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青编著的这本《天河》是一部回眸家族历史的作品,也是一部回眸开封城市历史的作品,还是一部回眸黄河历史的作品。全书共分三十三章,作者以其祖辈与父辈亲闻、亲睇、亲历的真实生活为背景,编织出了中原百姓与命运抗争并获得新生的画图,通篇展现作者对故土的挚爱、对家国的深情,道出黄河是历史的河、文化的河、更是作者心灵的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河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松青 |
出版社 | 黄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松青编著的这本《天河》是一部回眸家族历史的作品,也是一部回眸开封城市历史的作品,还是一部回眸黄河历史的作品。全书共分三十三章,作者以其祖辈与父辈亲闻、亲睇、亲历的真实生活为背景,编织出了中原百姓与命运抗争并获得新生的画图,通篇展现作者对故土的挚爱、对家国的深情,道出黄河是历史的河、文化的河、更是作者心灵的河。 内容推荐 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朋友压力最大,很难有时间坐下来轻松地读书。为让朋友们通过阅读有趣的小说放松身心,寓史于乐,寓史于获,李松青写了《天河》这本集家史、国史、党史、军史于一体的纪实性传奇小说。 《天河》这本书基本上是真人真事真故事,真实的时间地点真实的历史背景,是作者家几代人真实离奇的泣血家史。书中主要人物李金生和潘美玉是作者的父母亲,李恒德和李发旺是作者的祖父曾祖父,潘振海是作者的外祖父,张江村是作者的故乡。小说从1938年写到1955年,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三个历史阶段,从毛泽东、蒋介石和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到普通士兵、平凡百姓均有描述,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及决策过程有细致介绍,比如:日本为何要发动侵华战争?从哪几个方向攻入中国纵深?正面战场70余次“会战”为何一再溃败?蒋介石为何扒开黄河花园口致近90万百姓溺亡?中日两国打了7年仗为何都没有公开宣战?日本为何最终没能对中国进行战争赔偿?在美国一再请求下中国为何没能在战败的日本驻军?等等。书中对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刨根问底,溯本探源,读后会使您对多年的疑问恍然大悟。 习近平主席说,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本书要告诉大家的是,历史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读了此书后您会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每个家庭每个人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得是多么紧密,家与国是多么的血脉相连和相辅相成!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试读章节 小金生的家就在张江村。从他懂事的那天起,爷爷李发旺就给他讲了许多关于黄河的神秘故事,讲了很多关于天河的惊奇传说。小金生的爷爷李发旺,是张江村所在的河南省尉氏县出了名的“黄河迷”,是学富五车的晚清秀才,也是德高望重的乡村绅士。爷爷曾反复对小金生说,黄河之水是从天上下来的,她的源头远在白云之间。黄河俯瞰着大地,掌控着乾坤,主宰着两岸的亿万生灵。爷爷还说,黄河是一条神秘的天河,河水是天龙吐出来的神水,是给两岸人民送来的甘泉。更让小金生不可思议的是,爷爷说,黄河浩大无比,宽阔得一眼都望不到边儿,长得没有尽头。她的水是浊黄色的,水中含有巨量泥沙。她一路走,一路撒,走过万里长路,在神州大地营造出辽阔的平原和万亩良田,带来了丰盛的水源和茂密的水网,灌溉滋润了黄河两岸,造就了中国人的祖先,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小金生太想亲眼看一看朝思暮想的黄河了。张江村距黄河虽然只有几十里路,但爷爷就是不带他去,他为此整整期盼了八年。小金生是李氏家族中第三代独苗,独子长孙。按家乡风俗,小孩子年幼命软,命又被水克,只有等过了12岁本命年,命才能“硬”起来,才不被“河神”所惊吓。所以,爷爷坚持要等小金生过了“本命年”才带他看黄河。小金生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了年满13岁,等到了自己“命硬”体壮。 这天是1938年农历四月初一,爷爷李发旺终于发话了,要兑现带小金生去看黄河的诺言。 爷爷说,看黄河最好的位置是开封城北的柳园口。那里是黄河南岸的一个渡口,离开封城不到10里路,是黄河下游河段中最为险峻、风光最美的地方。 这天早晨,天还没亮,小金生就早早起了床,催促爷爷李发旺和父亲李恒德快点上路。早饭以后,爷孙三人拉着架子车就从张江村出发了。小金生坐在架子车上,一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停地催爷爷和父亲走得快一点,快一点赶到黄河边。不知不觉中,他们三人走过了离张江村15里路的尉氏县城,一直向北走到了水城朱仙镇。朱仙镇是豫东名镇,规模很大,位于尉氏和开封正中间,两边都是45里路。到了朱仙镇,天色已临近晌午。三人在此歇了歇脚,吃了点东西,又在小金生一再催促下上了路,直奔开封而去。从朱仙镇到开封的路是一条有几百年历史的古道,也是“官道”,路又宽又平,这天又刚好赶上顺风,一路走得很快,下午3点就到了开封城北门附近。从北门到黄河柳园口只剩下不到10里路了,爷孙三人在此分了手。父亲李恒德要去给开封城里的饭店送煤土,爷爷和小金生则从这里直奔柳园口。 小金生由于心情激动,使劲儿拽着爷爷向前走,步伐一再加快,不一会儿工夫就来到了开封城北的黄河柳园口大堤前。 柳园口的黄河大堤真是太高了。小金生觉得它简直像一座横立在眼前的小山脉,比尉氏县城最高的兴国寺塔还要高。最让小金生感到惊奇的是,已经到了黄河的岸边,但还是看不到黄河的一丝踪影,因为大堤上那高大茂密的树丛遮挡住了黄河。小金生已分明听到了头顶上黄河浪涛那惊天动地的隆隆轰鸣声,感受到了黄河巨大水流给岸边带来的氲氤空气和浸入肺腑的湿润。小金生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用力拽着爷爷的手,急不可耐地往黄河大堤上攀爬。他一边爬还一边喘着气对爷爷说: “爷爷,这黄河大堤实在是太高了,我可从来没有想到哇!” 爷爷苦笑着被他牵着手,跌跌撞撞地往黄河大堤上爬。从地面到大堤顶上只有一条陡峭的小道相通,道窄径曲,坑洼不平,两旁树枝漫路,稍不留神树刺就会挂住衣襟,划破手臂。小金生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儿地往上爬。爬了一会儿,他看到年迈的爷爷实在步履维艰,就索性甩开了爷爷的手,一个人冲在前面,双脚不停一直往上爬。最后,小金生终于爬到了黄河大堤上,喘着粗气站了下来。他急切地抬起头向前面望去,立刻被黄河那震撼人心的巨大气势惊呆了—— 眼前的一切全都变成了黄色的世界,黄天、黄地、黄水、黄雾,黄气朦胧,无边无际,水天一色。站在柳园口高高的大堤上往远处看,就像站在高山之巅俯瞰辽阔大地。小金生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那么得渺小,那么得孱弱,渺小孱弱得就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而眼前的黄河则无限宽广,无比辽阔。小金生惊讶中看到,黄河和自己梦中的情景一样,气势磅礴,惊天动地,激荡的河水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奔腾咆哮,翻滚流淌,一泻千里。小金生此刻才懂得什么叫惊涛骇浪,什么叫排山倒海,什么叫气吞山河。小金生万分激动地看到,在浊浪滔天的河水中,一排排大浪似万马奔腾,一阵阵惊涛似巨兽怒吼,一片片漩涡似蛟龙滚动。黄水、黄浪、黄漩涡,在翻腾中搅卷着厚重的泥沙嘶叫轰鸣,浪卷、水跳、沙扬,席卷起一股股浊浪狂飙,彰扬着黄河那桀骜不驯的惊人野性和摄人魂魄的粗犷暴躁,真是金涛震天,鬼泣神惊。 小金生再往黄河对岸那浩渺宽阔的远处眺望,只见河面上的雾障与浊黄的天空混为一色,天水一体,水流混沌,物景空蒙。他看不到河中的渡船帆影,看不到水中的渔民和岸边的纤夫,只是偶尔有鸥影掠过时,才能隐约听到几声似有非有的低鸣。小金生感叹:黄河是条“天河”果然名不虚传,在柳园口看黄河真的是世上奇观,人间仙境! 小金生心里充满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的无限敬畏和无比惊叹。 “黄河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河’吧?” P3-4 序言 历史比艺术更有力 空军少将 乔良 刚打开此书的时候我感到,从专业角度看,松青似乎不会写小说。虽说文无定法,但小说之所以谓之小说,终究还是有它自己的规矩的,否则它何以区别于诗歌、散文,区别于其他文学门类?这是我在翻开厚厚四大本的《天河》(打印稿)时,心头泛起的第一感觉。 但很快,松青就以他看似不合读者(包括我)传统阅读习惯的叙述方式,尤其是在这种叙述下缓缓呈现出来的毛茸茸的历史、活生生的人物和常常出人意料的真实细节,击碎了你原本打算读一部小说的念头。 这时你会发现,你必须放弃你的第一感觉,必须丢掉你想读一部小说的打算。你恍然觉得,自己是在听一位世纪老人朗读他的人生回忆录,或在翻看一摞旧报纸,在那些尘封发黄的文字间寻找曾经让人惊心动魄的新闻,抑或是在光线昏暗的放映室里,重看一部道道划痕像雨丝飞悬的16毫米纪录片…… 不,松青带给我们的,比回忆、比新闻、比纪录片所能带给我们的要多得多。它充满色彩,从黄河的浑黄,到饥民的面色,再到战死者凝固的黑血;它充满味道,从羊肉汤泡烧饼的香气,到黄泛区经久弥漫的尸臭,再到刺刀尖上令人颤抖的血腥;它充满形状,从天河蜿蜒九曲的河道,到被决堤洪水扭曲的铁轨,再到丧生者佝偻的身躯和一根根伸向苍天的径直手指…… 这一切拽着你,推着你,吸引着你,使你身不由己,下意识地跟随松青原本不像小说也不必像小说的讲述,向历史的暗河深处漂去。于是你从李发旺到李恒德到李金生,从潘美兰到潘美玉到张婉丹,从战时统帅蒋介石到战区长官卫立煌到新四军战将粟裕,了解到不同的人物命运,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所有这些又因那个波澜起伏又波诡云谲的时代而交叠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天河”交响曲,也构成了我们民族命运的交响曲。 这时的你,既被“蒋介石为何下令扒开黄河大堤”、“哪一支部队扒开的黄河花园口大堤”这些宏大问题所牵动,又被“中共地下党是怎样与国民党军统特务联手行刺日本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虎口拔牙的行刺最后成功了吗”这种离奇的故事所诱惑,亦被“李金生和潘美玉的婚礼为什么要在黄委会大食堂内举行”这类小人物的小际遇所吸引,使你只能跟着松青的指点,一章章地读下去,欲罢不能。 读罢掩卷,五味杂陈。这是一部什么书?我说不清。是家史?国史?民族史?或是那段历史亲历者们的心路史? 都是,又都不是。而此刻,我才意识到,如何定位它是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记录并再现了已经消失在我们身后大半个世纪的那个时代、那段历史。所有这些,使我们感动,使我们唏嘘,也使我们沉思。对一个涉足文学不久的人来说,第一部长篇小说能有如此效果,还不够吗?夫复何求! 写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初读这部作品时的第一感觉,不禁觉出了自己的好笑。当一部作品能打动你时,它合不合乎小说规范,还算个问题么?要知道,历史本来就有比艺术更加动人心魄的力量。 所以,我愿意向每个捧起这部书或尚未捧起这部书的读者,诚挚地推荐它——《天河》。 2013年9月1日凌晨于北京广渠门内隆安寺南 书评(媒体评论) 黄河横向流淌于北方的大野,纵向雕刻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天河》的作者,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诸多战役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其祖辈与父辈亲闻、亲睇、亲历的真实生活为纬,编织出了中原百姓与命运抗争并获得新生的画图。在《天河》中,黄河是历史的河,文化的河,更是作者心灵的河。 ——李存葆 这是一部回眸家族历史的作品,也是一部回眸开封城市历史的作品,还是一部回眸黄河历史的作品,愿读者从中读出对故土的挚爱、对家国的深情。 ——周大新 作者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记录并再现了已经消失在我们身后大半个世纪的那个时代,那段历史,使我们感动,使我们唏嘘,也使我们沉思。 ——乔良 《天河》里那长长的一串串珍珠似的“干货”,当是一部颇有份量、颇有特色的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素材啊! ——翟俊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