明确提出:“铁路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铁路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我们要全力做好旅客的安置工作”。于是,“铁路分局车辆段供水点”、“地区妇联职工服务点”、“汽运司接待站”……一支支、一队队铁路、地、市各部门组成的服务队伍,首尾相连。“老妈妈服务队”、“老爷爷服务队”、“青年服务队”、“红领巾服务队”等接踵而来。地区领导不间断地巡查,及时解决每一个问题;医护人员到处巡视,救助每一个病人;民警和治安人员昼夜巡逻,精心保卫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各行各业都出动了,工人、干部、学生、市民、小贩都上了阵。从各种酸的、甜的、清凉的茶水,到小米、绿豆、红枣等各式稀饭,到馒头、包子、馕、大饼、米饭、饺子、咸菜、小炒,应有尽有,不胜枚举;挑的、扛的、提的、抬的、车载的,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吃吧!多吃点,吃饱了不想家”。“喝吧!这是清凉的茶,消暑,解渴”。“快到这边来,尝尝我这不要钱的大西瓜”。普通话、生硬的汉语、当地的方言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亲切委婉,这些与炽热的哈密气浪争相攀升,直上云霄,构成了响彻时代的最强音。

盛夏时节,哈密特别热,七月底的温度已接近零上摄氏40度。别说只能接待300人的小站,就是近10万人的哈密城一下子涌来1.2万人也难以承受。5天5夜中,哈密各族人民用博大的胸怀、至诚的爱心、火一样的热情,温暖着每一位滞留旅客。殷平欣让出了住房,哈管局物资站送来了西瓜,买力热木打好了热馕,话务长累哑了嗓子,阿不都江昼夜值勤不休息,个体户王秋爰端上喷香的“小炒”,……一件件、一桩桩,多少亲如一家的故事,多少舍己救人的故事,多少平凡而感人至深的故事。这里没有民族和地域的界线,这里是乐融融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有缘远方来相会,大家就是一家人。有人做了个小统计,哈密为滞留旅客奔忙的有6万人次,仅粮食制品一项就贡献出3万多斤。

哈密各族人民火一样的热情强烈地撞击着每个滞留旅客的心扉。然而,这些幸福的“难民”,此刻想说,也只能说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与哈密瓜齐名于天下的哈密人民”。正在哈密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笔会的各少数民族的作家、翻译家们,也纷纷来到滞留旅客现场。他们被一幕幕感人的场面打动了,表示,要用激昂的文字和灼热的诗歌,来宣传和歌颂热情无私的哈密人民。

“哈密人民万岁!”、“哈密精神万岁!”。红色的标语,出现在复通后的列车车身上。这是发自滞留旅客肺腑的心声。

哈密瓜让人们知道了哈密;为滞留旅客服务,让人们体验到了“哈密精神”。当今,我们更应该发扬“哈密精神”,因为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都更需要这种精神。

序言

故事,每个人都听过、看过;档案,对大家来说,也已不再是很陌生了。可说到档案中的故事,听过、看过的人可能就不多了。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稿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是一本弘扬新疆近现代历史上各族人民反帝爱国、团结进步、共同保卫边疆、开发建设边疆伟大精神的教育读物,也是一本对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与其他爱国主义教育读物相比,我感觉,本书有着明显的特点。

它形式独特。书中的“图”,全部是用档案原件拍摄的图片,而“文”,则是根据图片档案撰写的故事。一图对应一文,图在文前,文说其图。每一篇故事,都是以档案为依据,在广泛查找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成的。这就使得它既是一本通俗读物,又是一部档案史料,不仅故事真实、可信,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通过阅读,我们既可以轻松地了解历史故事,又可以通过档案原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它内容丰富。书中故事所依据的档案,有的是文字,有的是照片。故事发生的时间,有些在清代,有些在民国时期,有些在新疆和平解放后。故事内容,有反映新疆历史上少数民族不甘外辱、挣脱束缚、毅然回归祖国的;有反映在外敌入侵、国内动荡的历史紧要关头,少数民族宗教人士、上层人士协助中央政府抗击外敌,平息叛乱,维护边疆稳定与祖国领土完整的;有反映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新疆各族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有反映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帮助、支持下,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疆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理解,提高对新疆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的认识,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信心和决心。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资政育人是档案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作为全疆最大的国家综合档案馆,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馆)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我曾先后参观过他们和有关部门于2003年举办的“新疆历史与发展档案文献展”、2005年举办的“新疆各族民众抗日募捐活动档案文献展”等,深受启发、教育。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又进行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共同组织编写了这本《不能忘却的记忆——档案中的故事》,令人欣慰。我们知道,档案通俗读物这一形式能够打破档案展览存在的局限性(包括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阅读和理解档案原文的困难等),更好地发挥档案的教育作用。档案通俗读物的编写很不容易,但我相信,有了这一次尝试,大家会继续努力,积累经验,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更好。

后记

为真实再现近、现代以来新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团结一心、开发边疆、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辉历史,鼓舞和激励后人发扬爱国主义、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自治区档案局(馆)、自治区文明办组织有关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以“档案”为依据,以“故事”为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

本书编写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领导的重视,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屹充分肯定这一举措,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并欣然为本书作序。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本书史实审定、篇目设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新疆有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其中蕴含着许多鲜为人知、真实生动的“档案故事”,以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其作用可能是其他读物无法替代的。本书只是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初次尝试。

既是初次尝试,书中就难免会有不足,在此,我们也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帮助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