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的潜能是寻求新时代下了解孩子、关爱孩子的新途径。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对外界做出反应,去学习,并集中注意力,甚至需要让他们独处。在《发现孩子的潜能》这本0~3岁早期教育经典中,蒙台梭利博士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她在本书中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感官训练,如何开发孩子在阅读、书写、语言等方面的潜质,如何通过音乐、美术等方式影响儿童,以及如何让孩子获得自由等。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言:“即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的孩子进行教育,我们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未来的生活!”
《发现孩子的潜能》内容介绍:蒙台梭利在总结了卢梭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发现孩子的潜能》的作者是玛丽亚·蒙台梭利。
第一章 挖掘孩子潜能的科学教育法
第二章 方法(论)溯源
第三章 “儿童之家”使用的教育方法
第四章 儿童应该回归大自然
第五章 运动教育
第六章 感官训练工具
第七章 用感官训练工具训练儿童
第八章 感官训练概论
第九章 教师授课的原则
第十章 教师需要掌握的授课技巧
第十一章 对偏见的研究
第十二章 增强儿童的感官能力
第十三章 教儿童学习书面语言
第十四章 对书写机能的分析
第十五章 教儿童如何阅读
第十六章 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第十七章 数数:算术入门
第十八章 绘画与表现艺术
第十九章 音乐入门
第二十章 “儿童之家”的纪律
第二十一章 结论与印象
第二十二章 胜利的战车
附录 1 工具呈现的等级与顺序
附录 2 1907 年在第二所“儿童之家”成立典礼上的就职演说
这些学科继续各自发展,而教育学仍停留在旧的哲学体系中——它萌生于此,却无人过问,听之任之。
当代教育学对科学的关注不及对人类和文明的关注。而人类及其文明只有一个“祖国”,那便是全世界。在如此崇高的事业中,所有曾经做出贡献的人,哪怕是那些努力尝试却未获成功的人,也应当获得整个社会的尊重。
我们这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人也是如此。我们仿佛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部位,或是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同一个人。我们相信:那些追随我们的人必将达成目标,因为他们前面的人信念坚定、努力、不懈奋斗。我们同样也相信:通过枯燥地搬运坚硬的“实验研究之石”,我们可以在学校的颓垣断壁上进行重建。
我们对唯物论和机械论报以过高期待。正因为如此,我们便错误地踏上了一条羊肠小道。唯有走出其间,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后世的方法。
让教师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我们尽可能细致入微地给他们讲解了人体测量学和心理测验,也不过是制造了功用可疑的机器而已。单靠给教师示范如何做实验,当然无法培养出新教师。然而,更过分的是,我们把教师们留在了实验科学的门槛边,却不允许他们进入更宝贵、最深奥的领域——那里才是真正培养科学家的所在。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科学家呢?
科学家不是只会在物理实验室里操作仪器的人,也不是仅能掌控各种化学反应的人,更不是只会制备标本放到显微镜前查验的人。助手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才是拥有十分熟练的实验技能的人。
这样的人我们才称之为“科学家”:他们将实验视作带领他们探寻生活的深刻真理、揭开事物神秘面纱的途径,并在追求过程中,他们内心滋生出对神秘大自然的爱意,激情四射以至于忘却了自我。科学家不是会运用不同工具的人,而是懂得大自然的人。这种崇高的热爱表现于外,便像修道士一般,虔诚到忘却了周围的世界,心里只有实验室,不修边幅。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忘我的状态。真正的科学家就是那些经年累月盯着显微镜以致失明的人;那些为了钻研病毒传播方式而故意感染肺结核或者霍乱的人;那些明知某些化学混合物可能会产生爆炸仍然去制造的人。
正是在他们面前,大自然揭开了自身的秘密,并用发现真理的荣耀来回馈他们的不懈努力。
科学家拥有的这种“忘我精神”,远远高于任何“操作技能”。当科学家的思想境界超越了操作技能时,他们才能登上该学科的顶峰。他们贡献给科学的,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新发现,还有新的哲学理念。
我个人以为,我们更应当注重培养教师的科学家精神,而不是操作技能,即我们的目标应当指向才智,而不是器材。
例如,过去认为教师的科学训练就是特定的操作技能交流,毫无把小学教师培养成理想的人类学者、专业的实验心理学家,或是婴幼儿卫生专家的意愿。只是把他们领向实验科学领域,教给他们如何操作各类工具。同样,现在必须激发教师的“科学观”,虽然他们的工作仅局限在学校这一独特领域。
我们必须唤醒教师心中对自然现象的兴趣,直到他们热爱上大自然,体验到实验后等候结果的那种焦急与渴望。
科学工具好比字母表,想要读懂大自然,就必须掌握它们。正如蕴含伟大思想的著作需要依靠字母拼成每一个单词一样,大自然也要通过实验技巧才会揭示出它无穷的秘密。
如果印刷足够清楚,任何人只要学过简单的拼读,就能机械地阅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所有字词。
只学会做实验的人,就好比只能拼读出识字书中词语的字面意义的人。如果我们把对教师的培训局限于技能的获得上,就好比是让他们停留在识字水平上。P4-5
在本书意大利文第三版问世之际,我感到有必要为其的再版之举“正名”——该书成书于我工作伊始,42年后再次出版,我倍感抱歉——纵使我的初衷从未改变,但随着工作的进展,我们从“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身上得出的结论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的最高期望,因而不得不在不彻底改变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更新本书。条件不允许我全部重写,那将需要用到一大批遍布全世界的与我们的研究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专著。尽管其中一些已经出版了,例如《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新世界的教育》厂、《潜能教育》、《心算》、《心理几何》等等,但还有许多书尚未出版。
在这一版中,我只想试图澄清某些问题,尤其是指明一个事实: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创立了新的教育方法,而且得出了结论。而这一结论已经隐藏在本书的书名——《发现孩子的潜能》当中。
在本书的前几章,我简要介绍了工作的最新进展,但读者需要谨记一点: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成书于我们工作的初始阶段,因而常常提及当时盛行的科学理论与实验,或是当时人所熟知的情境。世易时移,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的工作亦然;我们的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和巩固。我们坚信:人类的问题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法的,其中最紧迫的便是和平与团结问题。而这一问题只有在人们将注意力与精力转向儿童,在其人格形成阶段,激发他们的巨大潜能,才能得以实现。
玛利亚·蒙台梭利
1948年11月,写于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