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阅读,阳光成长,“成长小说之父”老臣带你跨越青春的千山万水,老臣编著的《女儿的河流》是老臣阳光成长小说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老臣的成长系列儿童文学作品,作品注重故事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用心讲述少男少女成长的故事,记录着他们的困惑、迷茫、希望。
老臣编著的《女儿的河流》是一个关于母亲和她的女儿的故事,背景是在北方的一条河流。女儿河是一条淹没了女儿们父亲的河,也是一条哺育了女儿们的河。在没有父亲的岁月里,母亲站在船头,航行人生,承受苦难与辛酸,以自己的青春把女儿们养大。女儿们长大了,母亲却未及品尝幸福,就离开了人世。《女儿的河流》以一个师范学校的女生的视角开始,介入者、整理者是作家老臣。笔法纪实,笔调优美,语言富有诗情画意。人性被写得美好与温馨,母爱的故事催人泪下。
有段时间,老臣羞于与人谈论文学,他自诩为罢笔封刀,认认真真做起生意来。
老臣的公司在渤海边一座风景优美的小城海滨,推开窗子,就可以看见蔚蓝色的大海。潮涨潮落,日尽月升,创业的举步维艰让他体会到搏击的快感。那时,他有一句著名的口头禅,在朋友间流传:“什么时候了,还谈论文学,你有病吗?”
但很快他就发现有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公司的一切顺利运作之后,他开始焦躁不安,无缘无故地发火,并且近乎疯狂地酗酒。
是秋天。海滨夏天的繁华与喧嚣已消失了。远处大片的田野里,玉米秸已枯黄一片。秋风刮起的时候,漫天漫地飘荡着干燥的声响。老臣的夜晚变得相当漫长,他总在做梦,总是梦见相似的情节。一匹孤独的老狼,皮毛陈旧而又肮脏,它在玉米地间穿行,碰出哗啦啦破碎的声音。它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没有目的。在垄沟间穿越,脚步踉跄,狼毛给刮得七零八落,像蒲公英的花絮一样给风刮上天空。那匹狼就那么穿梭着,不休息,也不嘹望,直到老臣大汗淋漓从梦中醒来。醒来的时候,房间一片昏暗,窗外的夜色雾一样浓稠。老臣点一支香烟,推开窗子,听见涨潮的涛声汹涌着把夜空灌满。不远的海面在星空下宛若一块硕大的水晶,没有渔火闪动,天地凝固了一般。 离天亮还早着呢,但老臣不想继续睡眠,他害怕那匹老狼再次潜入他的梦境。为了排遣无聊,他想工作。但是,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好比那匹孤狼,在干燥无边的玉米地中穿行,又能得到什么?他觉得空虚极了。
就是在那样的早晨,老臣又坐回到写字台前,开始捏造小说。凭捏造谎言和事实生活,大概只有作家活得最合法。老臣想,当你穿过谎言,逼近生活的另一种真实,一种快感便油然而生。人是有很多副面孔的。不信?你在临睡前照照镜子,会看到一副面孔;早晨醒来,会看到另一副面孔。别害怕,那个有两张面孔的人是你自己。
老臣开始重操旧业。黎明前最黑暗那会儿,成为他一天中最快乐、最充实、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奇怪的是,那匹孤独的老狼不知逃向哪里,再也不来打扰他的睡眠……
P2-3
老臣的《女儿的河流》,把一个古老的母爱主题写得令人泪流满面。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梅子涵
一向以乡村题材少年短篇小说见长的老臣,在他的长篇小说《女儿的河流》中,对母爱进行了深沉的阐释和抒写。这种人世问最古老、最博大、最深厚的真情也最易于被成长中的生命视为寻常而淡忘、漠视。老臣敏锐地体察到少年人的这一意识倾向,以推向极致的描述让成长中的生命重温母爱的博大与深厚,给他们以深深的感染和心灵震撼。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学斌
我读《女儿的河流》,达到一种难得的灵魂意义上的感动,仿佛对它的出现期盼已久。老臣的写作到了《女儿的河流》,已达到少年小说中亲情主题的某种完满境界。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