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它是通过不断重复的思想和行为而逐渐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像转动的车轮一样,一旦上轨即按其滑行。习惯对人极为重要,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
习惯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好习惯犹如存在银行里的钱,利息不断增长,你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好似无法偿清的高利贷,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最终使你到达破产的地步。
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无论是李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小男孩生活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有时甚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铁杵磨成针的持之以恒的精神。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先从培养一个比较容易做到的,而且能不断受到自己和周围人激励的习惯开始,这样孩子很快就能尝到甜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
女儿依依4岁以后,我们就让她独自在小床上睡。刚开始,孩子自然十分不情愿,为此还哭过、闹过。我们安慰她道:“孩子长大了,都要自己睡的。”最终,依依无奈地接受了。
第一天晚上,她妈妈哄着她入睡,可她妈妈刚起身回到大床上,依依就紧跟着爬到大床上去,可怜巴巴地说:“别不要我,我要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面对孩子的哀求,我们没有妥协,而是进行了一番思想工作后,再次把孩子抱到小床上。反复几次,孩子可能是折腾得太累了,还没等我说完,她就酣然人梦了……
一年以后,我们又让依依独自在自己房间里睡觉。起初孩子很不情愿,当晚她妈妈陪了她很久,我又给她讲了两个故事,孩子才渐渐睡着了。睡到半夜,依依要上厕所,可睁眼一看,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于是拼命地喊我们。我们迅速跑来,带孩子去了卫生间,回来后,依依说什么也不让她妈妈走开,她妈妈只好和她挤在一张床上,陪着孩子睡到天明。后来的几天里,我和她妈妈轮流陪伴女儿入眠,待依依睡好后,我们再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之后,女儿对我们说:“从今天起,我要自己睡了,不用你们陪了,因为我长大了。”依依后来写道:“此后每天睡觉前,我都把脱下来的衣服整齐地叠好,按顺序摆放在枕头边,然后舒服地钻进被窝,很快进入梦乡。我发现一个人睡觉也很幸福,睡得也很香甜。”
女儿独自睡觉习惯的养成,为她后来上中学后能尽快适应住校的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很多孩子住校很长时间后都不适应,有的甚至只能退寝通勤,而依依却很快适应了住校生活,这也为她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习惯养成方面,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家长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正衣先正冠,正人先正己。
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首先要有好的学习习惯,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不要因为有家有业就不再努力了,作为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孩子之必需。父母的学习习惯与求知意识,必然在孩子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样,孩子长时间地耳濡目染,父母再适当配以言辞,孩子就会自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孟子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已身为人父、人母的你我,不要只想着对孩子的坏习惯一味地指责,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反求诸己”。
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所以,父母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父母勤劳俭朴,家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孩子也会勤于家务、一丝不苟;而父母整天沉迷于麻将或者网络游戏的话,孩子内心也会倾向于这些娱乐活动。想想看,当孩子拿着作业本请你签字的时候,你一手摸着麻将,一手拿笔在他的作业本上胡乱画一下,你的孩子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儿童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儿童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就很困难,积习难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坏习惯并不可怕,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自然不会少,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这就要靠家长来告诉他们。但是父母只单纯片面地告诉孩子“不对”“不许这样”还远远不够,而必须还要身体力行,用孩子看得着的自身好习惯去影响他们。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培养好习惯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一种不屈的意志力,好习惯才会与我们相伴。
以小积大、以少积多、日积月累,习惯成自然,播下好习惯,就会收获好未来。所以说,“好习惯”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P12-14
受去年《做父亲的幸福》和《一路玩来是长大》(女儿范姜国一的作品)招标成功的影响,今年《发现父亲》和《教育36法》两部书脱稿前,我也想到了招标。于是,7月底,我将招标资料发送给向我约稿的出版机构。
和去年一样,一些有兴趣的出版单位与我商谈具体合作事项。此时,南方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家教编辑孙宇婷,通过电子信箱给我发了一封信,说得知我的新作《发现父亲》和《教育36法》正在招标,对此很感兴趣,想索取一份相关资料。
次日,一个短信从北京发到我的手机上:“东子老师您好,很冒昧和您联系……”这条短信是南方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编辑部主任师建华老师发来的。
当日下午,我和师建华老师通了电话,电话中,她详细地向我介绍了她们公司的情况,重点介绍了以前出版过的一些作品及营销策略,希望能够参与招标。当晚,我将此次招标的有关资料发给师建华老师。
此后几日,他们和其他几家出版机构一样,一直与我保持沟通,谈版税、印数、营销推广等相关话题。
在与大家谈得热火朝天时,受公司总经理的委托,师建华携孙宇婷专程来到长春,与我面晤,经过一天轻松愉快的沟通,达成了合作意向。此次合作,不仅是招标的两部书稿,同时将女儿范姜国一已经到期的《玩过小学》和《快乐初中》的升级版,也一并授权,给予他们出版权。她们返京后,第一时间寄来了图书出版合同,至此成功签约。
为了两部书稿,专程到作者所在地登门洽谈,这种诚意,着实令东子感动。由此,我婉拒了其他正在商议合作的出版机构,决定将这套书“嫁”给南方出版社。
为了能够做好这套书,2013年10月上旬,我应邀到北京就该书的编辑、推广等事宜,会晤了公司总经理等相关领导,并与编辑部、市场部、发行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深人交流。在与各部门的沟通中,通过大家集体讨论,认为《家教兵法》更适合这套书的内容、定位,所以当天确认《教育36法》正式更名为《家教兵法》。
于是,就有了您面前的这两本书:《发现父亲》和《家教兵法》。
借这套书出版之机,向为其付出辛劳的师建华老师和孙宇婷老师,及我的女儿范姜国一和她最好的姐妹汪苗同学表示感谢。
愿《发现父亲》能够使更多的为人之父觉醒,认识到自己的职责,给予孩子一份营养充足的父爱,与妻子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天;愿《家教兵法》能够使家长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从而科学育儿,理性爱子。
愿孩子们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东子
2013年初冬于长春
育人者之责
现如今的中国,择校成风,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学校,于是,一些重点学校、实验学校,每到招生季节,总是车来人往,挤破门槛。家长的目的,就是想依赖学校相对好的软、硬件条件,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考北大、上哈佛”。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好”学校,自己的责任便尽到了,就可以高枕无忧。其实,这是一种推卸自身责任的做法。这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而忽略家庭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
教书确是教师的事情,要依靠学校教育;而育人,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这还要依赖于父母的教育思想和自身行为。父母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法定监护人,还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责任人。
因此,父母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做孩子的朋友;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孩子。
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据对成功人士的调查表明:对其一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同样,对犯人的调查也表明:对其犯罪行为影响最大的也是父母。家庭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窗口,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起点,家庭教育是人的基础教育,是父母用人格、品质、学识、情感以及生活习惯给孩子以熏陶的基本教育。因此,父母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性格、习惯和行为,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成员自身的行为不良,是导致孩子行为发生偏差,甚至犯罪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问题家长”,才会诞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孩子”!因为是父母将一颗原本纯洁无瑕的心熏染、教育成了有问题的心灵!
被誉为一代“歌王”的李双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歌唱家,可谓事业大成,然而由于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职责,其溺爱娇惯的不当教育行为,使儿子李天一成了臭名昭著的恶少,16岁因无证驾车并打人被教养后,刚刚走出教养所就犯下轮奸少女的恶行。
在人们纷纷议论李天一“坑爹”的同时,东子想到的是背后李双江和梦鸽夫妇的“坑子”在先。李天一出生时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是可爱的小天使,之所以成了恶少,皆因李双江和梦鸽的不当教子所致。
人的一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不管你是从政、经商,还是教书、搞科技,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退休;而对于已婚的有孩子的男人女人而言,还有一种职业,终身不退休的职业,那就是——父亲或母亲,合称家长。所以,即便你的工作很有成果,事业也很成功,如果没有尽职地做个好爸爸好妈妈,那你也是失败的。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其职责不仅仅是教孩子说话、走路,还要教他们学习、生活和做人等。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父母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有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都是父母以其自身的言行教育影响着子女。
所以,对父母来说,爱孩子不仅仅只是体现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环境和选择一个好学校,而是勇担责任,给孩子一个好的心理环境。
推卸责任,丢掉义务,得到的是孩子成长的残缺。
很多家长不善思索,不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缺少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样,孩子即便考出高分,也大都是书呆子,情商较低。当下的一些博士和硕士就是这样,虽然专业知识还可以,但是不善于应用,而且不懂人情世故、没有长幼尊卑、不会交流沟通,这都是父母没有尽到教育职责所致。
同样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范姜国一,何以成为“品行好、能力强、学业优”的阳光少女?这自然得益于我这个尽了职责的老爸。我自幼喜欢军事,后来当过兵。在我书柜里的军事著作中,线装本的《三十六计》是为最。《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兵书,是战无不胜的军事宝典。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近些年,国内外很多商界领袖,运用《三十六计》的兵法谋略经营企业,均大获成功,于是各种版本的“商业三十六计”应运而生。企业可以运用兵法致胜,那么家长是否也可借此智慧,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我在积极履行家长职责的同时,经过多年的思索,集合当下中国教育的误区,总结提出了“教育三十六法”,也就是您现在看到的这部《家教兵法》。回顾自己做家长的历程,我正是很好地运用了兵法的智慧,给了女儿一个快乐童年,使孩子获得了“品行好、能力强、学业优”的三赢。
所以,如果您也能尽到一个做父母的基本职责,成功运用“家教兵法”,您的孩子同样可以成为“品行、能力、学业”俱佳的好孩子。“家教兵法”可以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南。
家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摇篮,给孩子一方无忧、快乐的生长空间,让他健康地踏上生命的征程,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东子
2013年冬于长春
《家教兵法(东子36法让你的孩子成为英才)》是畅销书作家东子关于家教方法的最新思索,是他20年家教研究及实践的集成。全书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家教案例,进行了有情有理的剖析,并从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培养、与人相处等36个方面,指出了父母应该如何运用言教、身教、赏识、惩罚等不同的家教方法对孩子进行培养。
《家教兵法(东子36法让你的孩子成为英才)》是东子继2009年9月推出《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后,倾力打造的另一部家庭教育原创作品,也是一部指导父母合力实施家教的方法宝典。本书在给予父母方法指导的同时,精选了作者引领女儿成长,并把女儿培养成阳光女孩的教子故事。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吗?一个将女儿培养成“品行好、能力强、学业优”的智慧老爸——东子告诉你怎么做。
父母要不要陪着孩子写作业?父母要不要看着孩子上网?父母要不要限制孩子看电视?父母如何做,孩子才优秀?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父母对孩子的表扬,是越多越好吗?父母应该如何批评孩子,才能既不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又能起到效果?父母如何做,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教兵法(东子36法让你的孩子成为英才)》是畅销书作家东子关于家教方法的最新思索,是他20年家教研究及实践的集成。全书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家教案例,进行了有情有理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