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德国音乐教育的专著,作为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项目“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的课题之一,谢嘉幸等编著的《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概况(新版)》在当代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文献资料基础上,有意从比较音乐教育学的学术视角来展现德国音乐教育的面貌。因此,本书与其他同类专著略有不同,加重了对德国音乐教育基础的阐述。在第一章“德国音乐文化传统”中根据德国音乐教育专著的论述习惯,强调了古希腊音乐文化思想与德国音乐教育发展脉络的渊源关系;在第二章“德国学校教育”中较详细地阐述了历史上德国学校教育改革及其教育思潮对音乐教育的影响,以此为中德音乐教育比较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背景。
概论
第一部分 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第一章 德国音乐文化传统
第一节 古希腊时代的音乐文化思想
一、毕达哥拉斯
二、柏拉图
三、亚里士多德
第二节 中世纪的德国音乐文化
一、宗教音乐生活
二、世俗音乐文化
三、音乐活动诸因素的分离
第三节 文艺复兴与德国古典音乐的起源
一、宗教改革
二、职业音乐家
第四节 启蒙运动中德国古典音乐文化与浪漫主义的合流
一、音乐在个性精神发展中的作用
二、个性创造力对音乐文化发展的推动
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
第五节 20世纪的德国现代主义音乐
第二章 德国学校教育
第一节 德国学校教育的三次重要改革
一、洪堡改革
一、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改革教育学运动
三、德国当代学校教育改革
第二节 德国学校教育中支持艺术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普通教育的主导地位
一、强调“体验”与“陶冶”的全面发展教育观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艺术教育观
四、教育思想中的文化意识
附录
一、德国学制的历史演变
一、德国普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历史演变
第二部分 德国学校音乐教育
第三章 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早期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第二节 启蒙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
一、新的音乐教育观念
一、民歌运动
第三节 魏玛共和国时期
一、第一次学校音乐教育改革
一、青年音乐运动
三、第二次学校音乐教育改革
第四节 第三帝国时期
第五节 战后
一、第三次学校音乐教育改革
二、第四次学校音乐教育改革
第四章 现行的德国学校教育体制
一、联邦教育体制
二、教育行政管理
三、有关教育的协调机构
四、各级教育机构
第五章 当代德国音乐教育主要理念及其实践
第一节 音乐教育理念
第二节 音乐教育理念对音乐课程的指导
一、对歌唱教学的重新认定
二、以音乐艺术为中心的音乐课程
三、以多种方式与音乐打交道
四、多元审美教育及跨学科音乐教学
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第三节 音乐教学理念在教材中的体现
第六章 师资培训
第一节 音乐师资培养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节 德国音乐师范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
一、概述
二、入学考试
三、课程设置
四、毕业考试(一级国家考试)
五、二级国家考试
六、在职音乐师资进修
第七章 校园音乐生活
第一节 广泛开展的课外活动
第二节 “学校音乐周”与“学校艺术节”
附录
一、黑森州小学音乐教学大纲(黑森州文化部1987年颁布)
二、巴伐利亚州小学音乐教学计划(1981)
三、西柏林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四、石荷州“实科中学”(理科)音乐教学大纲
五、石荷州“主要学校”音乐教学大纲(由州文化部教学大纲委员会制订)
六、音乐教育系学习规章
第三部分 当代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动向
第八章 当代音乐教育思潮与音乐教育观念的争论
第一节 新思潮与音乐学习领域的拓宽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相关的教学实践领域
一、记谱与识谱教学
二、音乐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
第三节 现代主义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引进v
第四节 美国音乐文化对德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第九章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第一节 音乐教育学理论
一、概念
二、音乐教育学与音乐
第二节 音乐教育心理学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一、音乐教育心理研究
二、器乐演奏作为重要的音乐活动
三、音乐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当代德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研究方向
一、音乐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附:1969—1981年音乐教育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四、研究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五、历史角度的研究
六、多种学科相关的研究
七、音乐教育实践的研究
八、比较研究、跨州研究及区域性研究
九、工作领域的研究
十、从教师、学生、家长及领导部门角度的研究
十一、研究成果的运用
十二、研究工作的前提及条件
十三、研究工作的要求
十四、阻碍研究工作的消极因素
十五、科学的危机和理论工作的疲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