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老子和庄子(简称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其理想人格与儒家、墨家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境界和精神气质,其修为之道也显著不同。它是古人对主体自身的一种反思和设计,体现着道之精神的洒脱飘逸,表现出了独到的内在本质特征。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他们采取偏激态度,重个人的避世、游世而不承担社会责任;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上,注重坐忘等精神超越而不注重改造客观世界;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歌颂古代文明甚至梦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厌恶社会进步……
孟德楷专著的《道法不一》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思想,法律观念,与西方法律思想观念进行对比,提出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法治理念问题,论述比较深入,具有一定思想深度。
道家的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老庄理想人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老庄理想人格的内涵和特征
三、老庄的理想人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消极意义
四、老庄的理想人格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积极意义
公平正义的观念和现实
一、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二、公平正义观念永存于每个人心中
三、公平正义应该是政治追求的首要价值
四、公平正义的现实物质基础
五、公平正义的现实政治基础
六、公平正义的法治标准和法治保障
东方文化视角下西方法治的前提性虚构
一、史前假设的虚拟性
二、反思的缺失
三、关于自然法思想和基督教神学的局限
法治文化的中国化
一、要在文化上培养对法治的情感
二、要注意剔除文化传统上人治的糟粕
三、对西方文化保持一种警醒
四、在法律和认识不及的地方保持对法治的信念
人民主权的理论与设定
一、关于人民主权的主要经典理论
二、人民主权原则是我国法律的设定和执政党的政治操守
三、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对社会发展稳定的意义和作用
四、稳定环境有益人民享用主权
五、改革完善有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