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001逆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谈笑静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逆行》由谈笑静主编,推荐语:

1.《我们逆行》,娱乐圈最具文艺气质与悲悯情怀的明星陈坤,跨界操刀担任杂志出品人,2014年首推全新MOOK书,惊蛰之日,惊艳问世。

2.《我们逆行》每期一个触及心灵的温暖话题,给孤单的你带来分享的力量: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

3.《我们逆行》通过苦乐交融、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分享,帮你更敏锐地感受当下,找回平静、自信与充满智慧的自己。

4.《我们逆行》超强作者阵容:影响众多歌迷的音乐人许巍与主编谈笑静深度清谈,首次披露战胜心魔历程;享誉国际的编舞家林怀民特写;韩松落、宁远、阿鹏叔等文风细腻独特的作者新作独家首发;独立音乐人宋雨喆、摄影师和平跨界执笔,奉上重磅处女作;沙门寂然、鲍尔吉·原野、张跃东、shanshan、薇罗、豹小白、青山、王小屋……为你阐述他们身体力行的“逆行”。

内容推荐

《我们逆行》由谈笑静主编,主要内容:

娱乐圈最具文艺气质与悲悯情怀的明星陈坤,跨界操刀担任杂志出品人,2014年首推全新MOOK《我们》,惊蛰之日,惊艳问世。

“我们”是一个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词,我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共同的存在,因为我们参与,我们分享。

在这里,你会愿意相信和倾诉,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

这里有各种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起跌兴衰。这些人在平静地讲着自己的故事,却意外地戳中你的泪点。

在这里,你可以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你可以从别人的成功或幸福中,获得某些启示,顿悟,感动。

这里有你,有我,有真实的生活,变化的人生,这里的故事比电影和偶像剧精彩,因为它从不撒谎,它纯朴天然,发自五内,它让你看透人间百态,却仍然保有热爱。

这,就是“我们”分享的力量。

“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异类,我的虚荣,我的自私,你们都可以拿去看。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我的怨恨,我的骄傲,我的不真实,我想要的伟大,都可以拿出来跟你们分享。”——陈坤

《我们逆行》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逆行

特写许巍

谈笑静 许巍清谈录: 出发,只为旧路还家 8

和 平 影像记录之1: 暖阳 26

阿鹏叔 影像记录之2: 此时,就是此刻 32

特写林怀民

周晓华 流浪者 42

韩松落 绿野心踪 50

沙门寂然 直心 跑江湖 56

鲍尔吉·原野 面相 鹿屁股酒馆 60

张跃东 有感 和时间相比,一切都太小了 70

shanshan 好物 在印度的微光中 78

薇罗 看见 大理山居 92

阿鹏叔 迷恋着无比澎湃的旅行 100

豹小白 梦行者 114

青 山 坛石杂记 132

宋雨喆 新藏线 144

宁 远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54

王小屋 逆行,遇到生命 168

试读章节

“1971年冬天,林怀民在艾奥瓦大学艺术馆表演后,郑愁予写《旋转橡木》一诗:月在云门/橡木般的/那人/黑衫敞开/一胸剌青的/扶疏……附注:散场后见怀民披黑衫踽行跫音桥跨艾奥瓦归去,忽又企立桥端,若一旋转橡木于风息时之静止。”

这段文字在聂华苓著的《三生影像》里看见,是林怀民一张照片的说明。1971年他在艾奥瓦,写小说,是一位公认的有才的年青作家。黑白的照片,照的是林怀民自编自演的第一支舞:《梦蝶》。看他,眉宇间闪着英气,紧抿的嘴角有坚持。聂华芩的女儿,著名的现代舞编舞王晓蓝形容当时的他:“身着自黑色的头蓬在空间中飞旋,不时爆发出高能量的弹跳,激昂的情感非常吸引人。”

因为这首诗这照片,留在我脑海里的他的形象,说不清是诗人还是侠客。

2011年,他的《流浪者之歌》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见到他,依然一身黑,黑的上衣,黑的裤子,黑的鞋,黑的大双肩背包,只是衣裤是那种洗过多次的旧黑,质地粗软,顺从地贴随着他的动作,并无通常黑衣人带来的炫酷。

他谦和温雅地笑着,轻言慢语。调子是低的,低得泰然,让人一时联想不到他特立独行的作品和他那些耀眼的成就。

他讲自己,讲《流浪者之歌》,有的故事我听过,有的没有。聊久了,就看见那个“旋转橡木”平和里的力量,只是岁月给他脸上画了皱纹,头上扑了白粉。

“小时候家里不许出门,一身规矩,所以最后我变成一个不规矩的人。我想跳舞,但台湾没有这个行业,报大学的时候,填了一百多个志愿。后来上了政大法律系,成为我们家唯一一个没有考上台湾最好的大学——台大的人。家里人到现在还指指点点,说从我开始,才坏了这个传统。”

18岁他遵从父母的意愿考上政大法律系,后来转学新闻。

1970年,23岁的他到了美国艾奥瓦大学,“仍旧念新闻,仍旧觉得无聊”,后来他又转到文学系,用英文写小说。

到了美国,他才发现,“世界如在眼前,地理课本的地名,原来是真的可以去的城市!”

那个时候,林怀民会在暑期去餐厅打工,端盘子,目的是拿着赚的一点钱到纽约去上舞蹈课和去欧洲“流浪”。在王晓蓝的记忆中,“他一边肩扛着很重的堆满了盘碗的大铝盘,敏捷快速地在餐厅中穿走,从不失去重心和信心,很戏剧性地扮演那个角色”。

“暑假我去打工,赚了钱就到玛莎·葛兰姆的学校上暑假的班。那是很专业的学校,是要当专业舞者的学校。刚开始我笨得疯掉,老是做错,后来两年上了一百多堂课。”他说。23岁开始跳舞,左脚右脚都还分不清楚。身体骨架子都已经成型的他花时间把固定的筋骨撕开重组,驱策身体去做它原做不到的事。

王晓蓝曾与他一同去上课,虽然课堂上手忙脚乱,但“他毫无惧感地将他的肢体延伸去拥抱最大的空间;他用集中的精力去达到葛兰姆技巧所要求的爆发力;当他做错的时候,他既不停顿也不放弃”。那一刻,王晓蓝看到他对舞蹈的真心投入,无畏的精神、干劲、坚决和意志力。

1973年,这个叫林怀民的男人在台湾创立了云门舞集。

怎么走上这条路?

“5岁那年看《红菱艳》中了邪开始跳起来?15岁在台中体育馆看荷西·李蒙把手伸得高高演出《奥塞罗》,发愤要当个舞者?23岁在葛兰姆学校流汗挨骂,才决心做出一番事业给那个日本老师看?不错,台湾应该有个舞团。你希望促成这件事。就这样,在初回国的高热状况下,‘一失足成千古恨’地步上云门之路……”

父亲告诉他,舞蹈是全部的艺术里最了不起的,因为舞蹈用的是身体。但他又说,舞蹈可能是一个乞丐的行业。长辈告诉他,你在台湾做这个事,根本是在水泥地上种花一样。

于是努力,在水泥地上种花,努力让云门人不做乞丐。

一定是辛苦的,不会像有些人表白的,因为艺术,一切的苦痛都是幸福。

苦的就是苦的,痛也是真的痛。

编不出新舞、不想编、找不到钱……

脖子痛、肩膀痛,不停受伤,脚踝骨骨折、小腿肌肉撕裂、大腿筋扭伤……

喝闷酒,哭嚎啕,要逃离舞台,想解散云门。

1988年,他将云门停掉。因为眼里是越来越拜金的城市,越来越稀少的文化,他失去了再努力的力气。暂停云门的三年里,背起行囊,他独自流浪。

P44-46

序言

《我们·逆行》卷首语 逆行

每次乘坐廉价的红眼航班,在深夜经过城市的上空,我都会俯身久久地凝望那一片又一片如尘沙般的灯火,极力想象在每一只未眠的灯盏之下,有着怎样一番人生。那样的距离,使得我的想象徒劳无果,又使得我关于人生状态的想象更为无穷—每一个他人,都是我尚未遭逢的可能性,一念之差,我便可以不再是我,我会是谁呢?

如果从各自的群体与主义中赤身走出,仅仅只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相逢,也就没有了谁是主流、谁是非主流之分;没有了谁是权威,谁是跟从;没有了谁是顺行,谁是逆走;没有了谁是左,谁是右。一个生命个体与另一个生命个体之间,有差异,也有着无差别的平等性。我总是希望我能如此看待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而不是把他们定义、分类、存档,然后用我狭隘的心建立起一个个的参照系,好去评价他人,也被他人评价。我总希望提醒自己:永恒的差异,带来永恒的寂寞—谁也没有被谁深刻认同过;但是接纳差异的存在,带来的却是深沉的定力—如是自己,谁也不必依附谁或者打倒谁。是的,其心湛然,唯是寂定。

在平等之中,在寂定之中,存在的便不再是你我了,而是我们。

《我们》的创办,就是基于对平等的信仰。

我们对生命所展现出来的各个面向,平等观之。这一期的书中有明星的光耀,也有和尚的清寂;有流浪歌手的随性,也有手作者的坚毅;有深山的寡居,也有异国的风趣。哪一种状态启发了我们内在的共鸣?又是哪一种见解触发了我们隐藏的恐惧?哪一段文字给予了你关于美的愉悦?又有哪一段诉说晦涩难明?当我们阅读故事,我们也在阅读自己,不带批判地与自己重新结识。

我们也对各种价值取向的探索之路,平等审视。这一期的话题是《逆行》,但我们却没有预设“顺行”的标准,每一位作者都在各自探寻心中的定义。同时我们不把“逆行”当成一个概念去推崇,每一个述说者都是践行者,写下的只是他们的真实语。我们甚至并不认为逆行一定就高明,作者勇敢坦承着逆行时的苦与伤,代价与教训。我们更不清楚哪里才是逆行的目的地,我们不是智慧的老人,我们只是愿意上路的孩子,只有两件行李:一份好奇,一份勇气。

愿作众生的不请之友,哪怕一生只能说出一句:这里还有我们。

谈笑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