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不乏让人咬牙切齿或者魂牵梦萦的女人,但是要说不太招人待见的女主角,或许黄蓉算得上一个。要论样貌出众,气质如仙,她比不上那个带着病容、不爱说话、脑子里翻来覆去只有“杨过”两个字的小龙女;要论用情至深、爱人骨髓,她的排名一定在程灵素之后;说到慷慨激昂、爽利决断、不让须眉,那个名字、身世不详的胡一刀夫人要是排第二,黄蓉也不好意思排第一。有人忍不住说了,老顽童天不怕地不怕,一见到智计无双的小黄蓉,就束手缚脚,就算他两只手两只脚能搞左右互搏也得乖乖听这个女娃子的话,第三次华山论剑,他还心甘情愿要推黄蓉做“中智”,可见黄蓉总还算有少许可赞许之处。只可惜金庸他老人家似乎也不待见黄蓉,到了《神雕侠侣》,非说黄蓉这点小聪明其实是精明,远非高明。
那黄蓉究竟有什么本事,能成为本书开篇第一号女主角呢?无他,黄蓉绝对是金庸的女侠队伍中,地位最崇高、权利最大、最懂经营之道的人。
在这个江湖中,女掌门不少,更有林朝英这样的不世奇才,武功练到比王重阳还高那么一点点。可惜两个人一番情海翻波,林朝英带着一套红嫁衣躲进了活死人墓,一身武艺只有一个、r头可传。这样的命运,实在是暴殄天物。她的徒孙小龙女也好不了多少,虽为掌门之尊,手下却只有一个师姐,还不听她使唤,只管带着自己的女徒弟在外面杀人放火,小龙女躲在墓里假装不知道,一点没有清理门派的意思,后来嫁了杨过,两个人归隐终南山下的活死人墓中。这个古墓派的功夫,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惊鸿一瞥,那个鹅黄衣衫的女子出来露了两手,让读者们松了一口气,原来这门美妙的功夫尚有传人,不过要靠小龙女的肚子生出传人,来发扬光大古墓派,是无论如何不太可能的了。
袁紫衣做了好多门派的掌门人,不过她无非是靠武功抢了人家的掌门来做,雷声是大,可惜没有雨点跟上。她从来没有真正派驻代表进行门派管理的意思,是个光杆司令,跟情敌程灵素这个一脉单传的药农派唯一传人半斤八两,没有本质区别。
说起来,黄蓉的女儿郭襄女承母志,表现还算可圈可点。她四十岁顿悟,做了尼姑,从此开创峨眉一派,至今四川峨眉山上还留有不少徒子徒孙。只可惜,她气魄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只看重女徒弟,不看重男徒弟,终究少了半边天,成不了大气候,最终培养出灭绝师太这样偏执疯狂的接班人。灭绝师太又逼得周芷若性情大变,带领峨眉派走上了阴谋的道路,峨眉派的清誉几乎毁在她的手上。后来的恒山派也不怎么样,被五岳派的其他门派欺负,要靠令狐冲以男子之身入座掌门,阴阳调和,方有恒山派的中兴。
其实黄蓉本来的命运,跟这些女子大同小异。如果没有意外,她学会了黄药师一肚子的奇门遁甲之术和精灵搞怪之能,奈何武功平平,继承了桃花岛,做了第二代女岛主,从此桃花岛不再是江湖人人谈之色变的武林一霸;如果没有意外,她嫁给了西毒第二代传人欧阳克,欧阳克武功也不是太厉害,不过吟诗作对、弄花赏月的风雅事还是拿手的,于是两个二世祖天生一对,臭味相投,“看看天,看看云”,小黄蓉的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黄蓉的性格决定了她这辈子绝不会小资终老,她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她以东邪之女、丐帮之主、郭大侠之妻的身份,统领江湖数十年,众望所归,气势如虹。 P2-4
时隔8年,《职场金庸》与《职场红楼》两本书,终于完成更新版本。看着即将付印的定稿,难免百感交集。
2000年至今,奥巴马的Change(变革)貌似不明显,而本人的变化却很明显——由体制内大报投奔了专业财经报,又到主流商业杂志,后来彻底转行加入互联网企业,2014年又去了正处于风口浪尖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身处的城市也由广州至深圳,再转战北美,最后又回归求学之地北京。
这期间,最大感触来自因为工作关系接触的企业家——由年轻的互联网新贵到传统的世界五百强豪门掌门人,再到一系列民企财富英雄传说中的土豪,他们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演技。而本人由在台下看戏,到在台上演戏,再到在后面策划一台大戏,倒也收获颇丰。耳闻目睹各路奇人的传奇故事直接走出戏外,看得更加真切。
十几年中,经济狂飙,各路风流人物撒开了欢儿抢头条。冷眼旁观表演者的身段、造型,再念及幕后花絮,让人忍俊不禁。这正是本书所属“圈子·段子”系列的宣传主题语:读财富看传奇,把正经事当娱乐看。看公司人“普大喜奔”,少不了“人艰不拆”。
因青少年时期曾经反反复复地读《红楼梦》以及金庸小说,2004年一时兴起,在亲友团的怂恿下完成了两本书,其实也是在北美信手拈来,两三个月就完稿了。但是这几年来,不断有读者来信给予关注和好评,我欣慰之余也感惭愧,觉得还能写得更好。事实上,这两本书能够一直获得读者认可,还是得益于《红楼梦》及金庸小说在读者心中的地位,这使我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和读者分享一些心得。
《红楼梦》是千古名著,金大师乃武侠巨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作者在讲述曲折离奇的情节的同时,又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处事手段,而十多年来在商业领域一线的体验,则让我每每感触万千,所以,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这两本书的持续更新。其中,很多是我的读者、同事以及客户给予我的灵感。
这次的《职场金庸》新版本,更新的主要是商业案例与企业人物,而原版之中的对于金庸笔下人物的评价与观点,依然成立,所以没有变化。张无忌确实还是一个失败的领导者,他拥有很多资源,但因为性格问题,无法胜任创始人的角色,来回折腾,对于团队与事业都没能安排好,最后黯然退出。这个结局让人想起新浪创始人王志东,甚至是已经边缘化了的雅虎“生父”杨致远。萧峰曾经是超级CEO,然而能力超强的他,却始终无法平衡身边的两种力量,最后在矛盾中毁灭了自己。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中国式管理者,在越大的国企之中越常见。至于黄蓉,现在看来,她就是一个东海土豪家里的富二代,第一次出门就看中了老实但是背景深厚的官二代郭靖,然后她又牢牢地结交了公司江湖之中品牌强大、被奉为“德艺双馨”的洪七公,最后不可思议但又相当轻松地在天下第一大集团丐帮接班……黄蓉在这一系列关键时刻的处理与拿捏艺术,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法论。同样是富二代,陈家洛的成就则大不如黄蓉。金庸在两部小说中都对两人的言行、际遇进行了具体描写,详细铺陈了两人的选择,这样读者对不同的结果接受起来也很容易。
金庸笔下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人物是反英雄的韦小宝。此人的言行看上去背离了大部分中国传统价值观——他主要靠对人性敏锐的触觉而到处拉关系,搞整合,最后偏偏还能左右逢源,但是细细想来,此人小处随便,大节不亏。他做人处事,是立足于“义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草根阶层代表。他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只关注小团体利益,对于宏大叙事完全没有感觉。要讲忠,韦小宝说不上,但是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他花大力气维护与朋友或者说熟人之间的关系,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纯粹”的“自私者”,反而是市场经济的典型角色。他主观上为自己,然而盗亦有道,客观上也有利于他人,反而能够在社会有所作为。金庸塑造的这些人物,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之中,还是非常有典型意义,值得大家想深一层,心领神会。
这次的《职场红楼》修改篇幅比较大。原来的内容缩减成为下半部分,删减的是原来小说的相关情节,增加的上半部分,是我在不同场合的讲座内容。
历来一说《红楼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它是一本爱情小说,而且是写得相当动人的爱情小说。但是如果再看深一层,《红楼梦》其实是本世情小说,它是以社会现实为主,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爱情是里面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肯定不是全部。如果我们只是把目光局限在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上面,那就太浪费了。贾宝玉不爱薛宝钗,爱林黛玉,但是最后却娶了薛宝钗而没有娶成林黛玉,从爱情关系来看很别扭,但是如果把这件事放到整个家族、整个年代、整个社会的背景下来看,反而很能理解当家人史太君的选择了。家族企业和政府一样,都是以利益为先,以长期的生存发展为主要目的,所以贾宝玉娶媳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终身大事这么简单,他的媳妇会成为下一任贾府的内务领导者、当家人,这是一个培养大集团接班人的大问题。
传说之中本书的作者是曹雪芹,他生平坎坷,但是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非常洞察人性,还能用文学形式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本世情小说描述的多是普通人物,这些人不是京戏里面的帝王将相、大英雄、大圣贤,更不是扭转时局的超人,而都是大家平常都看得见、摸得着的栩栩如生的正常人。世情小说里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那些丰功伟业——即使是皇帝的恩宠以及家庭大变,也都是虚写为主——大多数时候,它写的是正常状态的人生。这类作品若不贴近真实生活,人们很容易觉出它假来。世情小说中的人物,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红楼梦》里的人物为什么性格鲜明,打动人心?为什么这么多读者几百年来那么欣赏乃至崇拜曹雪芹?因为他敢把每一个美女都写出缺点,而且这些缺点还挺明显。
《红楼梦》中,以宁国府和荣国府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社会大公司。人物关系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亲缘关系,以贾宝玉为例子,他跟贾母是祖孙关系,跟贾政是父子关系,跟王夫人是母子关系,他还有一个姐姐叫元春,有个哥哥叫贾珠,已经死了,有一个寡嫂,有一个妹妹叫探春,有一个赵姨娘生的亲弟弟叫贾环,其他的人有他的堂姐、表姐,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他的表姐,贾琏是他的堂兄,贾琏其实跟他的血缘关系挺远的,但是因为宁国府和荣国府都比较富贵,一般读者感觉他们两家关系比较近,实际上仔细看的话,两家的亲缘都基本快出五服了;第二种是社会关系,小说设定的结构里,高高在上的肯定是皇帝,皇帝下面有王爷——小说里面曾经出现过北静王、南安王、忠顺王。贾政和皇帝之间是君臣关系,贾政身边又养了一群清客——詹光和卜世人这群名字很古怪的下属。贾宝玉身边围着一大群丫鬟和小厮,整个家还需要有管家、丫鬟,还有一些做杂事的嬷嬷。这几百号人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有互相横向发生联系的时候,所以他们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可能不比今天一家大集团公司里的关系更加简单,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怎么对待上级和对待下级,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是很有趣的事情。
惠能和尚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人生本是一出戏,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理解它,而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2014年,绝大多数城市白领都是公司人,静观前人的世故和老练、英明和圆滑,会心一笑之余,看护好自己的“奶酪”,点清楚自己职业棋局的筹码,尤其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与路径,更为必要。
这两本书新版本的推出,就是与各位分享其中的心得。移动互联网时代,希望更多的朋友,用各种方式一起来互动交流金庸小说与《红楼梦》的点点体验。
沈威风于2014年2月
《圈子段子之职场金庸(金庸小说里的公司人智慧)》由沈威风所著,《圈子段子之职场金庸(金庸小说里的公司人智慧)》主要是从职场的角度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提炼总结黄蓉、乔峰、张无忌、陈家洛等这些江湖绝顶人物是如何在职场江湖中打拼的,他们的性格命运和成败之道也是职场人的商业智慧和管理思维。本书特点在于角度新颖,人物剖析深刻,与现实职场结合巧妙,笔法机智生动。
娇俏纤弱的黄蓉为什么能成为母仪武林的第一人?
陈家洛的家国大业,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萧峰如此英雄豪杰,为何在夹缝中苦苦挣扎,最终以死解脱?
武功非凡的张无忌率领声势浩大的明教,其最后的成果为何落在朱元璋手中?
韦小宝左右逢源暗合了什么职场原则和管理心法?
原来这些江湖绝顶人物的成功之道、失意之由,与现代的商业智慧和管理思维相对照,竟然如此丝丝入扣,珠联璧合。
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能成为汉文学的一座高峰,来自于他对世事、人情、人生、哲学的深刻认知和细腻描述。小说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性格命运,吸引着一代代读者的浓厚兴趣,也引发着他们更深层次的思索。沈威风这本新作,以现代的商业管理逻辑为基础,以金庸小说的动人故事为原料,以精妙文笔和绝巧思路为调料,烹调出一桌美味视觉思想大餐。
有此一种金庸小说的新解读,展卷令人茅塞顿开,忍俊不禁。
《圈子段子之职场金庸(金庸小说里的公司人智慧)》由沈威风所著,供读者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