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旅行书,旅行书中的“白富美”,2014年唯美力作,温暖、励志、奢华、有趣,一本书就能满足你所有有关旅行的幻想。
一个女孩+背包5年+踏遍5大洲+畅游16个国家+走过38个地区,始终走在路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天涯、磨坊、穷游、豆瓣千万旅友狂热推荐。
《我就想一个人去远行》(作者李沛姿):260张精美图片,四色印刷,每一张都是一张明信片,并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人生是一场修行,远行是一种疗愈。迷失自我,找不到存在感的时候,“我”要逃离熟悉的城,走在一个人的旅途中,过“我”只要现在快乐的生活。一生之中,总有一次要随心而行,随遇而安。
《我就想一个人去远行》(作者李沛姿)是一本旅游随笔书,书中记录了作者的海外生活中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一些浪漫的风土人情,还有一些旅途中心境变迁和感悟随笔。
《我就想一个人去远行》以国家为单位,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小镇,记录见闻和心情。为了旅行,作者睡过机场的传送带,在银行提款机的小门廊里像流浪汉一样过夜;为了冒险,作者冻结了自己学术论文,下狠心结束自己在巴塞罗那安逸平稳的生活,只身跑去智利大沙漠中与矿工为伍。
虽然辛苦,但作者完成了见识世界的心愿。在地中海边金色的沙滩上看日落,在烈日灼烧下的尼罗河上喝一杯下午茶,在布拉格广场上听街头艺人吹一首无名的萨克斯小调,在街灯昏暗的欧洲狭窄小巷中穿行,在阿塔卡玛空旷的沙漠中仰望星空,在奔涌豪放的太平洋里捕鱼……
作者希望广大的年轻朋友们与她一样,学会放下,学会选择,因为年轻,所以无所畏惧。
绪言
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和风景
西班牙篇 001
萨拉曼卡:养眼婚礼堪比颁奖礼 002
罗德里戈城:兵荒马乱的奔牛节 009
巴塞罗那:一人一梦二三年 017
马略卡:浪漫不是我的错 024
法国篇 031
巴黎:奢靡梦境中的玛丽情节 032
普罗旺斯:给十年后的我 041
圣十字湖:来吧,让我融化在你清澈的湖水里 047
南法小镇:注意,前方美女如云 050
阿维尼翁:高昂物价中的淘宝地 055
意大利篇 065
米兰:我与此城八字不合 067
佛罗伦萨:让披萨炮弹来得更猛烈些吧 074
威尼斯:被淹没在雨中的水世界 079
罗马:向赫本公主致敬 085
五渔村:游荡在时光彼端 088
埃及篇 095
菲莱神庙: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 097
埃德福神庙:抱歉,追车少年 103
卢克索:迷失在金色的石柱森林里 108
开罗:在撕心裂肺的鸣笛声中彻夜失眠 113
瑞士篇 123
因特拉肯:别吵,小心惊扰到如画风景 124
马特洪峰:犯二姑娘雪山寻湖记 132
捷克篇 139
布拉格:查理大桥上有你有我 140
克罗姆罗夫:CK不是UNDERWEAR 145
比利时篇 151
布鲁塞尔:被巧克力包裹的欧洲之都 152
荷兰篇 159
莱顿:让我做一次花仙子 160
阿姆斯特丹:永不停歇的狂欢 168
智利篇 171
圣地亚哥:仿佛置身纽约街头的错觉 172
科比亚伯:麻雀很小,五脏不全 179
阿塔卡马:在沙漠中仰望繁星 186
太平洋:我们都是勤劳的捕鱼人 191
卡尔代拉:地质公园里偶遇甜食控小狐狸 196
地震带:莫惊慌,大地只是调成了震动模式而已 201
希腊篇 205
雅典:自求多福的混乱古都 206
圣托里尼:看看海,放放空 212
曼代奥拉:在天空之城见证信仰铸造的奇迹 223
德国篇 229
海德堡:男神,请不要像风一样离去 230
罗腾堡:去童话里做做客 235
富森:当骑士穿越魔法森林 244
柏林:每个女孩儿心中都有一个粉红色的芭比梦 253
结束语 258
未来:未知,所以精彩 258
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和两个大学同班同学决定一起去西班牙留学。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我们反反复复商量了好几天,终于将目的地定在了素有“西语摇篮”之称的老城萨拉曼卡。
我的故事,从这座城市开始。
萨拉曼卡不大,它是西班牙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城,至今在全世界的人文类学科上,影响巨大。老城区全部用金黄色的石头建成,无论是恢弘繁复的哥特式大教堂,还是别致的大学教舍、办公楼、图书馆,抑或是古朴的民居、店铺、餐馆,所有的建筑,都是金色的。每天傍晚,当太阳西下,金红色的柔光轻抚那些金色石壁的表面,整座城市都变得熠熠生辉,触目所及,皆是一片温暖的鎏金之色。那些古建筑上生动的雕像,在黄昏中投下斑驳暗影,仿佛时刻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底蕴。年轻的学生们抱着书本,踏着夕阳的余晖漫步在古老的石子路上,偶尔停在路边讲电话,朝气蓬勃的笑容将周遭的空气晕染成玫瑰色。
这座城市古老却充满朝气,斑驳但不乏明艳色彩,简单质朴中孕育着生生不息,只需一眼,你便会爱上这样的萨拉曼卡。
这里见证了我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用西班牙语和同学辩论,第一次写西语论文,第一次租外国人公寓,第一次搬家,第一次下厨,第一次打工,第一次去移民局,第一次喝香槟,第一次参加歌咏比赛,第一次去酒吧跳舞,第一次看3D电影,第一次在马约尔广场跨年狂欢,第一次去当地人家里做客,还有,第一次领略西式婚礼的别致风情。
说起来,那次遇到婚礼实属偶然。那天我只不过去老城区买点纪念品,却不承想,经过大教堂的时候,见到一众宾客汇集在主教堂大门口,女人们优雅地穿着晚礼服,化着细致妆容,头上戴着造型别致的礼帽或者梳着精致发髻,十分惊艳;而男士呢,则清一色的西装革履,有的甚至穿来了古老的英式燕尾服,那些礼服一看就知道材质、手工皆为上品,且被熨得一个褶皱都没有,显得相当正式。 刚从国内过去的我哪里见过这么隆重的婚礼!在我以往参加过的婚礼中,除了新娘新郎还有伴娘伴郎穿得比较隆重以外,其他的宾客虽然也能看出是细心打扮过的,但与眼前的各色宾客相比,只能说,还是太随性了。这样华丽的宾客,太过赏心悦目,对我这个看客而言,就好比亲临某个电影节的红毯现场一样,养眼且震撼。
在这群宾客中,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穿着枚红色的色丁礼服,长裙拖地,行走间你可以看到她脚上闪闪发亮的淡粉色水钻凉鞋。经典的是,她披了一条翠绿色的披肩,整个人看起来好像一朵鲜艳的牡丹花,强烈的对比色彩没有让她看起来土得掉渣,反而出奇的清秀可人。只见她走到一群朋友身边,站在中世纪教堂门口,在教堂墙壁上层层叠叠的天使圣徒的注视下,轮廓深邃的面容上带着蜜糖色的浅笑。几个穿着纯白纱裙的小花童围绕在她周围,手里捧着几朵盛放的百合花,昂着头认真地听大人们说话,好似天使降临人间。
不一会儿,宾客们被人招呼进教堂,大教堂厚重的木门被紧紧关起,我隐约可以听见里面传来热烈的掌声。真想走进去,看看新郎新娘互换戒指后深情拥吻,在古老神圣的礼堂里,在神父的见证下,在宾客们真挚的祝福声中,与心爱的人互相交换戒指,许下一生的承诺的画面。那样的感觉,庄严,圣洁,美好。难怪,每个矫情的女子,都无比期待穿上白纱在神前盟誓的那一刻。
典礼结束了,教堂的大门被重新打开,一对新人在宾客们的簇拥下走出教堂,有人放礼炮,有人撒花瓣,有人抢着与他们合照,有人等着接捧花……装饰着粉色丝带的淡蓝色老爷车从小巷深处缓缓地驶过来,最终停在不远处的广场上,似乎在等着新人驾临。不难想象,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舞会。
我傻傻地站着,不知不觉间看完了整个典礼,直到所有人都离开,直到教堂门口只剩下那些五彩缤纷的纸屑和花瓣的时候,我才意犹未尽地怅然离开。可那些热闹的场面,那些温馨的欢声笑语,久久地盘旋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抑制不了。P4-6
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和风景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一直在行走着。能远行就远行,不能远行的时候,就在城市里沿着不同的大街,一条一条走过去,寻找熟悉的城市带给我的未知惊喜。在我的观念里,旅行不一定要去很遥远的地方,只要是行走在未知的美好的风景里,都代表着在旅行。在这华丽的冒险中,打动我的不一定是举世闻名的标志性景色,有时候,那些微小的事物,也常常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
我喜欢在不知名的小街巷里发现特色小店铺时那种如获至宝的喜悦,也喜欢在不断冒险的过程中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讲经历过的故事。我们也许曾经从未见过彼此,但在人生的某一小段旅程中,我们彼此微笑,一起走过一段路,或长或短,或晴或雨,或平淡或精彩,不管那段路是怎样的,在我的生命里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忆。在行走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了自己,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哪怕他们提出的批评和质疑非常尖锐,我仍然选择尊重他们。这个世界教会我太多的东西,它让曾经胆小懦弱,畏惧选择与失败的我重拾内心原本的坚定与平和。
虽然它没有赐予我高昂佣金和豪车别墅,可那些泛着浓烈色彩的美好回忆,让生命更加鲜活。哪怕我到了暮年,我亦可以自豪地说:我活过,爱过,任性过,疯狂过,书写过。为了旅行,我睡过机场的传送带,在银行提款机的小门廊里像流浪汉一样过夜;为了冒险,我冻结了自己的学术论文,下狠心结束自己在巴塞罗那安逸平稳的生活,只身跑去智利大沙漠中与矿工为伍。但不管怎样,我完成了见识世界的小小心愿,在地中海金色的沙滩上看日落,在烈日灼烧下的尼罗河上喝一杯下午茶,在布拉格广场中听街头艺人吹一首无名的萨克斯小调,在街灯昏暗的欧洲狭窄小巷里穿行,在阿塔卡马空旷的沙漠中仰望星空,在奔涌豪放的太平洋里捕鱼……我把青春凝缩成一个个生动的片段,也许我在物质上并不富裕,可我不曾体会过灵魂的匮乏。
我想通过这本书,与更多的朋友分享我的故事和心境变迁,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更加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能放下,敢选择。因为我们年轻,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