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尽早发掘孩子的天分
分类
作者 (德)托马斯·冯·卡拉夫特//埃德温·萨姆克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想要知道孩子真正的天分,想要让孩子真正发挥他的天分,父母应该具备的知识、方法、科学测验,尽在托马斯·冯·卡拉夫特、埃德温·萨姆克所著的《如何尽早发掘孩子的天分》!

10大天分才能测试、量身定制的天分剖面图,和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发掘他们的天分!

内容推荐

托马斯·冯·卡拉夫特、埃德温·萨姆克所著的《如何尽早发掘孩子的天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有关识别、发掘孩子天分的基础知识,通俗易懂地讲述了测试孩子天分的方法,并对每种“天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情况及培养方法给予演示阐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像玩游戏一样对他们的天分进行测试,从而有目的地发掘天分,激发潜能,帮助你解决兴趣班选择难题,引领你精准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天分,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尽早发掘孩子的天分》由世界青少年才能研究机构创始人、首席专家共同研究,合作完成,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在欧洲多国被奉为辨识和发掘儿童天分的圣经。

目录

上篇 家长应该了解的天分知识

1 究竟什么是天分和才能?/3

 特殊才能: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 3

 如何发现和培养天分? 4

2 父母应该知道的才能研究/7

 漫长征途第一步/错误的尝试/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与才能发掘

3 能在学校发现孩子的天分吗?/12

 “实验班”和“跳级”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天分吗? /在学校发现天分可能遇到的阻碍

4 家长如何辨别孩子的天分?/15

5 从问卷测试中能够发现什么?/16

 一份科学问卷的标准1 6

 测试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7 18

6 对孩子和家长都有帮助的测试问卷/20

 十大天分/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天分?

中篇 和孩子一起测试十大天分

1 怎样利用这份问卷?/29

 做问卷时必须遵守的原则/用分数表示与事实的符合程度/给孩子的问卷

2 一般社会能力:和孩子一生相关的人格特质/31

 社会能力包括个人内在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社会能

 力/怎样培养社会能力?/个体差异/社会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3 社会适应能力:生存的重要能力/37

 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父母言传身教最重要/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

 方面?

4 追求成就的动机:成功的必备因素/42

 5岁,孩子开始意识到个人努力的分量/什么会激发追求成就的动机?

5 空间思考能力: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的能力/47

 从婴儿开始发展孩子的空间思考能力/空间思考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6 逻辑思考能力:幼年的发展很关键/52

 从2岁开始发展逻辑思考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7 语言能力:终生都在发展的能力/58

 语言能力终生都在发展/语言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8 运动协调能力:全面发展的必备能力/66

 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阶段/运动协调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9 手工制作能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72

 手工制作能力与入的认知发展/手工制作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10 音乐才能:一半是天分,一半靠培养/77

 怎样辨识孩子是否具有音乐方面的才能?/音乐天分的发展规律/音乐才

 能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11 创造能力:改变人生的重要能力/83

 创造力的发展规律/创造能力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12 问卷测试结论和分析/88

 计算分数,制作孩子的天分剖面图/一目了然的天分剖面图

13 个人特质分析/93

 一般社会能力93

 17—50:几乎没有或者不太明显/51—68:比较明显/69—85:非常明显

 社会适应能力95

 17—50:几乎没有或者不太明显/51—68:比较明显/69—85:非常明显

 追求成就的动机96

 17—50:几乎没有或者不太明显/51—68:比较明显/69—85:非常明显

14 七项才能的总体分析/99

 17—50:几乎没有或者不太明显/51—68:比较明显/69—85:很明显

下篇 如何提升孩子的天分

1 给孩子助跑:充分发挥他的天分/105

 年龄的变化带来其他变化/发掘孩子的天分,给予肯定/正确的开始/

 帮助孩子发展才能的一些建议

2 用游戏激发孩子的社会能力/109

 多进行隔代交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将感觉诉诸文字/鼓励孩子进行

 角色体验/经营友谊/学习独处,发发呆也行/幽默感也可以培养/

 帮助您的孩子学习社交礼仪/人是群居的动物

3 如何适当发展社会适应能力/116

 请支持您的孩子116

 教导孩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

 触/适应能力强的孩子通常很乐于助人/团队精神/愿意退让的温和态

 度/从“自我中心”中跳出来/相信别人心怀好意

 帮助孩子找到中庸之道121

 分辨哪些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自我保护很重要/合理地怀疑/让步应

 该有底线/什/厶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4 追求成就的动机:以兴趣为学习的前提/124

 寻找内心的“发动机”/要给孩子压力吗?/发挥榜样的力量/做记录/

 增强孩子的动机:赞赏和肯定/父母的期望和对待方式需要前后一致

5 每天10分钟小游戏,帮孩子发展空间思考能力/128

 小小室内设计师游戏/猜距离远近的游戏/让孩子当向导游戏/盲人游

 戏/来一趟星际旅行/每周一问的游戏/建造城市或花园/包含工程

 制图元素的绘图/如果我是建筑大师……

6 做事要有条理:如何培养逻辑思考能力/133

 数字或逻辑游戏/教孩子做实验/通过购物培养数学能力和条理性/棋

 类游戏/每周一问/适度的电脑操作帮助逻辑思考/自然科学/参加

 竞赛/如果……就会……

7 说话是一门艺术:如何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137

 阅读137

 和孩子一起进入阅读的世界/让孩子看他自己喜欢的书/念报纸也很有

 趣/刻意点燃阅读的火花

 写作139

 通过触摸来描述一件物品/小小诗人/押韵游戏/故事接龙或改编故事

 /轮流讲笑话/文字游戏/家庭格言/礼貌的电话用语/写作/自

 己制作一本书/外语/“交换留学生”游戏/戏剧表演/灵活使用词

 典和其他书籍/与阅读、写作相关的课程或比赛

8 不断向前:如何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145

 上下楼梯/代替坐车的运动/多接触大自然/通过运动发展友谊/参

 加不同的运动课程/观看运动比赛/游泳/马戏团表演/做孩子的运

 动榜样/球类运动/拥有运动型的外表

9 不要小看拼模型:如何发展手工制作能力/149

 从日常生活做起/和各种工具打交道/小小修理站/做个小小的地质勘

 探家/缝缝补补/搭建乐高积木的城市或是做高达模型/制作一张卡片

10 音符世界乐趣多:如何发展孩子的音乐才能/152

 让音乐伴随旅行/培养孩子的音乐耳朵/和孩子讨论音乐/学会辨识拍

 子和韵律/用音乐来表达/听音乐会/全家一起玩音乐/用玻璃杯演

 奏音乐/学习乐器/参加合唱团或乐团/更上一层楼:自己作曲

11 张开想象的翅膀:如何发展创造能力/157

 觉得无聊是一件好事/自己动手,举办派对/设计衣服和布置家居/望

 着蓝天幻想/孩子的天职:玩耍/多元化玩具/大纸盒很好玩/变,

 变,变……/多棒的礼物啊!/大自然是无限创意的源泉/小小室内设

 计师/假如你变成动物,那会怎么样?/一个由照片或影像讲述的故事/

 不断学习和尝试来寻找不同答案/大决定,小决定

试读章节

2 父母应该知道的才能研究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在着手研究诸如心理障碍、个体行为模式、个性特征、特殊资质或能力和智力等等的问题。远在古罗马时代就有哲学家和诗人指出,人类拥有的大部分能力都没有得到发掘。在18世纪末,德国大文豪歌德就曾告诫年轻人:“你们从父辈遗传得到的能力,要去取得它并真正拥有它。”

又过了近100年,大约于1900年,智商(IQ)的发明者威廉·斯特恩指出:“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原材料(指铁矿、煤矿之类)的蕴藏量,而对于我们精神领域的原材料——也就是才能——的多寡和种类,我们的了解更少得可怜,但其重要性却远胜于物质上的原材料!”

在2001年,马堡大学才能研究教授德利夫·罗斯特教授说:“促进才能的发展是人权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致力于个体才能的发掘。”

发掘个体的不同才能是认识自我的一部分。

过往的数十年间,在差异心理学①领域进行过很多研究。其中明显的发现就是:发掘个体的不同才能也就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而这个“自我认识”在当今变得非常有意义。

漫长征途第一步

18世纪的科学家曾使用“颅相学”(即所谓的“头颅理论”)为才能研究带来一线曙光。颅相学家认为,能从头颅的微小弯曲和差异来辨别个体的特质和能力。

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被测试者头上有一个类似头盔的东西。这类“心灵占卜”,也就是心智测试,并没有带来任何实用性的结果,在当今的研究中也没有任何意义。

错误的尝试

关于智力和其他性格特征的测试,最早的记录来自于自然研究者格藤爵士,他是达尔文的亲戚。他的方法从现今角度来看是不可行甚至是荒谬的,但不管怎么说,这是第一次尝试。他曾用笛子来测试智力,认为一个人能听到越高的音调就表示他越聪明;另一个实验则是让参与者判断,相同盒子分别装着弹药和棉花,哪一个会比较重;还有一个实验是测试参与者对玫瑰花香的敏感度。

189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卡特尔将这些实验的测试结果与被测试者在学校的成绩或是其他成就进行比较,正如他所推测,这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

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与才能发掘

1905年,法国人阿尔弗雷德·比内和他的同事西奥多·赛门进行过一个高明得多的实验。这个实验是要得出被测试孩子的心智能力,以此预测他们在学校中的学业成绩。实验主要测试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对于概念之间逻辑关联的理解程度。例如用以下类似的句子来提问——“橙子、梨子和苹果有什么共同点?”

根据实验结果,比内和赛门可以将孩子的生理年龄与他们的心理年龄进行比较。这样的测试结果可以帮我们发现——当孩子的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时,是不是可以“加速”孩子的成就发展,使之在才能表现上遥遥领先;反之,当孩子的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时,孩子的才能表现是否会呈现出缓慢的进展状态。

这个实验非常成功,并且对现代的研究也有深远的影响。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将这个测验引进到美国,将其称为“斯坦福·比内测试”。迄今,这个测试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P7-9

序言

父母是发掘孩子天分的推手

“天分”,这个词一直具有着非凡的魔力。

只要提到“天赋异禀”或是“神童”,多数人都会抱着一种近乎崇拜的心理。我们会骄傲地说:“她是我们最有天分的后起之秀!”或是“天分可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有时候甚至还会说:“这是敬爱的上帝在我们熟睡时,赐给我们的礼物。”

这份来自上天的礼物,早在古代已有入着手研究。古罗马历史学家兼剧作家提图斯·普拉图斯在大约公元200年前就曾说:“最伟大的天分往往是被埋没的。”

许多现代的研究者希望从基因中找出智力和天分的决定因素,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往往发现遗传、智力与天分之间有非常复杂的互相关联。就算是最乐观的研究者也指出,人类能够解开其中的奥秘,大约还得再等30一50年——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发现天分的最终组成密码。

但是关于天分,起码有两项重要的工作在等待着我们——辨识发现天分和培养促进天分,光这两方面,已经有太多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了。在过去数十年里,世界各地都在做着各种才能的发现、发展和应用的研究,但是发掘天分仍然还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最新的研究指出,各种临床实验的综合——例如测试问卷、家长和教师的评估等结论的整合,往往可以得出最好最精准的结论。所以在本书中,除了提供给家长各种知识信息和培养方法以外,我们还准备了数份系统性的问卷,结合家长平时与孩子相处的观察还有体验,家长可以对孩子拥有的才能进行一个判断。这样的判断结果,可以在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评估孩子的课业成绩,以及挑选课外活动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

托马斯·冯·卡拉夫特

埃德温·萨姆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