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针对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开展了可再生的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基础研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资料的情况下,研究了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活性、影响因素、反应动力学以及吸附剂的再生等方面的内容,发现烟气脱硫时间、活性组分负载量均对吸附剂脱硫活性具有影响,研究成果具有新颖性,同时也对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本书由郁青春等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 |
分类 | |
作者 | 郁青春//张世超//王新东//杨斌 |
出版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针对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开展了可再生的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基础研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资料的情况下,研究了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活性、影响因素、反应动力学以及吸附剂的再生等方面的内容,发现烟气脱硫时间、活性组分负载量均对吸附剂脱硫活性具有影响,研究成果具有新颖性,同时也对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本书由郁青春等著。 内容推荐 《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针对金属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γ-Al2O3载体、活性组分负载量、烟气成分、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总结出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前后吸附剂性质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也提出了见解。 《负载氧化铜氧化铈烟气脱硫》可供冶金、环境、化工等专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及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本书由郁青春等著。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2 烟气脱硫工艺方法 1.2.1 湿法烟气脱硫 1.2.2 半干法烟气脱硫 1.2.3 干法烟气脱硫 1.2.4 各工艺条件比较 1.3 金属氧化物烟气脱硫 1.3.1 氧化铜烟气脱硫研究进展 1.3.2 氧化铈烟气脱硫研究进展 1.3.3 载体的选择 1.4 氧化物在载体表面单分子层分布状态研究 1.4.1 密置模型 1.4.2 嵌入模型 1.4.3 对称模型 1.4.4 点状和单分子层岛状分布 1.4.5 固-固润湿模型 1.5 本书研究内容 2 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2.1 概述 2.2 活性组分负载量的测定方法 2.3 实验准备 2.3.1 吸附剂的制备 2.3.2 实验设备选择 2.4 吸附剂的表征 2.4.1 γ-Al2O3物相及形貌分析 2.4.2 CeO2/γ-Al2O3物相及形貌分析 2.4.3 CuO/γ-Al2O3物相及形貌分析 2.4.4 CuO/γ-Al2O3、CeO2/γ-Al2O3程序升温还原分析 3 实验研究方法 3.1 概述 3.2 实验设备 3.3 小波变换消除热重噪声信号 3.3.1 热重分析影响因素 3.3.2 小波消噪原理 3.3.3 Daubechies小波函数消噪处理 3.4 吸附剂烟气脱硫反应传输特性分析 3.4.1 气固反应步骤分析 3.4.2 孔结构对吸附的影响 3.4.3 消除扩散影响 4 吸附剂脱硫性能实验 4.1 概述 4.2 γ-Al2O3吸附SO2实验 4.2.1 O2的影响 4.2.2 水蒸气的影响 4.2.3 SO2的影响 4.2.4 温度的影响 4.3 CuO/γ-Al2O3脱硫性能实验 4.3.1 载铜量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3.3 SO,浓度的影响 4.3.4 0,的影响 4.3.5 水蒸气的影响 4.4 CeO2/γ-Al2O3脱硫性能实验 4.4.1 CeO2负载量的影响 4.4.2 温度的影响 4.4.3 SO2浓度的影响 4.4.4 O2的影响 4.4.5 水蒸气的影响 4.5 CuO-CeO2/γ-Al2O3脱硫性能实验 4.6 助剂对CuO-CeO2/γ-Al2O3脱硫性能的影响 4.6.1 助剂的选择 4.6.2 助剂KCl、K2SO4的影响 4.6.3 温度的影响 5 吸附剂脱硫反应动力学 5.1 概述 5.2 CuO/γ-Al2O3脱硫反应分析 5.2.1 CuO/γ-Al2O3脱硫反应途径分析 5.2.2 0.12CuAl吸附剂比表面积 5.3 CeO2/γ-Al2O3脱硫反应分析 5.4 反应动力学分析 5.4.1 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 5.4.2 吸附种类 5.4.3 CuO/γ-Al2O3、CeO2/γ-Al2O3等压吸附过程 5.5 CuO/γ-Al2O3吸附动力学 5.5.1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5.5.2 模型的检验与讨论 5.6 CeO2/γ-Al2O3吸附动力学 5.6.1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5.6.2 模型的验证与讨论 6 吸附剂的再生 6.1 概述 6.2 吸附剂失活 6.3 再生方式的选择 6.3.1 热再生 6.3.2 还原再生 6.4 H2还原CuO/γ-Al2O3、CcO2/γ-Al2O3吸附剂再生实验 6.4.1 H2的影响 6.4.2 温度的影响 6.4.3 CuO负载量的影响 6.4.4 时间的影响 6.4.5 循环次数的影响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