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曾讲来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讲来编著的《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是一部以图片为主体叙述晚清历史的图文版读物,编者曾讲来先生长期搜集晚清时期西方国家和中国本国发行的有关中国题材的邮票和明信片,这些历史性的邮票和明信片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和文献价值。本书中的图片即以这些邮票和明信片为主体,编者将之分成不同的主题,比如“末代皇朝的代表人物”、清末的监狱和酷刑”、“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等,并辅以一定的文字,形象直观地再现了晚清那一段风雨飘摇、令人唏嘘的历史。

内容推荐

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已无可挽回地走上了衰亡之路:西方列强频频入侵、统治集团昏聩腐朽……曾经的“中央帝国”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曾讲来编著的《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聚焦于这一段令国人屈辱又难以忘怀的历史。编者用了多年的时间,从海内外收集了三百多枚晚清的明信片、照片、画片及邮票、封函等,以人物、事件为主题,按时间顺序编辑成册。书中不仅展现了以“末代王朝的代表人物”“清末的监狱和酷刑”为代表的帝国没落景象,更展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甲午战争”“台湾的开发与‘台湾民主国事件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等等使帝国遭受重创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形象直观地再现了那一段风雨飘摇、令人欷献的历史。

在《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收录的图片当中,明信片是当之无愧的主体,数量占到了90%以上,这批明信片的内容多为当时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纪实摄影,也有少量绘画作品,它们大多由八国联军的随军记者和外国传教士绘制,由当时的各国在华邮局发行,又由西方人购买并从中国寄走后在海外辗转流传。这些明信片上的“东洋景观”也许不尽真实客观,也许会令人不快甚至深以为耻。但是,“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对今天的读者而言,它们打开了一扇形象地了解晚清历史的窗口,其史料价值和镜鉴意义自不待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末代王朝的几位代表人物

第二章 清末的监狱与酷刑

第三章 八国联军的“辱华明信片”

第四章 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五章 中日甲午战争

第六章 台湾的开发与“台湾民主国”事件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

第八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九章 八国联军中的“中国军团”

第十章 日俄战争

试读章节

光绪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活,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出生,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在太和殿正式即皇位,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病故,享年37岁。身为帝王,他受尽冷落和责难,有人认为他生“懦弱无能”,但他却是近代中国第一位效仿西方实行变革的开明皇帝。

载湉之所以能登上皇位,一方面是因为慈禧的亲生之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无子嗣继承皇位;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慈禧妹妹的孩子,权欲熏心的慈禧,希望找个“儿皇帝”,继续创造机会垂帘听政。

入宫后的光绪,是在孤独中长大的。烦琐的宫中礼节,养母慈禧经常不断的严辞训斥,没有母爱,饮食寒暖没有人悉心照料,没有童年的欢乐,致使他从小就心情抑郁,造成身体积弱多病。有一本书详细写到他幼年的生活:“皇上每日三餐,其饭食虽号称数十种,摆满桌案,但大都是做样子的,离皇上稍远的饭食,多数已臭腐,接连数日不换。靠近皇上的饭食,虽还未臭腐,可是经过多次加热,其实已难以入口。”

按照清王朝祖上留下的规矩,皇帝16岁就要临朝亲政。随着光绪年龄的增长,他的大婚和亲政逐渐临近,慈禧撤帘归政把大权交给光绪皇帝之事已不可回避。可慈禧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于是预作布置,对光绪皇帝权力多方限制,仍由她在暗中操纵朝政。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889年2月19日),19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

光绪的一位皇后和两个妃子,都是慈禧钦点的。皇后是慈禧的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慈禧选侄女为皇后,目的是今后通过皇后监视和掌握皇帝。皇帝的两个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妹妹珍妃貌美端庄,性格开朗,颇有见地,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帝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较为轻松的时-光。

光绪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遭逢日本侵略朝鲜,进而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光绪违背母后之意,决心援朝抗日,但腐败的体制导致战争失败,最终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失地赔款,使他受到重大打击,同时也加深了“母子”的不和,激发了他力图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雄心。于是,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在珍妃的积极支持下,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强调博采西学,推行新政。那些守旧的王官贵族害怕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的“母子”关系。慈禧也担心光绪的改革影响到她的独裁,因此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此时,慈禧太后决心废掉光绪帝,并密谋由北洋总督荣禄在九月初皇帝、太后到天津阅兵时发动政变,废除光绪帝。光绪此时十分焦急,于是于八月初一、初二连续两次召见袁世凯,提升他为侍郎衔,让他专办练兵事宜,想以此使袁世凯感恩报德、效忠皇帝。同时,光绪帝还连下两道密谕,通知康有为等人迅速离京。康有为等人收到密谕后,束手无策,危难之际,谭嗣同出面劝说袁世凯马上举兵,先杀掉荣禄,回兵再包围颐和园。袁世凯表面上满口答应,八月五日回到天津,却在八月六日向荣禄告密。慈禧太后接到荣禄密电后,马上乘轻轿返回南海,光绪被慈禧带到议政堂,在遭到慈禧一顿痛骂后,被迫写了退位诏书,将政权全部交给了慈禧,然后被关进了南海中的瀛台,断绝了和外边的一切联系。戊戌变法最终以皇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而宣告失败。P9-12

序言

曾讲来先生是一名执教杏坛已四十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此书是他任主编的第五部专集,为此他与其他几位编者耗时多年,费尽心血,实属不易。

此书展现的是中华民族最沉痛的清末屈辱历史。相信每一位阅览本书的人,对历史画册中那些令人痛彻心肺的历史事件,一定会悲愤万分、久久难于释怀!

毫不避讳地说,清末的历史是我们中国的一段创伤史、血泪史、屈辱史、没落史。清末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国家的贫困落后、民众的水深火热、中华民族的生死攸关,这些构成了清末历史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本书内容的主旋律。单以这段历史编书一部,匠心独运,足见勇气!

而且本书作为一部史书,也最具特色——图文并茂,依图叙史。图由一百多年前珍稀的历史明信片、信封、邮票、照片、画像等组成,共约260多幅,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历史;而叙述文字又简洁平实,通俗易懂,让读者容易接受。图文的紧密结合使得本书新鲜、生动、雅俗共赏。此书的这一编写风格削弱了真实历史的沉重和压抑感,而平添了几分趣味性,将读者带进一种别具一格的史书天地。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回顾历史,让年轻人了解历史,当然不是为了播种仇恨,更不是为了报仇雪恨,因为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只是希望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不要忘记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巨大创伤,不能忘记由于清末的制度腐朽、民族分裂、技术落后导致国家衰败的惨痛教训。

幸哉!眼前的中国在腾飞,腾飞的中国让世界各种肤色的人瞩目和惊叹。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遗忘历史意味着背叛。但愿今天的人们,能以平和的心态温习历史,从中得到警醒,获得力量,永不停息奋斗的步伐。若能如此,正是本书为阅读者,乃至为社会所作的一个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