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杨红娟等人主编的《社会管理创新25题——社会学与社会管理》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围绕社会管理的理论结构、核心议题进行了解读。
该书在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提出了不少创新的具体建议和解决思路,以回应实际工作者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现实需求。其中,“构建民生导向的社会管理体系”、“流动人口管理新思维:从分隔走向整合”、“弱势保护:社会管理的一种取向和责任”等章节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是国内较早从理论角度阐述社会管理创新的书籍,不仅为学习和理解社会管理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代序 社会学视野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三个层面
第一题 社会管理的社会学:概念、体系与趋势
一 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管理
二 社会管理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三 社会管理的社会学展望
第二题 社会管理:理念、机制与方法
一 社会管理理念的转变
二 社会管理机制的构建
三 社会管理方法的创新
第三题 制度社会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一 什么是制度社会学
二 制度社会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第四题 从社会秩序的视角看待社会管理
一 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秩序
二 社会秩序对社会运行的影响
三 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题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一 “风险社会”的社会学解释
二 社会风险“症候群”及其产生的根源
三 社会管理创新:基于风险社会视角的几点思考
第六题 当代社会结构的特征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 当代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
二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
三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扩大包容性为基本途径
四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管理路径
五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面向基层,以新的社会群体为重点
第七题 新时期和谐社会关系构建与社会管理创新
一 社会关系的内涵及类型
二 当前社会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三 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与社会管理创新途径
第八题 乡村文化与社会管理
一 我国乡村社会文化的现实秩序
二 乡土文化是农民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
三 乡村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新思路
第九题 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信任与社会管理
一 社会信任的提出
二 社会学视野下的信任
三 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管理
四 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信任水平
第十题 遵循人的行为心理的唯物辩证规律与社会管理
一 恩格斯的论述与人的行为一心理逻辑模型
二 社会管理行为一心理逻辑模型
三 社会管理者的心理结构及其优化
四 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总是与社会管理者对人的行为心理规律的认识水平相适应
五 跨时代与跨国度的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比较
六 社会管理科学化决策及其效果的行为心理学评估
第十一题 网络舆情特征及其管理取向的创新
一 网络社会及其舆情
二 网络舆情的发生过程
三 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四 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 网络舆情管理取向的创新
第十二题 社会政策创新与社会管理效能
一 多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政策及其发展特征
二 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三 社会政策创新促进社会管理效能提高
第十三题 构建民生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
一 “民生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及其内涵
二 “民生导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四题 完善社会保障与社会管理创新
一 完善社会保障是社会管理的牢固基石
二 社会保障对社会管理的三大作用
三 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第十五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新探索
一 国内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
二 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及其重点
三 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
四 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选择和制度保障
第十六题 乡村社会管理:特点、问题及路径
一 乡村社会管理的特点
二 乡村社会管理的环境与条件
三 乡村社会管理的经验与问题
四 制度转型视角下的乡村社会管理
第十七题 农村社会管理转型中的社会组织建设
一 农村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转型
二 农村社会管理转型面临组织资源匮乏的困境
三 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四 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
第十八题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的互动关系
一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二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与排斥
三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变迁
四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的互动关系
第十九题 流动人口管理新思维:从分隔走向整合
一 流动人口及其管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二 重新认识新形势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三 实现从“管控”到“服务与管理”并重的转型
第二十题 社会管理新取向:社会工作及其介入模式
一 社会工作理念及其取向的变迁
二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的内在关联
三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的层面:个人、社区、政策
四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社会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第二十一题 社区建设的维度与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构建
一 社区建设的领导力量:社区党组织
二 社区建设的管理维度:社区自治
三 社区建设的服务维度:多元化社区服务
第二十二题 青少年社会化与社会管理
一 个体社会化概念与实现机理
二 社会转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
三 加强社会管理,优化青少年社会化环境
第二十三题 老龄化社会的后果及积极老龄化的途径
一 老龄化社会
二 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 建构积极老龄化社会的途径
第二十四题 弱势保护:社会管理的一种取向与责任
一 弱势群体的界定与构成
二 弱势保护理念的变迁及其意义
三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弱势群体保护与责任
四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弱势群体保护的取向与对策
第二十五题 西部地区社会管理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一 西部地区社会管理的现实问题
二 西部地区社会管理的特殊问题
三 西部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