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和陈浩明吵了一架,原因说来可笑,仅仅只是因为吃饭。他坚持要到隔壁新开的东北家常菜去吃猪肉炖粉条,我则认为还是楼下湘菜馆的湖南妹子长得耐看,白嫩嫩,水灵灵,细乳童颜,俊眉俏眼,一看就能多吃两大碗。陈浩明也不知道早餐吃的什么炸药,气鼓鼓地大声叫唤:你那是混蛋逻辑,中午吃个工作餐而已,你以为你逛窑子啊,到底是吃人还是吃饭?当时还在办公室,此言一出,引得一帮爱管闲事的浪男荡女都闻声涌来,探头探脑作围观状,我平生不喜被玩,最恨被人参观,看到这样也火了,冲陈浩明喊了声:妈的,吃个饭这么磨叽,自己吃自己的……话未说完,裤兜里铃声大作,手机震动得心惊肉跳,十分冲动,我接起电话来说了一声“喂,哪位”,电话那边热情洋溢地说:你好,请问是李震东吗?
我说,你好,是我,请问您哪位?电话那头嘿嘿笑了一声,声音突然切换成了我的老家话,说:震东啊,我是王大伟啊!我现在在火车上,再过几个小时我就要到北京了!
我一愣,马上反应过来,立刻装出兴高采烈喜不自胜的犯贱语气说:哎呀,真想不到是你啊!老同学,咱这有好几年没联系了吧?什么风把您给吹北京来了?这提前也不打个招呼,哥们也好准备准备……
王大伟又哈哈笑了一声说,几年没见了,兄弟想你了啊,这次到北京主要是看看你,顺便玩玩,然后坐火车去广州!又说:准备什么呀,又不是外人,我告诉你,咱老同学了你千万千万不要客气,其他啥都不用你管,你给我们把吃住的问题解决了就行……好了,就这样啊,手机快没电了,晚上七点三十分,记得来北京西站接我们啊,好,就这样,挂了!
挂掉电话,我愤愤不已,心想妈的,什么他妈到北京主要是看看我,明明是要去广州借道北京,知道我在这里,便来敲我竹杠打我秋风,要是真的来看我,那还去广州干吗啊?还说啥都不用我管,吃和住都给你解决了,啥都管完了你还要我管什么?回想起王大伟这厮口口声声说“我们”,显然并非他一个人,估计是带了女朋友,这么多年没联系了,不知道还是不是张艳那货……也不知道他们住几天,北京食宿这么贵,想想真是倒霉,刚发工资,又要破费一大笔。
王大伟是我高中同学,同学那会儿其实关系并不算好,不过也不算坏,也就是一个教室上过课,一个宿舍睡过觉,每天早起互道早,曾经一起做过操,很普通很平淡那种,他是一个酸不拉唧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台球只泡妞,另外对古代文学有偏好,什么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小窗幽记呻吟语,背了不知多少,不过也没看他写出来过自己的几首诗,遇到作文满篇孑L子日孟子日,引经据典,僵尸一片,全部是拾人牙慧,毫无自己思想。我和王大伟比邻而居,教室坐的地方和寝室睡的地方,直径距离都不远,说起来他也勉强算得是我“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但是王大伟和我秉性相差太大,他好静,我好动,他是乖孩子,我是捣蛋鬼,他一有时间就捧着书读,我每天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在运动场里踢足球、打篮球,读过的课外书还没他抄过的菜根谭多,性格不同,兴趣不同,走得不近也就情有可原。
不过王大伟虽然在一群活蹦乱跳的男生堆里男人缘不是很好,但是女人缘却好得令人嫉妒,此人长得五短身材,满脸横肉,但是不知为何,女孩子都喜欢和他玩,也许是他爱吃零食的小嗜好使她们感觉像找到了同类,更重要的是有零食可吃,有便宜可占,所以乐得在一起。王大伟那时候就搞了个女朋友,此女名叫张艳,是我们学校当年有名的豪放女,传言她曾经和一帮男生一起喝酒,看着男的一个个倒下,她却越喝越有精神,最后众人皆醉她独醒,一个人竟把一帮男的硬是全弄回了学校,此中细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千沟万壑,不提也罢。 王大伟和张艳在一起以后,发生过一些笑话,最著名的是“买鞋记”。大概情节是说,王大伟和张艳一起去买鞋子,大伟兄看上了一双耐克,但是一问价格,明显超出了普通学生的消费水平,无可奈何地转身欲走,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值此关键时刻,说时迟那时快,一营业员见王大伟如此这般,竞用起了迂回战术,未经证实便擅自向张艳狂献殷勤,先是夸了她半天年轻漂亮,什么前面一看是西施,后面一看赛貂蝉,夸得张艳心花怒放,正高兴时营业员突然来一句:“您看您孩子这么喜欢这鞋,您就给孩子买上一双吧!”……我听到的版本至此戛然而止,后来发生了什么就不太清楚了,但是这个典故生动地告诉我们:王大伟一米五几的个子和胖乎乎的娃娃脸,与他女朋友张艳那将近一米七零的个子和熟得很透的身材以及比较沧桑的肤色相形之下,的确是有点不配。
高中的后两年里,这俩人感情时好时坏,时断时续,吵吵嚷嚷,打打闹闹,但无论如何,直到高考结束吃散伙饭时,他们依然是众所周知的一对儿。高中毕业以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吃了一次散伙饭,席间照例很多人喝醉,都说毕业后还要像从前一样保持联系,但从此以后,很多人再也没有见过面,时隔多年,有的“手机丢掉”,有的“QQ被盗”,各活各的,渐行渐远,除了少数关系极好的人,绝大多数最后联系都断了。P002-004
在经历了不一般的生活砺练之后,作者的文字显得艰涩、厚重并充满了讽刺。我们不必强求他感叹沧桑,更不必阻止他旧事重提,我们看到了端木刑天冷峻的文字背后有一颗正直不羁的心,他不是一位普通的80后。
——张怀旧
数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成就了这本集子,朴实的文字中带着淡淡的沧桑和漂泊感,仿佛打烊前的酒吧里传出的低沉嘶哑的歌声……青春将逝,梦想还远,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些文字中读到自己的情怀,即使只是曾经拥有。
——韩龙
时而感觉像桀骜不驯的青年男子,时而又感觉像多情妖娆的漂亮女人,字里行间依稀能看到李承鹏犀利的眼神,还有慕容雪村落寞的微笑,这就是端木刑天的文字。
——万小刀
照例,这本书的出版要感谢许多人。
首先,感谢国家。你懂的。
其次,感谢我的老师、作家韩静慧的精彩序言,感谢著名作家慕容雪村老师的仗义推荐,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崔卓力老师的任劳任怨,如果不是你们,这本书不会这么快就出版。今后可能我会出很多书,但即使出到第一万本,我依然会记得第一本书是你们鞭策的结果。
再次,感谢新浪博客编辑卫玮和陈丽、滕爱华,因为你们的支持,让我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找到了更多自信,结识了更多朋友。感谢凤凰博报编辑韩阳,您的大力推荐,使我的一篇博文创下了单篇点击200多万的纪录,从此被更多网友所熟知。感谢北京晚报编辑李峥嵘,您给我的梦想所吹的“小风”,让我在写作的黑夜有了挑灯继续的动力。
感谢朱方清、张怀旧、万小刀、杨不坏、王文裕、冷得像风、丑鱼尼莫、朱殊、韩龙、孙鹏、田瑾、宋客等许多朋友对我文章的肯定,此生能和你们一起对酒当歌谈笑古今,是我的福分。
感谢新浪杂谈和天涯杂谈那些不知道真实姓名的版主与网友,你们的批评让我更加努力,你们的喜爱让我颇受鼓励。
感谢我的房东史文彬先生,这本书里的大多数文章是在您租给我的老房子里完成的。
感谢我的父母,首先,你们选择生下了我,其次,你们选择支持我的选择。否则,现在的我将会因为2006年高考之后的另一个选择,毕业于一所默默无闻的专科院校,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里,默默无闻地混日子。
感谢梅子女士,首先,一直以来你都是我的第一个读者和最后一个校对,其次,感谢你陪我走过那些风雨兼程的日子。我还记得2003年和你初识时,你还很青涩,如今,弹指七八年匆匆过去,此刻我只想对你说:到现在还能每天看着你的笑,我很幸福。
最后,感谢读者的错爱。我能走多远,在于与谁同行;我能走更远,在于有你们同行。感谢有你,我会给力。事实上回报你们我只能用作品说话,所以,就这样吧。
端木刑天
2011年6月29日于北京
真的人生真的性情
答应给端木的书写序,不是因为早就知道他的文章在网上点击率超过千万次,也不是因为端木刑天的这个名字早就被众多网民所熟悉,而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是我这么多年以来最看重,也是从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认定他肯定会在文学上有一番作为的唯一一个学生。
在那个开学初,我受命为全院的辅导员整理新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的讲义样本。一个腼腆的男生走了进来,他是学院派来帮我工作的新生。
那以后,他就默默地帮我整理讲义。他对文字的敏感,他对工作的认真和严谨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诚实厚道,他的勤劳和朴实也着实感动着我。
所以,书稿送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就承诺一定好好看看。
原以为,他的文章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命经历、生命体验,他的一思一念,和我们这一代都会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令我很惊讶的是,他的每一句话、每一段哲思、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着我、吸引着我。
在《一混五六年》里,当看到震东辞职离开北京的时候,我的眼泪再也无法控制,一群年轻人的命运就这样五彩缤纷又忧伤无比地铺展在我的面前。
“我们来过,灿烂过,痛快过,痛恨过,受伤过,背叛过,得到过,失去过,离开过……过去了的,无一例外;没过去的,正在离开。,’
在这本书里,乍一看目录是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但深看下去,你会看到一双睿智而忧伤的眼睛,你会看到一种既关切又超脱的人生立场,它描述出来的一个个生命体验历程,构成了一种坚实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品质,如果我们要概括它就是以下这些:真的人生,真的性情,真的文字,真的生命过程。
唯有真才有感动。
这就是这本书所给予我们的内在的精神,和它表面的纷繁正好形成了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价值。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的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在这个纷乱的繁华的城市里度过的,那么请好好读读它吧。它集中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自己对世界的成熟认识。
韩静慧
2011年6月30日于北京大学勺园
这本《一混五六年》是知名网络写手端木刑天的随笔、杂文、中短篇小说合集,这些作品机智幽默,才华横溢,既宵针砭时弊的书生意气,又有男欢女爱的回肠荡气,既有痛快淋漓的求学际遇,又有痛入骨髓的职场反思,多角度、立体式地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的生存现状和人生态度。
《一混五六年》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我爱这玉体横陈的夏天,我爱这变幻不息的世界,我爱这红尘滚滚的人间,我爱这和你走过的岁月。
世界老了,可是我们还很年轻。
这本《一混五六年》是端木刑天的首部作品集。端木刑天的文字,有烟火气,有风尘味;对乡村的记忆和城市的眷恋,成就了他笔下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