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编著的《南通市城乡社区凡人善举温馨家园(如皋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弘扬“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积极倡导见贤思齐、择仁处善、自强厚德的良好风气。细读此书,我们不禁被这些身边的凡人善举深深感动。他们虽是普通百姓,他们的事迹也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百姓认同、社会崇尚、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南通市城乡社区凡人善举温馨家园(如皋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建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建编著的《南通市城乡社区凡人善举温馨家园(如皋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弘扬“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积极倡导见贤思齐、择仁处善、自强厚德的良好风气。细读此书,我们不禁被这些身边的凡人善举深深感动。他们虽是普通百姓,他们的事迹也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百姓认同、社会崇尚、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推荐 曹建编著的《南通市城乡社区凡人善举温馨家园(如皋篇)》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典型,推崇在城乡社区中涌现的“凡人善举”。《南通市城乡社区凡人善举温馨家园(如皋篇)》中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弘扬“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积极倡导见贤思齐、择仁处善、自强厚德的良好风气。 目录 助人为乐篇 大爱为百岁孤寡老人 撑起一片绿荫 开路先锋 饮水思源的好人 特别的感谢给特别的你 身边的活雷锋 热心人小马的故事 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好站长 义务排水工的美丽人生 不平凡的普通人 有一种爱叫奉献 有一种甜蜜叫艰辛 身边的爱心大使 不舍的桑梓情愫 身边的最美蒋殿的骄傲 身边的活雷锋 身残志坚手更巧 桃李成荫爱无言 董堡身边的好人好事 真情在人间 “五老”为民排忧之心不老 沈建华与他的爱心团队 创业的能人反哺的好人 乐于助人的普通农家女 退休不褪色越老越先进 白衣天使驻我村 为了下一代再苦再累也心甘 那缕生命的阳光 热心公益事业的好老板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致富不忘家乡的好能人 用心撑起一片文化天 一片真情回报家乡 退休教师发挥余热 助人为乐的好老板 政策宣传助和谐 感动人心的民营企业家 党员的风采 心系学子的好老板 爱心谱写壮歌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村里的那位好人 情牵家乡的好人 予人以助予己以乐 关爱空巢老人的好人 一人有难众人帮 退而不休的老干部 爱的奉献 真诚助人浇灌大爱之花 亦师亦母显真情 于细微处见人品 情系桑梓反哺故里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美丽夕阳 草根剧团团长的美丽歌唱 资助无血缘关系学子 热衷公益事业 勿以事小而不为 因为有你 他永远跟党走 爱心无止境捐资见真情 默默无闻无私资助的好心人 村民的贴心人 扶危济困的农民企业家 热心助人的小组长 爱心飞扬的好老板 助人为乐的农机插秧手 致富与助人并举 爱让世界更美好 八年如一日坚持助人不动摇 用大爱谱写社区和谐的乐章 绿叶对根的情意 悠悠十八载绵绵爱老情 无私助人的好庄邻 帮扶孤寡的热心人 看护孤寡老人的志愿者 一名义工的敬老情缘 热心肠的耄耋老人 爱心丽人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 托起陈飞飞的梦想 用爱创造奇迹 致富不忘乡亲热心公益事业 身在异乡情系家乡 助人是最幸福的事业 心系五保老人的好干部 乡野里的一朵奇葩 仁心扶困情系少年成长 普通的人伟大的心 最美护士彰显朴素大爱 救命恩人张国明 身边的好人 心系孤寡老人的热心人 退休不退岗的老站长 助民寻亲的好心人 共享同一片蓝天 让爱驻心间 同窗情深 比金子更珍贵的是爱心 饮水思源好品德 乐善好施好精神 金子般的心 他用真爱书写美丽人生 心系家乡的在外能人 退休老干部心系希望工程 创业致富助发展 乐于助人讲奉献 举手之劳展现品格 绽放在社区中的文明之花 孝老爱亲篇 胜过亲女儿的儿媳妇 孝顺女儿 朴实的农家女 爱老敬老孝字为先 敬老爱老美名传 家是幸福的航船 苦难面前恩爱夫妻永不离弃 和谐家庭从小事做起 沉重的负担坚强的肩膀 相濡以沫情深似海 柔弱的肩膀撑起不幸的家庭 感动瞬间真情永远 无怨无悔的爱 和谐婆媳 孝敬老人的好侄媳 孝老爱亲播撒阳光 百岁老人的“孝女” 孝敬老人的模范夫妻 家和万事兴 爱在心间 孝老爱亲的好女婿 真情胜似亲情 非儿似儿的大爱情 经患难见永恒 孤寡老人的“好儿子” 孝敬老人无怨无悔 关爱亲人践行美德 勤劳善良的好儿媳 不一般的感动 爱心永远无怨无悔 岁月长河中的兄弟情 好儿媳好母亲 最美的儿媳 爱的奉献 手足情深演绎人间真爱 家有百岁老人 敬老爱老真情在 慈恩孝爱感人心 难得的孝子 孝老爱亲的好男儿 细心照顾重残亲人 彰显人间至真大爱 孝心儿媳悉心照顾 中风婆婆数十年 勇挑家庭重担几十年如一日 不是闺女胜过闺女 点滴勾勒敬老心 细节尽显尊老情 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老爱亲的老人 坚强的好儿媳妇 照顾白血病丈夫多年的好妻子 久病床前有孝媳 百行孝为先 老人眼中的好儿媳 孝敬的好儿媳 百善孝为先 为了爱不离不弃 暖意融融相敬相爱 “偏心”的养母 婆媳互敬重越过越和睦 婆媳亲全家和 胜过亲闺女的儿媳妇 亲如母女的好婆媳 朴实女子为疯姐姐撑起一片天 孝老爱亲的标兵 柔肩弱骨担风雨 一路艰辛一路歌 久病床前有孝媳 十年如一日的好儿媳 最美的诠释 白首永相伴相濡以沫情相依 不离不弃践行家庭美德 受恩不忘知恩必报 天长日久中饱含真情 百岁老人的好子女 胜过亲闺女的外来儿媳 无悔的选择 用爱撑起一个家 无言的大树 小事不计较大事作表率 孝敬公公的好儿媳 真情付出无怨无悔 孝老爱家的好夫妻 孝老爱老的楷模 孝老之心晶莹剔透 孝顺好儿媳 搞好邻里关系 热心社会公益 最伟大的母亲 孝敬老人的好儿子 用心敬老美名扬 一颗比阳光更暖人的善良之心 有一种爱情是坚守 有一种美丽叫善良 不离不弃的好男儿 弘扬美德孝道长存 敬革命功臣做孝顺儿女 久病床前有孝子 模范丈夫刘培芝 孝为本爱之亲 不是亲生儿胜过亲生儿 上门女婿 最美的老爹 真爱诠释生命的意义 信仰让人变得美好 见义勇为篇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让世界充满爱 奋勇当先救火抗灾 勇斗歹徒的农民 见义勇为的“小燕子” 危难时刻勇救落水女子 勇斗窃贼致残 却不言悔的农民工 挺身而出勇扑庙火护校园 青春无悔 路见车祸倾力相救 身残志坚勇于助人 爱的赞歌 临危不惧的好大姐 诚实守信篇 有口皆碑的社区好医生 诚实守信十年如一日 诚信赢得事业旺回报社会比真情 致富路上追梦人 诚信是金 诚实守信在心中 好婆媳拾金不昧外来妹锦旗致谢 拾金不昧好风尚好人好事时时有 拾金不昧 小超市大方便 见利不忘义 拾金不昧的老人 平凡而伟大的人生 诚实守信乐于奉献 毛巾厂老板人人夸 诚实守信的好干部 信得过的好站长 饮水思源的诚信老板 巧手纤纤创大业 致富不忘带居民 爱的力量 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敬业奉献篇 让青春在奉献中燃烧 环卫工人赞歌 头案社区的引领者 敬业奉献的社区好干部 春蚕到死丝方尽甘洒热血写春秋 巾帼不让须眉在基层中绽放 富民强村的好书记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敬业奉献的好干部 满腔热情干工作兢兢业业用真情 “县官”成了“村官”之后 美化村庄的“独臂”使者 巾帼不让须眉 退职不退岗的人民好干部 求实求真无愧于心 快乐的大篷车 敬业奉献的调解人 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 热心公益播撒大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新时期的“老黄牛” 人民的忠实公仆 环境整治他就是榜样 让爱永驻心间 永不退休的党员干部” 敬业奉献的模范 青春飞扬的足迹 任劳任怨一心为公 社区的年轻好干部” 敬业奉献的好组长” 退休不离职为群众献余热 花开有声” 克己奉公勇于奉献 不普通的普通村民代表 岗位的需要就是他的职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无私奉献 殚精竭虑谋发展敬业奉献谱新篇 居民心中的好大姐 身先士卒鞠躬尽瘁 勇当民政工作先锋 杨庄村的领头羊 勤奋工作爱岗敬业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 老支书干劲足带领村民致富 教育无处不在 一心想着老百姓的幸福 一个退休老教师的光辉形象 心诚就能破坚冰贴心方能见真情 退而不休永葆党员先进本色· 一心为民执着奉献 退职不退休 新陆村的好干部 咱半边天的好榜样 爱岗敬业之星 小事干出别样“蓝天” 爱岗敬业的好党员 敬业奉献的“内当家” 倾情奉献谱华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 民情·民意·民心 和谐使者 一棵不老的白杨树 在平凡中显真情 “只要环境整洁,累点苦点我不怕”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表里如一诚为本知难而进干为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身残志坚的好儿郎 如海村的好妇女主任 平凡的工作成就美丽人生 试读章节 大爱为百岁孤寡老人撑起一片绿荫——记丁堰镇新堰社区徐俊山夫妇 2011年6月9日,是家住丁堰镇新堰社区14组的孤寡老人冒同英百岁生日。这天,该组沸腾起来了,鞭炮声不绝于耳,前来祝贺和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左邻右舍都说,还是老人家的福气大,前世积德,善事做多了,修来一对这么好的“儿女”。冒同英老人更是高兴得难以合嘴,逢人便夸:“我屋里拉,屋里尿,就是这徐俊山两口子,我才能活到100岁。要没有他们,我早就踹腿了。他们两口子是我的支柱,我这心里痛快呀。” 现年63岁的徐俊山是如皋市丁堰镇敬老院退休的院长,爱人李美兰58岁。与孤寡老人冒同英夫妇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夫妇于30年前主动揽下了照顾老人的重担,将其丈夫养老送终,三十年如一日,像亲生儿女一样无微不至地赡养冒同英,用大爱为百岁孤寡老人撑起一片生活的绿荫。这对朴实的农村夫妇,用30载的爱心阐释了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真义。 毅然承担赡养重责 1981年的冬天特别寒冷,70岁的冒同英和丈夫徐登林晚景凄凉。冒同英是丈夫的继妻,膝下无儿。丈夫徐登林前妻所生的女儿因智障过早离世,其女婿重病缠身,无力奉养两位老人。这时候徐登林患肺气肿,已经是病人膏盲,卧床不起了,却无人照料,夫妻俩又无经济来源,村干部商议把两位列入五保户范围的老人送到镇福利院。 事情很快传到了徐俊山耳中,那时正在大队任民兵营长和治保主任的他坐卧不安,本是同姓、同村,又同院居住,他是老人们眼里看着长大的;社会上流传着“好人有好报”的说法,现在这好事善事就在他的眼前。他下定决心:要赡养两位老人!他便与母亲钱昌兰商议。母亲是1944年入党的老党员,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人豪爽且通情达理。母亲说:“孩子,照辈分说,他们是你的伯父伯母。将来的日子是你们自己去过,你在接他们的时候,想清楚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一旦决定了接他们来共同生活,我一定支持你。”徐俊山听了母亲的话,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半夜推醒妻子,说:“我们把伯父伯母接过来,一起过日子吧!”妻子睡得迷迷糊糊,一听这话,坐了起来,好半天没有开口。徐俊山说:“说说你的想法。” 妻子接过话茬儿:“恐怕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第二天,徐俊山夫妇拉着一辆平板车,来到了冒同英老人家。“伯父伯母,以后你们就来我这里吃住,我们有粥吃粥,有饭吃饭,你们不要去福利院了。”他们用平板车将冒同英夫妻拉回了家。 此后,冒同英夫妻就一直同徐俊山一起生活。初来乍到的时候,徐俊山家房子小,也担心两位老人生活一下子不能适应,就出资在宅基地上帮他们另建了两间宽敞明亮的平瓦房,两位老人就住宿在那里,吃饭在一起。他们与徐俊山夫妇及一母一儿,成了其乐融融的一家六口。 接到徐家的第二个月,徐登林病情加重。徐俊山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陪伴了他17个日夜,直到去世。当时70岁的冒同英情绪一度低落。为了让她不孤独,有个说话的伴儿,徐俊山和母亲商议,把她的床搬到母亲的屋里;为了开导她,分散她的注意力,徐俊山还借了1500元买来了一台电视机,让老人家空闲时看看。 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 日月如梭,一晃10年过去了,冒同英老人年逾八旬。徐俊山也调任丁堰镇敬老院担任院长,他常常抽出空闲回家陪老人聊天、谈心。老人爱听评书,徐俊山给她买了一台收音机,后来生活条件改善又买了VCD机,播放给老人看。老人在前几年爱吃肥肉和鱼,李美兰常常卖了鸡蛋,从市场捎点肉回来,精心做好,让老人先吃;一有空闲就到河边捞鱼虾,烧汤给老人喝。老人90岁后,为了给她增加营养,早晨冲藕粉或者冲鸡蛋,中午每天能做到一荤一素一汤,变着法子做些老人爱吃的。晚上老人上床睡觉前,特地喂老人一杯牛奶。老人爱干净,李美兰就常给老人洗澡、洗衣服、拆洗被褥。老人平时头疼脑热了,徐俊山夫妇就背着老人去看病。天一变凉,徐俊山夫妇就早早地让老人穿暖和,冬天没有条件装空调时,徐俊山夫妇就为老人购买了电热毯。 1998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冒同英的阑尾炎突然发作,而当时赤脚医生看她年纪太大不敢医治。徐俊山夫妇连夜借东家借西家才凑出一些钱,夫妇俩用平板车把老人拉到10多里外的丁堰区卫生院,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医生一检查,认为必须马上开刀做手术,可是,看到老人年事已高,他们犹豫了,劝徐俊山道:“这么大的年纪,我们医院认为,就不要开刀了。”徐俊山焦急了,说:“医生,不开刀,怎么能根治呀?开刀吧!我求求你们,把老人从鬼门关前拉回来!”医生一个劲儿地摇头。冒同英知道了说:“孩子,算了,不要在我的身上再多花钱了。我已经接近90岁了,就是死了,我的眼睛也能闭上。我前世修来的福分,有你们这样照顾我,我已经足够了。”徐俊山没有听她再说下去,立即去向医生求情说:“医生,你帮她做手术吧。你难道忍心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活生生地被疼死呀?你做手术,有个三长两短,一切责任与你们无关。”在徐俊山的再三恳求下,医院才决定做手术。住院期间,夫妇俩守护在病床前喂药喂饭,端倒大小便,不说一声脏。经过他们的精心照料,10多天后冒同英老人康复出院。出院那天,老人拉住徐俊山、李美兰二人的手,动情地说:“你们就是我的一对亲生儿女,是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呀!”医护人员拉住徐俊山问:“她是你母亲?……”徐俊山回答说是。当老人说出自己的身世后,整个病房的人和医护人员都被感动了,纷纷落下热泪。医护人员再次询问时,徐俊山、李美兰夫妇平静地说:“她就是我们的母亲,谁让我们上辈子欠她的呢?”P3-5 序言 如皋,一颗璀璨耀眼的长江明珠,一块闻名遐迩的长绿宝土,一座底蕴深厚的长寿古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勤劳善良的如皋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谱写了无数美丽动人的篇章。近期,市文明办、民政局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身边的好人好事”征集活动,组织撰写了《南通市城乡社区凡人善举温馨家园·如皋篇》一书,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典型,推崇在城乡社区中涌现的“凡人善举”。 该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弘扬“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积极倡导见贤思齐、择仁处善、自强厚德的良好风气。细读此书,我们不禁被这些身边的凡人善举深深感动。他们虽是普通百姓,他们的事迹也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百姓认同、社会崇尚、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代需要崇高精神,社会需要更多好人。在迈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美好新如皋的新征程中,全市人民要积极行动起来,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坚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让好人精神在雉水大地上开花结果。全市各行各业也要注重发现、及时挖掘、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善行善举,弘扬人间正气,崇尚社会美德,传递精神力量,为勇当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