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杰——享誉世界的著名华裔作家、《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作者!
《无月之夜》是戴思杰最新力作!
从宋徽宗、溥仪到胡风,从东北平原、故宫到缅甸!
时空的迷宫中展开幽暗神奇的寻宝之路!
你找到了丢失的另一半宝卷,你可能找回另一半人生?
《无月之夜》带你进入一个魔幻的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月之夜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戴思杰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戴思杰——享誉世界的著名华裔作家、《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作者! 《无月之夜》是戴思杰最新力作! 从宋徽宗、溥仪到胡风,从东北平原、故宫到缅甸! 时空的迷宫中展开幽暗神奇的寻宝之路! 你找到了丢失的另一半宝卷,你可能找回另一半人生? 《无月之夜》带你进入一个魔幻的世界…… 内容推荐 《无月之夜》内容介绍:一位西方女学者无意中听到了溥仪曾收藏的一卷残经的故事。残经的上半段现藏于故宫,后半段下落不明。残经用神秘的语言写成,恰在最关键的结局部分戛然而止。残经遗失的后半段究竟是什么内容?女学者与北京人图姆舒克相爱。图姆舒克的父亲是一个法国学者,他从妻子的家族手里得到了残经的上半段,却因此入狱。狱中,他与胡风相遇,成为难友。图姆舒克的父亲在狱中无辜地被殴打而死。悲伤狂怒的图姆舒克隐身而去。女主人公也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她不能忘怀男友,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他。终于,在缅甸的一所寺庙里,女学者发现寺庙的主持竟然就是图姆舒克。女学者到北京为图姆舒克取身份证明。在故宫,她竟然看到了残经的后半段!偷听来的谈话令一切真相大白。 《无月之夜》的作者是戴思杰。 目录 第一部 中国 第二部 游荡 尾声 北京 试读章节 这家九层楼高的饭店是当年城里唯一的摩天大楼。饭店门口,笼罩着一种热烈的气氛。玻璃转门那里被一群吵吵闹闹的人占据着,他们有多少人,我可说不出来,五十人,一百人,兴许二百人。从南腔北调的口音听来,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五湖四海。一些家长拎着食品袋,而孩子们则背着一个小提琴盒子,尽管天气炎热,却都穿着西服上装,白衬衫扣子扣得严严实实,还佩戴着蝴蝶结或领带,可是看模样,他们中有的人才六七岁大。只要有一个孩子在他父亲或母亲的陪同下,露面于大厅中,马上就会引起一阵骚动;其他人急忙朝他们迎去,迫不及待地围住他们,向他们提出连珠炮式的问题,满脸疑惑地跟他们讨论……简直就像一大群挤在某个大使馆门前的忧心忡忡的难民。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算弄明白了,原来每个孩子都等待着一次面试,当着耶胡迪·梅纽因的面单独演奏。这位大师每年要来一趟中国,作一次艺术和慈善之旅,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开展一场小小的个人广告的运动:发现一两个少年音乐天才,一个新的中国的莫扎特。这对那些学小提琴的孩子,实在是一个天赐良机,他们可是做梦都想去美国,到那里大师亲自主持的一所音乐学校就读。 会议室在九层,但是电梯出了故障。徒步上楼对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因为,有一大帮小提琴手也麇集在楼梯中,有的坐着,有的躺着,各自占据着阶梯、走廊、窗框。我好不容易爬上了九层,已经累得疲惫不堪,好歹钻进了会议室。巧的是,隔壁正好就是那帮未来音乐家一展身手的试听室,房门紧闭着。 我应邀加入一个小组,组内有那位意大利裔美国导演的一个代表,有制片方的一个女助手,另一个男译员,外加十来个中国的著名历史学家。大家围坐在一张长方形桌子旁,桌上铺着白布,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瓶装的可口可乐、茶杯、烟灰缸、插有塑料花和绢花的花瓶。在这些物件的中央,摆着一个专业用录音机,块头很大,结结实实。墙上挂着一幅末代皇帝溥仪的黑白大照片,是1920年一个严冬日子里在紫禁城里拍的,但见他身穿西装,戴一副无框的圆玻璃片眼镜,表情呆滞,目光阴郁。 在场者互作自我介绍,彼此握手,我则用一种带有浓重法国腔的英语,把他们说的汉语犹犹豫豫地翻译过去,而另一位译员也比我轻松不了多少,把英语译成汉语;既定的会议流程全都得到严格遵守。我注意到,有一个六十来岁的中国人显得跟他的同胞特别不同,别人清一色地穿着短袖衬衣,而他却穿着传统的中式上装,那是一件藏青色缎子长褂,扣子都在一侧,长褂一直拖到脚面,在这样热的天气中,赋予了他一种略微有些荒诞却又不无感人的特点。只有他一个人以鞠躬来向与会的主宾致意,却又不露一丝谄媚,不时地,他会以一种极其缓慢的动作,抬起他那只优雅的手,抚拂一下白色的长髯。天花板上吊下来一个很大的电风扇,电扇的风吹得他那一把长髯微微飘动。时间似乎在他身上停止了流动,他独自一人就体现了整整一个时代,他自成另一个宇宙。当他念出自己的姓名时,我被那两个如此简单而又如此熟悉的汉字所震撼,他似乎唤醒了我记忆中的什么……我一面紧紧盯着他的脸,一面苦苦地寻找着,寻找着,但我什么都没想起来。我的记忆本来就藏在我的脑海深底,又因我第一次缺乏职业经验的怯场而变得更为模糊。当我翻译出他的中国同事给他起的外号——“紫禁城活字典”,导演的代表禁不住笑出声来,并恩赐似的答应雇佣这位“先生”演个普通群众,甚至还可能演个小角色什么的。其他中国人哈哈大笑起来,但他没有笑。这时候,我听到了一阵蚊子的嗡嗡声,只见一束束把室内照得东一块亮西一块暗的灯光中,有蚊子在电风扇吹出的人工之风中乱飞一气。一段小提琴奏出的旋律,从墙的另一边传过来,那是一段门德尔松的奏鸣曲或协奏曲,柔和,稍稍有些矫饰,充当了我们这次会议的背景音乐。 两三个小时过去后,我才有空把目光再一次转向那位穿传统长袍的男子。开会期间,他一直缄口无语,现在会已经开得差不多了,宾主们纷纷不耐烦地抬起胳膊看表,这时,他突然开口发言了,嗓音有些嘶哑,仿佛嗓子眼里堵了什么东西。 “诸位如若还能给几分钟时间,鄙人真的还想说几句,就澄清事实真相的问题,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就在这一秒钟里,在我翻译他讲话的同时,我想起了他的姓名带给我的提醒。他是……但就在这一刻,一只大蚊子停到了导演代表那亮光光的脑门上,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我瞧着它起飞,旋转,又返回,精确无误地落在了他的鼻子尖上,那里兴许不像脑门那样油亮。我刚刚读过中译本的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蚊子心旷神怡地鼓起了一个红宝石般的小肚子。”眼前的情景恰好如此。至于这位中国老人究竟是何许人,我那刚刚有些醒悟的意识突然之间又熄灭了。P4-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