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年不花钱(我的无货币主义生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马克·博伊尔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花钱运动”倡导者真情实录;国内外数百家媒体争相报道;一年不花钱,你行吗?

最具传奇色彩的“不花钱”经历;最搞笑的野外生活经验;最幽默的语言表达;最简单的幸福生活方式。

想象一下一整年没有金钱的生活。朋友和家人是什么反应?你吃什么?你穿什么?你住在哪儿?你怎样出行?你怎样跟朋友们保持联系?你怎样洗漱?翻阅《一年不花钱(我的无货币主义生活)》,看马克·博伊尔怎样不花钱度过快乐幸福的一年!

内容推荐

想象一下一整年没有金钱的生活。

朋友和家人是什么反映?你吃什么?你穿什么?你怎样洗漱?你住在哪儿?你怎样出行?你怎样跟朋友们保持联系?

2008年11月29日,这天是“国际无消费日”,爱尔兰的马克·博伊尔带着这些疑问开始了他的计划——一年不花钱。

在《一年不花钱(我的无货币主义生活)》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里,马克·博伊尔遵从自己制定的规则,让生活回到了最基本的层面,不花钱就为这些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还在此过程中探究了拥有金钱生活的困扰。他认为不花钱的生活是“真正的解放”,尽管的确存在许多挑战,但也告别了银行存款、账单、交通堵塞以及过去经常困扰自己的工作压力。

《一年不花钱(我的无货币主义生活)》将会启发你去好好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目录

鸣谢

序言

第一章 不花钱?why?

第二章 专属我的游戏规则

第三章 我并没有赤裸裸地开始

第四章 有一天,当大家都不花钱……

第五章 盛大的开幕仪式

第六章 来吧,看看我的创意生活

第七章 不花钱的冒险之旅

第八章 没有礼物的圣诞节

第九章 遭遇青黄不接

第十章 脚步里的春天

第十一章 讨厌的来客和远方的朋友

第十二章 乐不思蜀的季节

第十三章 沉下来,静下去

第十四章 结局OR开始?

第十五章 最后的启示

后记

试读章节

钱就像爱一样,我们毕生都在追求它,却很少有人明白它到底是什么。从很多方面来说,它的出现只是源于一个奇思妙想。

很久以前,在货币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是用易货贸易的方式做生意。在交易日的时候,人们带着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来到市场上。面包师带着他们的面包,陶工带着他们的陶器,酿酒师拖着几罐子啤酒,木匠带着他的木质汤匙和椅子。他们需要什么物品,就同谁交换。这种方式很好地把人们召集到了一起,但是这样做的效率并不高。

如果面包师需要啤酒的话,他会去找酿酒师,一阵寒暄之后,面包师会用他的面包换回美味的啤酒。很多时候,这种方式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交易双方也都能高兴地完成交易。

但是——问题出现了,有时候酿酒师不想要面包,或者认为她的邻居所提供的货物不足以交换她的啤酒,但是面包师没有其他的货物可以跟她交换。这种问题叫做“双重的巧合需要”:交易中的每个人恰好都有另·个人想要的东西。可能酿酒师发现她的丈夫对面筋过敏,而面包师的面包曾经使她丈夫患了急性肠炎。或者比起面包来,酿酒师更想从木匠那里得到一个新的木汤匙,或者更想从农妇那里得到新收获的粮食。对可怜的酿酒师来说,这些问题令她很是困扰。

一天,一个戴着精致的高帽子,穿着考究西装的人走进了小镇。人们以前从未见过他,他自我介绍说他是银行先生。他微笑地看着大家匆忙混乱地为一周所需的物品作准备。当他看到农妇正在徒劳地试图用自己的蔬菜换取一些苹果时,他把农妇拉到了一边,让农妇在晚上把所有人都召集到小镇礼堂里,他要告诉人们一种可以让生活更方便的方法。

这天晚上,整个小镇的人都兴奋地涌了过来。他们都很好奇,想知道这个戴着高帽子,穿着漂亮西装,很有魅力的陌生人想要说什么。银行先生拿出了10万个贝壳,每个贝壳上都刻着他的签名,他给了镇上的1000个居民每人100个。

他告诉人们,他们可以用这些贝壳去交换自己需要的货物,不用再四处搬动沉重的啤酒桶、面包、罐子和椅子了。现在每个人要做的就是决定自己的货物值多少个贝壳,然后拿着贝壳出去做交易。“这是很合理的,”人们说,“我们的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银行先生说一年以后他会回来,等他再次回来的时候他希望每个人能还给他110个贝壳。他说,他的方法给人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出来的10个贝壳就作为对他所作贡献的回报了。

“听起来很公平,可是多出来的10个贝壳从何而来呢?”当银行先生走下台阶的时候,聪明的厨娘提出了这个问题。她知道村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多出来10个贝壳。“不用担心,最终你会明白的。”银行先生一边说一边走向了另一个镇子。

这个小故事作为一个简单的比喻,给我们解释了货币的由来。货币演变到今天已经远远不同于最初这个简单的开始。现在的金融体系已经变得太过复杂以至于很难解释了。货币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装在口袋里的纸币和硬币,我们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也仅仅是个开端,还有期货交易和各种衍生物,政府、法人组织和地方政府债券、央行储备,还有著名的抵押贷款——正是它在2008年的信用危机中导致了世界范围内金融体系的大崩盘。还有很多票据、指数和证券交易,甚至连世界金融专家都不能完全明白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现在不再是货币为我们服务,而是我们为货币服务。货币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以牺牲其他一切为代价来崇拜和敬奉这种没有内在价值的物品。还有,我们对金钱所有的看法都是建立在一个以提倡不平等,破坏环境和对人性失敬的体系之上的。  金钱带来了什么?

截至2007年,我已经以各种方式参与商业活动10年之久。我先在爱尔兰学习了4年商务和经济学,接下来6年在英国经营一家有机食品公司。我是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读了一本关于圣雄甘地的书后。进入有机食品行业的。我原来的计划是进入商业机构尽快赚到尽可能多的钱,但是甘地的生活方式使我想要尝试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上。

P2-4

序言

2008年11月28日,国际无消费日前夕。

倒计时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好处,11月28日是我最后一天使用金钱了,这一天的6:05对我而言,意味着商店要关闭达一年之久。这可是一段很长的日子。我计划开始一段没有金钱的日子。

媒体对我的计划表示怀疑,所以,本来我应该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实验作最终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应该抓紧时间喝一品脱浓啤酒,但是现在我却不得不接受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采访,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回答同样的问题,这使我感到有点厌倦。

做完BBC的最后一个采访,我骑着自行车抄小路回家,当经过布里斯托尔一个尤爱嗜酒、遍布霓虹灯和碎玻璃的街道时,我感到自行车后胎震颤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车胎被扎破了而已,这是未来12个月的每一天,我都要面对的挑战中一个象征性的例子。

维修设备都被我愚蠢地放在了大篷车里,而这里离我的大篷车还有18英里远,不过我可以去我女朋友克莱尔的家里修好车胎。我唯一担心的是,我得拖着坏掉的自行车走3英里多的路,更糟糕的是自行车的后座上还驮着两个沉重的篓子。5分钟以前商店已经关门了,我不能再去买新轮胎,所以除了修理好现在的这个以外,别无他计。

在去那里的路上,路过我的伙伴福格斯·德雷南的家,他被我吓了一跳。福格斯是著名的野外觅食家,不幸的是,他并不是修理自行车的好手。不过他总是充满了热情,而这正是我需要的。时间的紧迫和对未来一年的担忧都为我敲响了警钟。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到达了克莱尔家,当我笨拙地开始卸下自行车的后轮时,他正在给我讲怎样用蘑菇造出纸和墨水。本来就很疲惫,但他说的话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导致卸车轮的难度增加了不少。

我想在我选择走出去或者把毒蘑菇塞进福格斯的喉咙里之前,应该先吃点东西。正当此时,房间里响起了巨大的一声“砰”的声音,好像有个很重的东西在房间里弹开了。我没能把车轮卸下来,却把自行车的变速器卸下来了。

这实在不是个好消息。除了我的身体外,这辆自行车是我社会实验中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它不仅仅是重要,简直是必不可少。从我住的地方到可以获得食物和木材的地方距离是36英里,到我大部分朋友家的距离是18英里;如果没有自行车都步行的话,去参加聚会就变成了完全不可能的事,而我在未来一年中去搜寻必不可少的琐碎东西的想法也就成了泡影。

我对自行车有一点了解,但是像变速器这么复杂的东西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以前依赖金钱生活的时候,如果自行车出了问题,我会去修理店买些新零件,让修理工帮我修好。但是现在我不能这么做了。我曾经花了一天的时间给记者们解释,我是如何用6个月的时间做好了不使用金钱度过一年的准备。

4个小时以前,这种生活刚刚正式开始,处于我的生活中心地位的自行车就坏掉了,我身心俱疲地躺在它的旁边。明天我还要给150个人准备一顿有三道菜的免费大餐,这顿大餐的所有材料都要从野外和城市中搜集而来,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动手为此作准备,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我并不是在为自行车担忧,这只是我在以后一年中会遇到的成千上万困难中微不足道的一件。我真正担心的是,过去无论何时何地出现的难题我都可以用金钱摆平,而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处于一个多么不稳固的地位。

我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我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我第一次感到了脆弱。过去我一直不以为意的最简单的事现在也变得极其困难。难道这实验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吗?我决定不再想了,反正已经不能反悔了,成千上万的人已经听过我的演讲了,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我满身油污地躺在这里,忧虑、疲惫、压抑地盯着天花板,许多想法涌出我的脑海。我是怎样使我的生活走到了这一步,为什么我要着手把这件貌似不可能的事变得如此公开?

后记

我从不花钱的生活中学到,改变自己多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做到的。7年前,当我阅读关于圣雄甘地的书时,我就决定努力将他的人生哲学(同时也包含我自己的)付诸实践作为我终生奋斗的事业。

从2007年发起不消费运动开始,我一直在想办法将金钱从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驱逐”出去,从食物到玩乐再到出行。我一直试着与社区里的人、自然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想办法用这种实实在在的关系来代替金钱,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很多信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或者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才能获得。值得注意的是:沿着这条路找下去,我碰到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我并不确定他们是否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我也是最近才认识他们,我也不知道没有金钱的生活这种古老的生活理念,是不是也会像气候变化、银行业危机、石油峰值、环境破坏和能源枯竭等这些重要议题一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是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由于种种原因,无货币生活方式正在快速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行走在这条路上,就像走在午夜没有灯光的原始森林。你觉得那里可能是一个梦幻的仙境,但是它却有可能是一个令人不敢靠近,甚至是恐怖的地方。你不知道还得走多远,前面迎接你的将是什么。尽管如此,你还得走下去。不可避免地,你会磕磕碰碰,会摔跤还有可能会受伤,但是跌倒之后你必须爬起来继续前进。

有时,你会遇到从另一条路上走来,跟你目的地相同的陌生人,然后你们结伴同行,互相帮助。有人想要跟你到达同一个地方,不仅增加了你的安全感,而且增强了你的信念——这个地方值得去。你不再觉得那么孤单,反而觉得你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

凌晨4点,当夜晚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黑夜渐渐消除对你的感官知觉的束缚的时候,你看见前方有一群人正在朝着你的目的地前进。你加入他们,与他们结伴同行。你在路上做标记,记录下方向,竖起一面旗帜,引导那些正在独自探索这座森林的冒险者。

越接近日出,遇到的人也越多,森林变得没那么可怕了。你所害怕的那些怪兽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突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小块空地,看起来像是几十年前就有人到了这里,并且居住了下来。你和半路上遇到的人,以及其他从四面八方走过来的人,在同一时刻到达了这个地方。和你一样,其他人也在寻找一个直觉告诉他们可能是天堂的地方。当所有追寻者都聚集到这里的时候,太阳也跳出了地平线,照射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在这里,人人生活充裕。大家互相帮忙采摘水果,分享收获;一起建造房屋;人人丰衣足食。没有地图,没有向导,四面八方的人却能会聚到同一个地方,这是生活的奇迹之一。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进入这座森林,只知道这条路满布荆棘,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充满乐趣。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人都发现这个地方是一个天堂。

刚刚踏入这种没有金钱的世界是令人十分恐慌的,但是真正的冒险哪有不是这样的?难道重大的发现是人类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的吗?对于想探险的人来说,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人正行走在这条路上,他们树立路标、铺道路、编写旅行指南。其他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下定决心走这条路,但恰恰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这本书只是一张粗略的地图。没有金钱的生活是一种冒险,像所有冒险一样,你应该时不时把地图收起来,亲眼看一下路到底通向何方。如果真的有兴趣探索这种生活方式,我建议大家各自寻找自己的路。因为每个人各不相同,生活在不同的社区。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法,每个人必须在符合当地人需求和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寻找解决办法。曾经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没有金钱的,只是那个时代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

没有人是教师,每个人都是学生,彼此从对方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希望大家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我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发。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精彩迷人的故事,作者以谦逊、富有洞察力和幽默的方式把这个重要的社会实验娓娓道来。

——克里斯·克里夫,《卫报》专栏作家,《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作家

需求更少的生活并不是苦行僧式的悲惨生活,这样的生活使马克·博伊尔学到了更多技能,最终变得更为明智,这是这本鼓舞人心的书给我们上的最好的一课。

——罗布·霍普金斯,转型运动创始人

很难不钦佩这本书里阐述的哲学思想,很难不被这本书里富有感染力、充满激情的气氛所影响。

——本尼迪克特·阿伦,电视生存主义者

他在野外觅食、自耕自种,从咖啡馆、餐馆或者食品公司换食物。他某天的食谱是这样的:早饭是用体力活换回的燕麦粥,配上在果园里自己采的苹果,午餐是一个咖啡厅将要扔掉的面包。他还自己种蔬菜、在树林里采蘑菇……他甚至自制了啤酒,用茶混合酵母、麦芽、当地谷物,放在大容器里发酵……细细想来,马克的生活看似不可思议,但未必真的不可行。

——《南方人物周刊》

他睡在一个破车里,抛弃了房子抛弃了床……尽管的确存在许多挑战,但也告别了银行存款、账单、交通堵塞以及过去经常困扰自己的工作压力……在这一年里,博伊尔体会到友谊而非金钱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独立才是真正的相互依赖。

——《启迪杂志》

博伊尔并非要通过“不花钱”计划证明金钱的罪恶,也不是号召所有人放弃消费,而是要实践他的自由经济理想,并证明他对人性的信心,“在一个没有金钱的体系里,人们信任、关心对方。除了钱,人们彼此的信任和友善也能带来安全感”。

——《三联生活周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