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韩国少年,15岁卷入了朝鲜战争。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他理解了生命的宝贵,从此立志要用真爱改变这个世界,架起一座民族和解的桥梁。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辞辛劳,东奔西走,欧洲留学、美国创业、中国办学,最终朝鲜圆梦。
他不是权贵,也不是富豪,他只是一个游走于世界的平民,但却创造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许连顺所著的《真爱无疆(金镇庆评传)》是延边科技大学、平壤科技大学校长金镇庆的评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真爱无疆(金镇庆评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许连顺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韩国少年,15岁卷入了朝鲜战争。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他理解了生命的宝贵,从此立志要用真爱改变这个世界,架起一座民族和解的桥梁。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辞辛劳,东奔西走,欧洲留学、美国创业、中国办学,最终朝鲜圆梦。 他不是权贵,也不是富豪,他只是一个游走于世界的平民,但却创造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许连顺所著的《真爱无疆(金镇庆评传)》是延边科技大学、平壤科技大学校长金镇庆的评传。 内容推荐 《真爱无疆(金镇庆评传)》是延边科技大学、平壤科技大学校长金镇庆的评传。传主是一位韩裔美籍人,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创办了延边科技大学。韩裔美籍人士金镇庆20年前创办中国延边科技大学、朝鲜平壤科技大学。《真爱无疆(金镇庆评传)》由中国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延边作协副主席许连顺创作,韩文版已经在韩国出版。她默默关注金镇庆的人生二十载,此次提笔耗时两年半,终于完成这部心血之作。 目录 第一部 人生即为寻路的旅程/011 一 命运的十字架/013 血书明志/013 十五岁国军少年/016 战后,没完的故事/019 二 儿时的记忆/023 教育家父亲的影响/023 父亲回国/026 信仰虔诚的母亲/027 富有同情心的孩子/030 哭包子/033 崇大时节/034 “新学校”毕业生的故事/038 热情的化身/041 三 选择留学欧洲的理由/053 漂洋过海65天/053 在克林夫顿大学院/055 大哥,那永远无法缩小的距离/059 筹建加尔文学院(后为高神大学)/061 这里没有绝望/063 四 天赐洪福,美满伉俪/069 相亲/069 重续旧缘/072 以父亲的名义/074 五 来自朋友的致命一刀/079 不便示人的隐情/079 成为美国市民/081 躲不过去的召唤/082 第二部 有了梦想,就付诸行动吧/091 六 来到中国/093 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093 受聘为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098 掏给中国国民的肺腑之言/099 马车辚辚寻父踪迹/102 爱的传播/108 没有爱,便是无益/111 七 愚鲁蠢笨者与先知先觉者的差异/120 愚蠢的标准/120 寻找赞助者/124 共同的信仰,永恒的朋友/128 八 打动他的力量/130 风水宝地/130 拳拳两地书/134 “上帝,您让他打住吧!”/137 施工现场/140 九 一往情深中国恋/149 漫长的等待/149 产业技术学校扬帆/150 历史瞬间/152 第三部 全球性国际化大学,延科大的奇迹/167 十 真爱铸奇迹/169 招贤独门绝技/169 过来呀,老伙计/172 众人拾柴火焰高/173 只要能请到人才/176 在美国遇到的小夫妻/178 老朴哦,还记得我吗?/180 充满机遇的大学/181 奉献的大学/183 永无退休的大学/185 民俗博物馆/186 复兴民族文化之路/188 十一 仅为喜好而爱是不够的/191 宽恕/191 没有东西姓“我”/193 不要问我两个问题/195 十二 我们投资给良心/199 人性教育/199 李强华与李德权/202 十三 来到这里的都是我的儿女/207 照顾患病的学生/207 入籍仪式/210 我是罪人,你们拘留我吧!/212 我对不起你们啊!/213 十四 没有牺牲便没有信仰/222 富有者的义务/222 能帮助他们,我更觉幸福/224 房子的故事/226 第四部 朝鲜半岛和平枢纽——平壤科技大学前景/241 十五 被朝鲜判处死刑/243 行进的牛队/243 拘押事件/244 被判处死刑/247 遗书/249 别样的眼泪/251 获释/252 致亲爱的诸位同仁/257 十六 超越死亡,建立平壤科技大学/266 当代最后的界限/266 偶然乎,必然乎/270 我们是永恒的宿敌么/272 一路绿灯/274 坚实的桥梁/276 平壤科技大学开校/278 幕后交易?/279 十七 用全身心实践真爱/281 我也要当真爱主义者/281 可曾给孺子一碗水吗/283 不同品种的嫁接/285 迈向新的合作领域/286 哲学家的远见卓识/289 通往东北亚繁荣和世界和平之路/291 跋/294 附录/310 寄语中国读者/310 世界关注的中国的成功/310 中国成功的背景/312 中国21世纪的希望/314 中国的新成长动力——打造东北亚经济合作共同体/316 中国的朋友们!请对未来抱有自信和幸福感吧/316 和平是需要付出代价的/318 为了和平,教育要先行/322 金镇庆,悲天悯人一圣者/329 震撼人心的人性赞歌/329 人类不幸的终极原因/330 人类导师的“救世良方”与金镇庆的“真爱主义”/331 金镇庆,真爱主义的实践者/333 金镇庆孜孜不倦实践真爱主义的原动力/334 真爱主义,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他山之石/336 金镇庆年谱/339 试读章节 一 命运的十字架 血书明志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打响后仅三天首尔便被攻陷。从此,韩国不得不推行前所未有的大力征兵制度,凡年满18岁的壮丁都要扛枪打仗,无一例外。当时,金镇庆正在昌信中学念书,是4月刚刚晋级的初三学生。当时,马山市有马山昌信中学、马山商业中学和马山中学三所六年制中学。因突发的战争,全国难民遍地,满目皆为死伤者。战争爆发5天之后的6月30日,陆军部队某校官来到学校,宣布征集义勇军,学生踊跃报名,全校志愿者达60多人。可是,当乘早车去釜山时,数十人却趁机溜号,最后只剩下区区十来人。一群年轻人排队等候入伍的精密体检。待排到金镇庆时,负责检查的军官不无怀疑地打量了他几眼,问道: “几岁啦?” “今年十五岁!” 为了显得个子高一些,金镇庆特意踮起脚尖,洪亮地答道。 “十五岁?” 军官感到不可理喻,不禁愕然失笑。 “别闹,赶紧给我回家,死小子!你以为战场是你们的游乐场吗?” 军官不由分说地喊道“下一个!”被挤出检查行列,金镇庆不免焦急了。虽然年纪尚幼,他心里只有“为国战斗”一念。他既是个热心肠的人,性情随和,又是个多血质的人,爱钻牛角尖,认准了一条道便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捡起一块玻璃,扎破自己的手指,撕下一张纸写下“爱国”两个大字,旋即将血书递给军官,铿锵有力地说: “为了保卫祖国流血奋战,是年轻人神圣的义务。请允许我奔赴战场,保卫祖国吧!” 金镇庆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恳切地请求道。眼前这个小鬼,虽然有些毛愣,不知深浅,但正气外露,义气深重,还显得天不怕地不怕,加上举止奇特,有些另类,军官默默地盯了这个十五岁少年半晌,终于喊出一声“合格”! 可能是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满腔的热忱和执着感染了征兵将校吧。就这样,金镇庆成了大韩民国“国军”史上最年少的军人。15岁,在当今社会是尚在父母膝下撒娇的年纪,可小镇庆思忖着要是跟家里照实说了,妈妈定然不会答应,竟然不跟家里打招呼,就悄悄地跟着队伍走了。 学徒兵抵达釜山陆军第二训练所接受了三周左右的军训。所谓军训,其实不过是制式训练和简单的枪剑术和队列训练。7月22日凌晨,学徒兵结束了训练,便被装进军用卡车,开往某处。尽管听说是河东前线,但到底是什么地方,大家都不得而知。一切均是军事秘密。上了卡车,每人得到了一杆步枪和十发子弹,还有一床军用毛毯,外加一套不合身的军装。问题是步枪太长了,走路总碰脚后跟,没法儿迈步。有个士兵看见了,就把一支卡宾枪换给他。 队伍抵达的地方就是智异山脚下的南原。到了地方,他们才开始学习射击及枪支拆卸。可是,仍然没有接触到实弹训练。一群学徒兵每人分得一块饭团,吃完就被分到了前方部队。接着,他们接到死守全州的军令,逆滚滚的难民潮流而上,徒步开往前线。可是,他们抵达前线时,那里已被朝鲜军队攻陷。 25日清晨,学徒兵只得移师,徒步开往闻名遐迩的河东集镇花开,打算在那里与朝鲜军队决一死战。可是,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学徒兵个个又饿又乏,还未等战斗便呼啦啦瘫倒了一片。这可急坏了联队长,他连吼带骂,好不容易轰起学徒兵,将他们赶进了阵地。这阵地就是当地警察在丽顺事件①爆发时,为了抵御叛军攻击,在河东郡花开面塔里圆塔村的后山预先构筑的高地。 凌晨4时,被苦难的强行军拖得人困马乏的学徒兵,忍受着饥饿刚刚沉入梦乡。朝鲜人民军第六师以苏制T-34战车开路,势如破竹地冲向高地。当时,朝鲜人民军除了战车还配有SU-76自行火炮、122毫米榴弹炮、76毫米野炮和122毫米迫击炮,武器装备比较精良,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可这头,急急拼凑起来的学徒兵手中仅有一杆M1步枪。 以中队长鸣枪为号,众学徒兵齐齐开了火。可是,他们从没有打过一发实弹,到底能不能命中目标只有天知道。而他们的对手却是身经百战号称铁军的朝鲜军第六师。朝鲜军的迫击炮喷出了火焰,学徒兵顿时乱成了一锅粥,人民军的步兵乘机死命冲上来。年幼的学徒兵豁出命来跟他们血战,竟然支撑了3个小时。可是,已然有了30多名死伤者,剩余的兵力也濒临崩溃。上午8时许,中队长终于做出判断再也无法坚持了,就下令撤退。尚未丢命的学徒兵们,都没来得及给同伴收尸,溃不成军,屁滚尿流地往后撤。 部队好不容易集结起100多名散兵游勇,在河东、晋州等庆南一带坚持战斗。后来,因士兵牺牲兵员锐减,再也无法以独立的战斗部队活动了,只好解散学徒兵,有些正式编入一般部队,有些就以副士官的名义送进下士官学校②。可是,金镇庆毕竟年纪太小了,没能进军校,只能作为辅佐小队长的副官,给小队长打打杂。 P13-15 序言 一个特立独行而匪夷所思的人的故事 金镇庆何许人也? “天底下,谁知道金镇庆是老几,也没人想知道。没人感兴趣,没人关注,你们要写我,会有人读吗?” 金镇庆总长如是说。据我了解,金先生周围不乏想为他著书立传之人。不枉是个国际性的人物,作者群的国籍也五花八门,美籍作家有之,韩国人亦有之,当然还有中国的汉族作家和朝鲜族作家。可是,金先生却固执地拒绝别人为他写书。仅以我为例,为金先生作传的愿望得以实现也前前后后经历了将近二十年时间。 1992年9月16日,我曾应邀参加延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延科大)建校纪念典礼。站在昔日的公共墓地、火葬场和刑场的死亡之地上,聆听着金镇庆总长的慷慨陈词,我不知不觉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强烈力量与泰山压顶般的气势所攫住。他那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打造学习殿堂,托起生命的希望的热诚和激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就在那一刻我冒出了“我要写写他”的冲动。时隔十年,在延科大建校十周年庆典结束之后,我终于小心翼翼地提到这个话题,没想到被他一句话给堵了回来,叫我很是下不来台。 他见我难堪,体谅地笑了笑,说: “那,等我死后再写吧。” 这不等于是不让写吗? 这样一个执拗的人,二十年过后突然说要人为他写一部评传,这下轮到我感到讶异了。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不是总长的心绪有了什么重大的转变?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韩国弘盛出版社多年关注金总长,不懈地加以说服之功。 笔者系中国国籍的朝鲜族作家,生于中国,长于中国,顶多往返于中国和韩国之间而已,真要揽此事,心里难免踌躇。要知道,笔者与金镇庆总长毕竟生活在不同国度的文化圈里,要说理解金总长的宗教信仰、哲学和追求,为其写评传,毕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啊。 近距离接触金总长,很快明白金镇庆此人义无反顾、殚精竭虑、穷其一生要传播的并不是什么宗教或政治理念,而是超越这一切的崇高的价值,那就是爱人类、爱众生的真爱思想。 是的,无论是宗教、政治理念,抑或是艺术、哲学,其终极目的不就是要实践爱,让人类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吗?既然这样,似乎为他写传记就没有什么问题了。金镇庆总长心中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国境、理念或宗教的壁垒。他没有受其束缚,没有因其踌躇,当然更没有感到过畏惧和怯懦。他从来没有因别人与自己不同而不想去理解,更不用说与其产生冲突、发生争斗了。他就像一缕清风、一朵白云,不经意间轻轻来到人们的身旁,抚慰受伤的心灵,传递无边的爱心,祈求所有人的幸福安宁。 每逢见到他,笔者不免为自己拥有什么东西而感到羞愧。跟他交谈,甚至会萌生出想把自己的所有拿出来与人共享的冲动。 “心里没有爱,一辈子要跟人斗,跟神斗,但一旦拥有爱,内心就会安详丰饶,再也不需要什么生存竞争,心中也就没有忧郁、颓丧等渗透的余地。因为爱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之根。” 这既是他信奉的哲学、思想,也是他追求的终极真理。那么,他为什么要离开韩国和美国,为了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和朝鲜踏上一条艰苦而充满风险的征程呢?没想到他的回答意外地单纯: “就因为在这里工作又苦又累,我才来到这儿的啊。” 他这一辈子可谓是以奉献为天职,以助人为乐趣,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他竭力主张只有“甘于牺牲,富有爱心”的领袖人物,才是时代需要的存在。通过他和他的经历,笔者得以确认一个事实:古今中外,真爱主义堪称是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断传递下去的哲学思想。 我在撰写本评传的过程中,可以说体验到了人的意志与力量所无法企及的一种神的境界。得见得闻从未见过和听过之事的喜悦,堪比幽闭在黑暗中的人沐浴光明的幸运,这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幸事。 但愿拙笔不会辱没金镇庆总长无边的大爱,并借此机会对赐教赐助的所有同人表示诚挚的谢忱。 许连顺 2013年9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