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童话古生物丛书(共4册)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王小娟//李茜//梅逸飞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小娟、李茜、梅逸飞编著的《童话古生物丛书(共4册)》共4册,包括《丑九怪历险记》、《两粒沙新传》、《魔幻中生代》、《博物馆的一天》。生动地介绍了40亿年来,特别是5.2亿年“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的生命历史。在内容上不但包罗了中外古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充满童趣,是一套优秀的少儿科普读物。

书中故事里面描绘了大量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明星级的史前生物,例如,震旦角石、石燕贝、王冠虫、盔甲鱼、龙鱼、笠头螈、幻龙、贵州龙、霸王龙、甲龙、梁龙、马门溪龙、永川龙、禄丰龙、蜀龙、沱江龙、双脊龙、风神翼龙、准噶尔翼龙、水龙兽、三趾马、巨犀、雷兽、多瘤齿兽、爪兽、南方古猿、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出现了不少最近一些年才问世的中国化石,譬如,小春虫、八臂仙母虫、微网虫、鬼鱼、中国螈、混鱼龙、恐头龙、中国豆齿龙、半甲齿龟、中华龙鸟、小盗龙、帝龙、热河鸟、森林翼龙,辽宁翼龙、巨爬兽、德氏猴等。这些新的化石每一个都蕴藏着一段真实的历史和精彩的故事。

内容推荐

《童话古生物丛书(共4册)》由王小娟、李茜、梅逸飞编著。

《博物馆的一天》以小主人翁小学生天天和芊芊在古生物博物馆一天的参观经历为主线,将新生代(3个纪)7个世的生物演化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讲述出来, 包括哺乳动物的演化、植物的演化以及人类自身演化的全部历程等有趣的内容。《博物馆的一天》的最后附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图片,以期让读者了解 古生物的化石原型。

《魔幻中生代》以小主人翁小学生天天在梦中的魔幻之旅为主线,用不同的奇特经历依次介绍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爬行动物“龙”和鸟类、哺乳 动物等脊椎动物,其中绝大多数相关动物的化石产自中国。《魔幻中生代》讲述的知识除了恐龙的演化和辐射外,还涉及海生爬行动物、鸟类和早期哺乳动物 的重要类群和演化等。

《两粒沙新传》以童话故事的形式,通过两粒沙的经历,描写从原始生命(细菌)的出现开始,直到二叠纪末的生命起源与演化历程。《两粒沙新传》介绍了细菌、藻类、小 壳动物、节肢动物(三叶虫)、笔石、腕足动物、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头足类和双壳类)等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以及前 寒武纪和古生代的一些重大的生物群演化与灭绝事件。

《丑九怪历险记》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一只身陷危机的微网虫(绰号“丑九怪”)克服困难的历险过程,向读者展现了距今5.2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中澄 江动物群的大部分代表性动物的真实面貌。希望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小朋友们能体会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坚强、勇敢、乐于助人的精神。

本书可作为2~6年级儿童的科普读物,也可作为亲子读物。

目录

《博物馆的一天》

序一

序二

一 4D片花

二 仿真古动物

三 炎热的始新世

四 超小的德氏猴

五 长鼻子的施氏貘

六 鼻子特异的雷兽

七 渐新世的比赛

八 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九 渐新世最多的哺乳动物

十 走路像猩猩的爪兽

十一 午休

十二 游戏

十三 古植物演化史

十四 新近纪那些事

十五 古人类的起源

十六 中国的猿人

十七 中国的早期智人

十八 中国的晚期智人

十九 人类纪与现生生物大灭绝

化石集锦

十年一签

《魔幻中生代》

序一

序二

一 三叠龙图

二 魔法

三 长脖子的恐头龙

四 混鱼龙的“秘密”

五 幻龙天天的恶作剧

六 贵州龙动物群

七 像龙的鱼

八 变大

九 连连变

十 和萨斯特鱼龙一起玩

十一 黔鱼龙的游戏

十二 奇特的豆齿龙

十三 没有背壳的半甲齿龟

十四 倒霉的安顺龙

十五 三叠纪的恐龙

十六 魔法手机

十七 双脊龙的诡计

十八 盐都龙不挑嘴

十九 三种植食恐龙

二十 气龙的捕食方案

二十一 馋嘴的四川龙

二十二 长剑板的沱江龙

二十三 智斗永川龙

二十四 侏罗纪的海生爬行动物

二十五 梁龙群中遇险

二十六 跃龙PK雷龙

二十七 空间转换器

二十八 中华龙鸟导游

二十九 想飞的长毛恐龙

三十 做贼的爬兽

三十一 小盗龙导游

三十二 迷路的准噶尔翼龙

三十三 “不讲理”的辽宁翼龙

三十四 鸟之歌舞

三十五 世上最小的翼龙

三十六 造假?

三十七 火山爆发?

三十八 龙口逃生

三十九 汽车解说员

四十 与霸王龙赛跑

《两粒沙新传》

序一

序二

回到生命开始时

一 会说话的沙

二 海洋里出现小精灵

三 忙碌的蓝细菌

四 藻类家族繁盛起来

五 冰期

六 虫子出世

七 变身“魔”虫

八 胆小的小春虫

九 传闻

十 八臂巨虫

十一 小壳动物

十二 爱躺倒的棒形虫

十三 谁是巨无霸?

十四 捕食关系

十五 三叶虫家族

十六 爱美的始海百合

十七 冒充三叶虫的娜罗虫

十八 走过寒武纪

十九 奇特的笔石

二十 骄傲的扭月贝

二十一 鹦鹉螺来了

二十二 神奇的壳

二十三 海底不一样的群虫

二十四 潮起潮落

二十五 节肢动物家族的新海霸

二十六 戴头盔的鱼

二十七 追忆三叶虫时代

二十八 梦幻鬼鱼的高瞻远瞩

二十九 四足动物的祖先——肉鳍鱼

三十 珊瑚家族繁盛了

三十一 鱼类称霸

三十二 四只脚的动物

三十三 现在流行运动

三十四 巨虫时代

三十五 与基龙同行

三十六 笠头朋友

三十七 精巧的单细胞动物

三十八 “活宝”二齿兽

《丑九怪历险记》

序一

序二

一 天上掉下来个“丑九怪”

二 摸虫游戏后的危机

三 奇怪的奇虾

四 爬到“巨人”的肩上不容易

五 海口虾的遭遇

六 奇虾归来

七 等待星口水母钵

八 星口水母钵来了

九 真正的巨无霸

十 决不放弃

致谢

试读章节

四 混鱼龙的“秘密”

“对了,到水面上就可以照镜子了。”幻龙天天立即游到水面上,将脑袋伸出去换了口气,顺便对着水面做了个鬼脸,却被自己的倒影吓了一跳,“哟,怎么这么丑呀!”

幻龙天天有些沮丧地回到水中,发现东方恐头龙已经游走了,只好漫无目的地慢慢向水深处游去,不一会儿便遇见了一只混鱼龙。

这只混鱼龙体长超过1米,有着蜥蜴似的体型和桨状的四肢,嘴巴长而尖,上下颌长着锥状的牙齿,整个头看着呈三角形,头两侧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

“你是混鱼龙吗?”幻龙天天赶忙问道。

“是的。”混鱼龙答道。

“我喜欢你。”幻龙天天说。

“我也喜欢我自己!”混鱼龙毫不客气地说,“不过你别跟我套近乎,我可不想上幻龙的当。”

“其实我是人类,是用魔法变成幻龙的。”幻龙天天解释说。

“什么类?根本没听说过!”混鱼龙瞪大大眼睛。

“人类是最高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用两只脚走路。”

“你用两只脚做个走路的姿势试试?”混鱼龙翻了翻大眼睛不屑地说,“别忽悠了,我们的祖先原来就生活在陆地上,用两只脚走路的陆生动物能高等到哪里去呀?”

幻龙天天绞尽脑汁,觉得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解释。

“我真不明白,做鱼好好的,干吗要折腾演变成两栖动物再到爬行动物?你看我们,身体的内部构造和生理特点仍保留着爬行动物的特征,要用肺呼吸多麻烦呀,遇到天敌堵截换不了气,真是急死了!”混鱼龙报怨道。

幻龙天天突然想到龟鳖等有脚的爬行动物都是在岸上生蛋的,便问混鱼龙,“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们怎么回到岸上生蛋呢?”

“喂,我们鱼龙是卵胎生的,这可不是秘密!”

“卵胎生是什么意思?”

“哎呀,你看鱼是卵生的,生出来的是小小的卵,还得长一阵子才能变成鱼样。卵生的爬行动物要跑到岸上去生蛋,后代从蛋壳里出来后再回到水里。鱼龙不能爬到陆上,就采用卵胎生的办法,一生下来就有鱼龙的样子,能够自己游泳。听明白了吗?”

“小鱼龙也是用肺呼吸吗?”幻龙天天问。

“当然!我们混鱼龙的尾部先从妈妈的肚子中出来,出生后很快就要浮出水面吸气,如果头部先出来的话,那就是难产,很可能会死的。”混鱼龙解释。

这时,游来一群混鱼龙,大声叫道,“去深海了!”

“对了,是时候了,该回到深海了。”混鱼龙自言自语道。

“去深海?”幻龙天天不解地问。

“是啊,你没看出我们眼睛超大么?很适合在深海追捕猎物呢!”混鱼龙眨巴眨巴大眼睛自豪地说。

“那现在我们是在浅海吗?”幻龙天天又问。

“你怎么尽问些弱智的问题呀!唉——”混鱼龙叹了口气说,“我们出生在浅海区,长大后才回到深海,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幻龙天天老老实实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知道!鱼龙妈妈生完孩子后必须回到深海,新生的小鱼龙捕食能力不强,而浅海有大片珊瑚礁和海藻丛,食物丰富,并且珊瑚礁中的洞穴和通道能保护小鱼龙。”混鱼龙边说边游向混鱼龙群,“还有就是,在浅海区换气也方便啦!”

P9-11(《魔幻中生代》)

序言

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很难,写作可读性和趣味性强的科普书就是这样的。通过古生物化石向公众讲解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历史是各国科普的热点,然而能完整、系统讲述这段漫长历史并且吸引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作品却不多。所以,尽管王小娟多年前己出版过《两粒沙》,获得了好评,但这次《童话古生物》系列书还是让我眼睛为之一亮,孩子们可以从生命诞生的源头开始,沿着生命演化的地质历史长河,系统观看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历史。

王小娟通过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为自己打下了较坚实的古生物学基础;她刻苦勤奋,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撰写科普书和一些科普专栏;她性格活泼,说话常有“鲜”词,写出的科普作品趣味盎然;她懂得扬长避短,在知识储备还不够时,创造性地以童话的形式给孩子们写科普,而没走通常大师们才能写好的高端科普之路。这些,让她创作了这套《童话古生物》。

当然,花儿能开是因为有滋养她的土壤。王小娟拥有极其优越的创作科普论著的学术环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有众多优秀的古生物学专家,做出了大量具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王小娟的科普写作得到了包括院士在内的科研人员的热情支持,甚至还得到了兄弟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同行的帮助。

作为王小娟的博士生导师,我虽然因她没有继续深入学术研究而觉得遗憾,但更为她能写出有特色的科普书而感到欣慰。据我所知,《童话古生物》系列书中除了这次出版的4册书外,还有其他的介绍我国著名化石宝库如热河生物群等的计划,希望读者们能喜欢她用心写的有趣又不乏科学性的故事。

王向东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