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翎刚走进办公大楼,就被追上来的紫云叫住了。紫云朝大厅里张贴的竞聘告示牌瞟了一眼,问道:“红翎,材料准备得怎么样啦?需要我帮忙吗?”
红翎明白紫云指的是什么,她微笑着朝自己这位闺蜜看了一眼,说:“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报名呢。”
“为什么呀?”紫云一听急了,她紧赶了两步,把红翎拉到一边,“你知道吗?听说这次连绿佳这样的80后都报名了,说句不好听的,连阿猫阿狗都出来了!这次机会多好呀,你怎么能无动于衷呢!”紫云的语气中透着急切。
红翎看着紫云那双漂亮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迫切神情,便拉着紫云朝电梯走去,她边走边说:“你让我再考虑考虑嘛。”
“我可提醒你,报名时间不多了,你可千万别错过啦。”
“好了,我答应你,中午之前做出决定。”
“这还差不多!”
两人说着进了电梯间,见里面人多,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一时无语。
出了电梯,她们肩并肩地朝办公室走去。
刚一进门,就见橙欣拿着一摞复印件急急忙忙冲了出来,朝主任办公室走去。紫云眼尖,认出橙欣手里拿的是一些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她用手捅了一下红翎:“看到没,橙欣也报名啦。”
红翎依然笑而不答,她把红色的手提包放在办公桌上,一抬眼发现绿佳正坐在电脑前忙着,她有点奇怪地问:“绿佳,我记得你上午有采访,怎么还没走?”
绿佳慌忙从电脑前抬起头回答说:“没忘,我把报名表填好后马上走。”果然如紫云所说的,绿佳也报名参加此次的竞聘了。这位80后的小女生可不简单,留过洋,读过研,人也长得漂亮,来部门才几年的工夫,就在同辈人中脱颖而出。
红翎现在是新闻采访部采访组的组长,每天即使自己没有采访任务,她也得准时到办公室,因为部门里所有的新闻采访都需要她来组织协调和安排落实。
等把上午采访的人员和选题全部落实之后,红翎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她给自己泡了杯意大利特浓咖啡,她需要好好想想有关竞聘的事情。
电视台这几年一直改革不断,新的改革方案经过几个月的酝酿,目前总体框架已经成形。首先就是将全台所有涉及新闻的采编队伍,经过整合后纳入到一个系统里,原有的部门和栏目有增有减。于是,台里决定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重新选拔一批处级干部以及各个栏目的制片人,把系统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配齐。从某种意义上说,竞聘上岗是一次打破多年来干部任命制的大胆尝试。竞聘者的条件摆在那里,凡符合规定的人都可以报名。也正因为如此,它给许多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作为电视台的资深记者,红翎已经在这家电视台工作了十几个年头了,她几乎参与了近些年来所有重大新闻的采访报道。由于工作出色,她不仅成了电视台为数不多的首席记者,还早早地被委以新闻采访部采访组组长的重任。现在,她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竟聘副主任这个位置。
论条件,红翎很有竞争力,有文凭、有经验,年龄也正合适。可让她犹豫不决的是,她很喜欢自己目前这种状态:每天负责组织和安排身边的记者外出采访,更多的时候自己身体力行,冲到采访第一线。她喜欢捕捉新鲜事物,与外界打交道;喜欢手持话筒,从被采访对象那里挖出一个个有价值的信息;喜欢那种每天都能接触到最新资讯的工作环境;喜欢那种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或者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期待;喜欢这个世界每天带给她的新感觉、新体验……总之这项工作太有挑战性了。
但是,目前国内这个行业的状况却是:一旦你当上主任或者成了处级干部,你的工作就得全部转移到管理方面,再想亲自到一线采访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来你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二来如果你那么做了,也有越位的嫌疑。自己才刚刚四十出头,真的不想马上就放下心爱的话筒。她很欣赏国外的媒体人,可以在采访或主持的岗位上一直干到老,干到退休,她希望自己也能那样。
可是,如果放弃这次机会,让一些年轻的记者竞聘上了,似乎又有些不甘心!毕竟自己已在新闻部干了那么长一段时间,经验和教训都积累了不少,虚该出来为大家服务。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