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青少版)(精)》是一部寄托着爱恨和悲喜的神怪故事,映射了理想与现实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青少版)(精)》影响过这些名人。
鲁迅:“清蒲松龄作《聊斋志异》,亦颇学唐人传奇文字,而立意则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时鲜见古书,故读者诧为新颖,盛行于时,至今不绝。”
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张爱玲:“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着《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莫言:“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
《聊斋志异(青少版)(精)》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一天晚上,许某正独自一个人喝酒,忽然看到有个少年,在距离不远的地方不断徘徊。许某便叫那少年一起过来喝酒。少年没有推辞,径直走过来。不一会儿,两人你来我往地喝起来。结果,一个晚上过去了,许某没有捕捞到一条鱼,他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儿。少年察觉后,站起身来说:“我到下游去赶鱼,你在这里等着!”说完,他就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很快,少年回来,对许某说:“来了,有很多鱼来了!”果然,河里发出“唧唧喳喳”的响声,那是鱼群在吞吐鱼饵。许某一撒网,就捞上来好几条大鱼,每一条都有一尺多长。
许某很高兴,忙向少年答谢。临走前,许某要送几条鱼给少年。少年推辞了,说:“这点小事儿,不算什么,倒是多次喝你的好酒,希望你不厌烦我,容我每天晚上这样报答你。”许某说:“咱们两个人今天才喝了一晚上,你怎么说已经喝了很多次如果你想来喝酒,我十分愿意。只是要你帮我赶鱼,真是没有办法回报你的盛情。”许某又问起少年的姓名,少年回答说:“我姓王,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字,你就喊我王六郎吧!”说完,两个人便分手了。
第二天,许某将那些鱼卖了,赚了很多钱,又多买了一些酒。晚上,他来到河边,只见那少年早已等他很久。两个人坐下畅饮起来。喝了一些酒之后,少年又站起身来,为许某赶鱼。就这样,两个人相处了半年之久。
一天,少年突然对许某说:“和你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我们的感情胜似兄弟。眼下,我和你就要分别了。”少年说得非常悲凉。许某听后很吃惊,定定地望着少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少年几次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说:“咱们的感情这么好,希望我说出来的话,不会吓着你。我和你就要分别了,不妨告诉你,我其实是一个鬼。活着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喝酒,有一次喝醉后,不小心掉在河里淹死了。这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之前,你捕获的鱼要比别人多,这是我为了报答你祭酒的情义.特意帮你驱赶鱼群。明天,我的罪期就满了,会有人来接替我,而我要到阳间去投胎了。今天晚上是咱们相聚的最后一晚了,想到这里,我感到很难受。”
许某一听王六郎是鬼,起初感到特别害怕。然而,两个人毕竟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没过一会儿,他就不感到害了,反而悲伤起来,端起一杯酒说:“六郎,来,你再喝一杯,不要再难过了。虽然我们即将分开,很是伤怀,但你就要脱离苦海,投胎做人,岂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于是,两个人又端起酒杯,畅饮一番。许某又问:“那个来代替你的,究竟是什么人啊”王六郎回答说:“兄长,明天中午的时候,你看着河边,有一个少妇过河的时候,会掉进河里淹死。代替我的人,就是她了。”这时候,村里的鸡开始报晓。六郎与许某挥泪告别。
第二天,许某在河边耐心地等待着。快到中午的时候,果然来了一位少妇。她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走到河边时,就掉了下去。幸好,婴儿被她抛到了河边。一落地,那孩子就“哇哇”大哭起来。少妇在河里挣扎着,几次沉下去,却又浮了上来。最后,她竟然爬了上来。她浑身已经湿透,在河岸边的空地上趴着休息了一会儿,抱起孩子就走了。
那个少妇落水之时,许某真的很不忍心,想要上去救助,但转念一想,她是代替王六郎的,就一直原地不动。眼看着少妇从河里爬上来,他觉得王六郎欺骗了他。
到了傍晚,许某还在老地方打鱼。王六郎又来了,一见面,就对许某说:“又见面了,我们暂时不用分离了!”许某问起缘由,王六郎说:“本来,那少妇是要代替我的。但是,我看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煞是可怜,便不忍心为了我,换取两条性命。因此,我放开了她。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有下一个人来代替我。不过,这也说明咱们俩的缘分还没有完呢!”许某听完后,感慨万千,说:“像你这样充满仁慈之心,上天一定会知道的。”从此,他们两个人又像从前那样,晚上相聚喝酒。 过了一些日子,王六郎再一次向许某告别。这一次,许某以为代替六郎的人来了。没想到,王六郎对他说:“没有人来代替我。上次,老天爷看到了我的仁慈之心,现在让我去做土地神,就在招远县的邬镇。再过几天,我就得去上任了。如果你顾念我们的交情,可以到那里去看我。不过来的话,要走很长一段路,而且还很艰辛。”许某连声祝贺道:“兄弟为人正直,现在做了神,做哥哥的真替你感到高兴。但是,你是神,我是人,我们两个处在不同的世界里,就算我不辞艰辛,到了那里,怎么能见得到你啊!”王六郎说:“兄长不必担心,你只管去好了!”王六郎又叮嘱了几句,就与许某告辞走了。
回到家里,许某就开始收拾行装,准备东行,去探望王六郎。许某的妻子笑着说:“你这一去,好几百里地,就算能找到那个地方,见到的也不过是一个泥塑的雕像,你怎么和他说话啊”对于妻子的话.许某根本听不进去。他一直向东走,来到了招远县,向当地的居民一打听,果然有一个叫邬镇的地方。
到了邬镇,许某找了一个客店住下来。安排妥当后,许某向店老板打听去土地庙的路怎么走。店老板听后十分诧异,连忙问道:“客官。您是不是姓许啊”许某说:“是啊,我姓许,你是怎么知道的”店老板没有回答,又接着问:“您的老家是不是在淄川县”许某更加奇怪了,说:“是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店老板还不回答,匆忙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镇上的人陆续来到客店里,将许某团团围住。男人们抱着小孩,大姑娘、小媳妇们也在门口不住张望。许某看到这阵势,越发惊讶,忙问是怎么回事。众人告诉他说:“前几天夜里,我们梦见镇上的土地神对我们说:‘我在淄川有个朋友,姓许,过几天就来了,请大家帮忙照看着点儿,顺便送他些盘缠。’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在这里等候您了。”P14-16
成年人文化多,知道得多,上下五千年,心里着急,恨不得把一切有价值的书都搬来给小小的孩子看。
成年人关怀多,责任多,总想着未来几千年的事,恨不得小小的孩子们都能阅读着几千年的经典,让未来因为他们的经典记忆风平浪静、盛世不断,给人类一个经久的大指望。
我们要说,这简直是一个经典的好心肠、好意愿,唯有称颂。
可是一部《资治通鉴》,如何能让青少年阅读?即使是《红楼梦》,那里面也是有多少叙述和细节,是不能让孩子有兴致的,孩子总是孩子,他们不能深,只能浅,恰是他们的可爱;他们不能沉湎厚度,而只可薄薄地一口气读完,也恰是他们蹦蹦跳跳的生命的优点,绝不是缺点!
这样,那好心肠、好意愿便又生出了好灵感、好方式,把很长的故事变短,很繁复的叙述变简单,很滔滔的教诲变干脆,很不明白的哲学变明白,于是一本很厚很重的书就变薄变轻了。是的,它们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本那一部,不是原来的伟岸和高大,但是它们让孩子们靠近了,捧得起来了,没读几句已经愿意读完了。于是,一种原本是成年后正襟危坐读的书,还在小时候没有学会把玩耍的手洗得干干净净的时候,已经读将起来,知道了大概,知道了有这样的经典和高山,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当个“存目”,等他们长大了以后再去正襟危坐地读,探到深度,走到高度,弄出一个变本加厉的新亮度来,当成教授和专家。而如果,长大了,实在忙得不可开交,养家糊口,建设世界,没有机会和情境再阅读,那么那小时候的阅读和记忆也已经为他的生命涂过了颜色,再简单的经典味道总还是经典的味道,你说,一个人在童年时读过经典改写本,还会是一种羞耻吗?还会没有经典的痕迹留给了一生吗?
所以经典缩写本改写本的诞生,的确也是一个经典。
它也许不是在中国发明,但是中国人也想到这样做,是对一种经典做法的经典继承。经典著作的优秀改写,在世界文化先进、关怀儿童阅读的国家,是一个不停止的现代做法,是一个很成熟的出版方式,今天的世界说起这件事,已经绝不只是举英国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的例子了,而是非常多,极为丰盛。
所以,我们也可以很信任地让我们的孩子们来欣赏中国的这一套 “新经典”,给他们一个简易走近经典的机会;而出版者,也不要一劳永逸,可以边出版边修订,等到第五版第十版时简直没有缺点,于是这个品种和你的出版,也成长得没有缺点。那时,这一切也就真的经典了。连同我在前面写下的这些叫做“序言”的文字。
为孩子做事,为人生做事,是应该经典的。
经典著作的优秀改写,在世界文化先进、关怀儿童阅读的国家,是一个不停止的现代做法,是一个很成熟的出版方式。
我们也可以很信任地让我们的孩子们来欣赏中国的这一套“新经典”,给他们一个简易走近经典的机会。
——梅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