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导语
第一章 大国之基
农业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第二章 农业的第一个春天
“耕者有其田”推动了新中国的建立
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互助合作
第三章 合作化初试受挫
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8年的“大跃进”
人民公社运动
自然灾害雪上加霜
惨痛的教训
第四章 农业的第二个春天
集体经济时期的“包产到户”
改革开放后的“包产到户”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
从“15年不变”到“长久不变”
乡镇企业的崛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贡献
第五章 面临的困惑
市场经济到底由谁说了算
为什么种粮越来越不划算
看得到水为何却流不进田
农业的综合效益如何提高
农村的生机到哪去了
第六章 他山之石
企业化运作的典范——美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者——日本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金融的典范——德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公众性的服务机构——法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政府惠农政策的有效执行者——印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第七章 农业的第三个春天
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我国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创新
第八章 发挥政府的帮扶作用
积极推进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完善农业土地制度
突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改善合作生产物质条件
成立农民权利组织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合作组织人才培养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案例5
案例6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