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儿童能够尽早地接触中华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粹部分,“壹嘉伊方程”从众多儒家文化经典中取其精华,去其芜杂,又进一步摘选出接近生活和符合儿童心理认知水平的训诫,编写成孩子们能够理解并喜爱的成长故事,对幼儿采用一边讲故事,一边进行启发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近似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去体会、思索古训,进行道德、心态和行为的教育。
在“情景体验”法中,伴随着三个小伙伴的成长故事,孩子轻松、亲切而准确地理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古训。
希望广大的家长和儿童都喜欢这种写法,希望杨其铎等编著的《现代情境 童子读古训》能够帮助孩子对儒家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壹嘉伊方程”培训的孩子,即使是三岁的幼儿,都能够理解“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看似很艰深的古训。更可喜的是孩子们会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当中,极为令人欣慰,让我们感叹“儿童学古训原来可以这样做”。
杨其铎等编著的《现代情境 童子读古训》根据“壹嘉伊方程”的教材改写而成。《现代情境 童子读古训》以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为线索,将有关的古训贯穿其中,很接近生活,使孩子阅读时既感到十分有趣,又能够理解古训的深刻意义。
引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见贤思齐焉,尼不贤而内自省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贵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知老不惑,仁老不忧,勇老不惧。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言必信,行必果。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考之事,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知之考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考而从之,其不善考而改之。
学不可以已。
“上面有汉语拼音,可以读。哇!还有注解。应该是可以看懂的。”小猴子一边翻书一边说。
“可是我觉得挺难懂的。你看这页,‘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再看这页,‘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哇!我觉得好难哦。”
“我爸爸说,这是古时候的圣人写的。都是教我们怎么做人的。我爸还说,过些时候,还要考考我呢!”小象说,“爸爸说,不仅要会背,主要看做得怎么样。”
“那咱们就先研究这条吧。”小老鼠大声读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是什么呢?”小猴子抓着脑袋。
“看注解。”小象慢条斯理地说。“‘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就这一句,后面没有了。品德高尚指的是哪方面嘛!”小猴子不大满意地说,“我觉得写得太简单了。”
“我也不懂。古时候的人可真聪明哦,就这么十个字,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小老鼠接着发表议论说。
“咱们还是试着讨论讨论,如果真不行,就去问家长或问老师。”小象提议。
“也只有这样了。”大家说。
“‘坦荡’,指胸怀宽阔。”小老鼠念注解。
“那么,连起来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胸怀宽阔’。”小象说,“可是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呢?”
“咱们查字典吧!”小猴子提议。
小象拿来了字典,可是翻了一阵也还是没明白多少。小老鼠有些灰心了:“我觉得我真的很笨,我恐怕是学不会了。”
这时,小猴子忽然像来了灵感似的,把书合起来,一边抚摩着书皮,一边念念有词地:“圣人啊,圣人,你能不能出来教教我们?我们真的很想明白这本书里写的东西喔!”
突然,“嘶”的一声,好像从书里冲出一股气,紧跟着,一个穿着古代长袍,梳着发髻的老人出现在面前:“是哪位叫我啊?我已经两千多年没有现身了。哦,是几位小朋友啊!”老人白白的长发和胡须飘逸着,明亮的眼睛闪着睿智的光芒。
大家惊呆了,童话里面的情景就展现在眼前。他们直揉眼睛,还掐自己的胳膊,看是不是在梦中。
“我就是人们常说的圣人。你们叫我圣人老爷爷吧!”圣人老爷爷微笑着说,“你们也不必介绍自己了。”
“为什么呀?难道您知道我们的名字?”大家感到很奇怪,也很刺激。
“那自然啦!我是无所不知的。除了知道你们的名字外,你们的一切,我都了解。你们现在在想什么,我都知道。”
“喔,您真是神哪!圣人老爷爷。”
“也没什么。我活了两千多年,自然就和大家不同一些了。”圣人老爷爷很谦虚,真不愧是“大圣人”。
“我知道你们很想学懂‘四书五经’这些古时候的训诫,并且还想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孩子。对吗?”
大家只有点头的份,因为圣人老爷爷说得太对了,简直钻到了他们的心里。
“那您现在就教我们。好吗?”
“我觉得对你们讲古训,不太容易明白。因为你们没有学过古典文学,很多词语不懂,一下子也不可能学会。其实学习古训,主要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习如何做人。”圣人老爷爷捋着长胡子,笑着说,“我现在对你们讲的是现代的普通话,如果我用古时候的话对你们说,你们会听不懂。所以,不如在你们遇到具体问题时,我再告诉你们应该如何做,结合这件具体的事情,就学会了一条古训。你们说,这样做好不好?”
“太好了,太好了!”大家拍着手,高兴地说。小猴子因为兴奋过度,又蹦又跳地说话。
“您总跟着我们啊?那不把别人吓坏哦!”
“不,我在必要时才会出现。平时你们都看不见我,但我看得见你们。当我觉得需要教给你们什么古训时,就会现身。到时候,你们可不能害怕啊!”
“哪会害怕呢!您是谁都请不到的老师,我们好——有福气啊!”
圣人老爷爷准备隐身了,他刚说出:“我去也。”的“我去……”时,小象就说“不过,圣人爷爷,刚才我们正在讨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您能不能今天就把这条古训教给我们。”
“那好吧,我真是被你们认真学习的劲头感动了。”老爷爷想了想,“这样吧,我带你们回到几年前的时间空间里面去。你们可以看看自己当年是个什么样子。好,闭眼睛吧!”P002-004
儒家文化在推动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中进步意义不可磨灭,而且还将继续发扬光大。
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的著作,如《论语》、《孟子》等都是对中国影响极为深远的儒家经典,书中的格言警句更是人类思想、文明与智慧的瑰宝,历来备受人们推崇。
但是,在儿童的阅读和学习范畴中,“四书五经”等儒家文化占的比重很小。一是因为其内容艰深,二是因为内容距离现代儿童的生活较远,孩子们难于理解。
为了使儿童能够尽早地接触中华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粹部分,“壹嘉伊方程”从众多儒家文化经典中取其精华,去其芜杂,又进一步摘选出接近生活和符合儿童心理认知水平的训诫,编写成孩子们能够理解并喜爱的成长故事,对幼儿采用一边讲故事,一边进行启发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近似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去体会、思索古训,进行道德、心态和行为的教育。
这一尝试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壹嘉伊方程”培训的孩子,即使是三岁的幼儿,都能够理解“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看似很艰深的古训。更可喜的是孩子们会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当中,极为令人欣慰,让我们感叹“儿童学古训原来可以这样做”。
本书根据“壹嘉伊方程”的教材改写而成。全书以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为线索,将有关的古训贯穿其中,很接近生活,使孩子阅读时既感到十分有趣,又能够理解古训的深刻意义。
当然,对于有些古训所含的更深刻的意义,在孩子的理解力还不能达到的时候,我们也不宜把它讲得更深,还有待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咀嚼,不断深化。
希望广大的家长和儿童都喜欢这种写法,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孩子对儒家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杨其铎
2011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