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精)》编著者立石泰则。
为何以技术著称的索尼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走向衰落?
为什么索尼不同于苹果,未能不断推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独霸主要利润来源的PC业务,如今为何遭受贱卖反成企业转型的障碍?
从创业者盛田昭夫、井深大,到守业者出井、平井,究竟是谁在战略上下了错误的一招棋?
索尼这个曾经的伟大公司,是否还能重整旗鼓,走出困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众多科技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方向,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索尼的企业战略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领导者遗失了洞悉未来的长远眼光。索尼在鼎盛时期曾经塑造的神话破灭了,如今正艰难且被动地面对全球信息交互时代的挑战和考验。
《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精)》编著者立石泰则。
很多用过索尼产品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别有一番滋味的记忆:夹着立体声收录机招摇过市,而且这台收录机一定要有SONY标志,就像如今人手一部iPhone一样。就连乔布斯也曾将盛田昭夫奉为偶像,将索尼作为学习的标杆。
然而,时过境迁,索尼已尽显疲态,品牌影响力也已然不在。曾经创造出随身听、高清电视等无数引领行业潮流的成功产品,曾经令竞争对手无比艳羡的行业巨头,如今却出现不可逆转的颓势。
《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精)》是一部探究索尼20年企业战略和产品策略的著作。作者深入索尼公司内部进行缜密的调查取材,曾遍访索尼历任高管和领导人,凭借第一手材料,拨开了羁绊索尼前进的重重迷雾,揭示出令昔日的行业巨头深陷泥潭的真正原因。
满足视听者的需求
消费者对画质的不满,最终都发泄到各个电视机生产厂家那里。可即使这样,厂家也不能自己制作高清节目,更无权播放,最后只能求助于电视台。
那时,我也去找过一位比较熟识的、在民营电视台当领导的朋友,我问他:“为什么你们不播放画质更加优美的高清节目呢?”当时,我只是简单地认为,满足视听者的需求是件理所当然的事,而电视台通过播放优美的画面可以提高收视率,所以也是有好处的。
但朋友的一番坦率言论,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播放高清节目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从摄像机到编辑器、再到信号传输设备的置办,都需要很多资金。你觉得播放优美的画面很简单,难道那些赞助商会爽快地同意支付给我们比播放标准清晰度的图像更高的广告费吗?再说,画面精美了,广告效果就一定会提升吗?不一定。商业广告的收入不变却要投入大量资金,我们民营电视台可不做这种事。”
听起来确实有道理。
那么,厂家就无法指望电视台了。对于消费者的不满,它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应对了。索尼公司50周年纪念款高画质电视所采用的,是索尼独有的数码高画质技术——DRC技术(多媒体数位真实解像技术)。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播放的标准清晰度图像变成高清图像。也就是说,它具备将电视台的标准清晰度节目通过家里的电视转变成高清节目的超凡性能。索尼复活
1997年,索尼公司将搭载了DRC技术的平面电视命名为“WEGA”,并将其推向市场。正如期待的那样,平面显像管的易观赏性以及DRc技术所带来的高清晰画质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WEGA电视一下子成了热销产品。
两年后的圣诞节商战时节,我决定再次去秋叶原电器街那家家电卖场采访那位曾讲过“现在还相信‘索尼神话’的,只有40岁以上的男人”的负责人。我想验证一下,这次他会有什么反应。
遗憾的是,当时的那位负责人已经不在了。没办法,我只好采访了该家电卖场的一位新负责人。
“现在哪个厂家的平面电视最畅销?”
“当然是素尼的了!”
“其他厂家的产品卖得怎么样?”
“我们店是按照顾客的意愿来进行销售的。对于索尼产品,我们的卖场都没做什么特殊处理或向来店顾客进行什么特殊的推销,可占到我店平面电视销售台数七成左右的,仍旧是索尼产品。”
索尼的股票峰回路转,急速上升,这着实让我松了口气。我决定再到其他家电卖场看看。有一位销售负责人的话非常详细,且极具说服力:
“现在的电视,如果不是平面的,销量就不好。销售出去的电视中,有70%~80%都是索尼公司生产的。
P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