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的反省(制造业毁灭日本)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日)野口悠纪雄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面对巨额的贸易赤字,日本应做的不是依靠日元贬值来增加出口,而是必须改变以往的制造业立国模式,确立以“人才开国”、“富人模式”为目标的新兴成长模式。事实上,作者认为日元升值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利益。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真正原因,是制造业贸易模式的方向有误。日本如果与新兴国开展价格竞争,旧产业复活,新产业无法登上舞台,那么,这个国家将岌岌可危。《日本的反省(制造业毁灭日本)》中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透析日本经济复苏的根源,指明日本经济发展方向。

内容推荐

一直以来,日本都以“制造业大国”自居,但《日本的反省(制造业毁灭日本)》作者野口悠纪雄却认为,制造业立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罪魁祸首。日本如果与新兴国家开展价格竞争,将导致旧产业复活,新产业无法登上舞台,那么,日本经济将岌岌可危。面对巨额的贸易赤字,日本应做的不是依靠日元贬值来增加出口,而是必须改变以往的制造业立国模式,确立以“人才开国”“富人模式”为目标的新兴成长模式。事实上,作者认为日元升值会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利益。

目录

前言

第1章 日本的出口立国在大地震之时终结

 1 贸易赤字已成定论

 2 贸易赤字的定论是“新常态”

 3 贸易赤字的定论促使观念转换

第2章 日本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1 汽车产业已经发生了“农业化”

 2 日本的电机产业能否生存下去

 3 对中国的出口能否支撑日本经济

 4 若能提高美元售价,那么日元升值将不是问题

第3章到了应该改变对于日元升值看法的时候

 1 日元升值是日本的国难吗

 2 有必要冷静地评价日元升值所产生的利益

 3 5小时内超过300亿日元!FX投资取得空前利益

 4 即使贸易出现赤字,日元也不会贬值

第4章 被电力问题制约的日本经济

 1 电力供给能否满足需求

 2 发电成本上升

 3 电力问题加速海外转移

 4 地域垄断与总括原价方式曾支撑着电力公司

第5章 减少核电站并非不可能

 1 重新审视能源计划要从电力需求的再探讨出发

 2 如果能够重新认识经济增长率。那么对于核电站的

 依赖度将减半

 3 改变产业结构。电力需求减少

 4 环境标准与缩核有可能同步达成

第6章 改变制造业的事业模式

 1 日本的制造业正在迎来关键时刻

 2 从整体上替换增长模式

 3 构建制造业新模式

第7章 如何应对海外转移造成的国内雇用减少

 1 制造业的海外转移正在加速进行

 2 如波涛般涌入亚洲的汽车产业

 3 即使制造业停留在国内,雇用仍会减少

 4 在日本的经济活性化中。生产率高的服务业

 不可欠缺

第8章 在TPP中真正应该考虑的是什么

 1 TPP并非贸易自由化

 2 由TPP带来的出口增加效果仅为O.4%

 3 中国的态度有可能导致日本制造业遭受重大打击

 4 作为出口振兴政策,TPP和FTA已经落伍

 5 以“向世界开放的日本”为目标

第9章 欧洲债务危机是否会波及日本

 1 具有对照性的希腊和爱尔兰

 2 意大利国债问题的原因何在

 3 欧洲债务危机不会影响日本国债

 4 经常收支赤字不会阻碍国债消化

 5 日本国债的风险确实在升高

试读章节

出口立国模式已无法继续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经济的基本模式是出口立国。为了维持这个目标,日本实行了多种多样的经济政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实施了金融缓和与日元贬值的政策。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在2003年前后实现了外需依存经济的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是可持续的。随着经济危机的发生,这样的模式也开始崩溃。

2009年后期,随着出口的恢复,人们对外需依存模式的复活充满了期待。但是,如第1章所述,东日本大地震后贸易收支出现赤字,2011年的贸易收支赤字达到了1.6万亿日元。

那么,日本在今后应该发展怎样的经济模式呢?

目前依然有很多意见认为“应该继续出口立国的模式”,并且认为为此应该阻止日元升值。然而,这是不可能也不恰当的方向,况且,日本还存在电力问题。

因此,贸易收支已经无法实现经济危机前那样的巨额黑字,出口立国模式也已无法再现。

制造业无法解决日本的雇用问题

在这种条件变化的背景之下,制造业已经开始以显著的速度进行海外转移。

丰田汽车的小泽哲副社长在2011年5月11日的决算会见上提出“日本的制造业已经超出了界限”。这是民间企业的正常反应。

在大地震中被损坏的工厂,是在国内进行重建,还是转移到海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合理的经济性决策,“国内重建”只会带来企业的衰退,其结果就是不得不削减雇用。

但是,“应该阻止海外转移”的意见也很强烈。

那么,是否真的能够阻止海外转移呢?

日元升值和电力问题都不是暂时性的,而是结构性的。考虑到这些,就不得不承认海外转移是无法阻止的。海外转移是企业应对经济条件变化的合理行动。

当然,海外转移也会对国内的雇用带来深刻的影响。然而,既然无法阻止海外转移,那么即使对国内重建给予补助金,也无法解决雇用的问题。而且,给予补助金并不是有效的政策,而是为了能说出“政府并没有旁观,政府也在努力”的借口政策。

并且,即使能够阻止海外转移,也无法保证能够确保国内的雇用。实际上,即使在出口依存经济增长的高潮时期,制造业的雇用也曾持续减少。制造业的从业者人数(季节调整值)从2002年1月的1215万人持续减少到2008年1月的1143万人(之后仍持续减少,到2011年1月只有1029万人)。这个期间是制造业出口高峰时期,也是海外转移的停滞时期。外需依存经济增长虽然能够增大出口产业的利益,但无法起到增加国内雇用的作用。

主张阻止日元升值、阻止海外转移的人,实际上并不只是因为担心雇用,而是希望维持现状。革新和改革总是伴随着摩擦,有很多人仍然认为“希望能够维持现有的基本模式”。

序言

2012年3月的结算结果显示,日本的机电产业陷入了巨额的赤字危机。据预测,松下、索尼、夏普、NEC四家企业合计背负上了1.4万亿日元的巨额赤字。2月27日,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厂商尔必达(Elpida Memory)株式会社申请适用公司更生法。电子产业总体呈现出崩溃的状况。汽车产业也不再呈现经济危机前的气势,在利益方面也被美国及韩国的厂商分去了一大杯羹。

2011年的贸易收支也出现了大幅赤字。这并不是一时的现象,可以预想这样的状况将会在今后一直持续下去。迄今为止的出口立国方针也将会被迫发生重大转变。

在股市上,日本也明显落在世界性趋势之后。2011年2月,在对于解决欧洲金融危机的期待中,股市有一定的上涨,但是并不足以逆转长期性的下滑趋势。日本在世界上的滞后,在今后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作为这些状况发生的原因,东日本大地震以及泰国洪水等突发因素多被提及。另外,外汇汇率中,异常的日元升值也是一个常被提出的问题。但是,究其真正原因,应该是制造业的经济模式的方向定位发生了错误。

不可与新兴国家比体力

笔者曾在2007年钻石社出版的《制造业幻想使日本经济衰弱》一书的序言“现代版伊索寓言”中写过如下文字。

在世界经济这场游戏中,由于中国的加入,游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价格竞争这场对抗中,日本终究没有胜算。因此,日本应该做的不是和中国扭打在一起,而是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到智慧的比拼上。美国和英国就在这样的战略转换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没有发觉这种变化的日本依然继续饮着“日元贬值饮料”消耗体力。

笔者写这段话时,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出口主导经济增长”的高峰时期。丰田汽车的盈利达到了空前的2万亿日元。“重厚长大”产业复活。2000年前后占主导地位的悲观论也随之烟消云散。

而笔者却逆当时之风潮,在同书的这篇文章中写道,满足于“日元贬值”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传统产业虽然复活,但能够支撑未来经济的产业尚未登场;自信过剩本身就是问题,等等。对于这些主张,当时并没有人重视。但是,当时笔者所担心的问题却在逐步变为现实。

如今,日本的制造业正处在悬崖边上。在今后数年间,能否进行真正的改革,决定着日本的将来。

在东日本大地震之后,随处可见“加油”这样的口号。加油,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要切记不可走错了方向。在加油努力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朝着哪个方向努力才是有效的。否则,一旦搞错了努力的方向,那么只会渐行渐远。

事实上,目前日本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并且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孤注一掷。这不仅不会改善目前的态势,恐怕只会让现状继续恶化下去。

苹果与日本的电机厂商有何不同

在探讨制造业的经济模式时,苹果公司是特别具有参考价值的例子。同时,我们尤其应该关注与新兴国家的关系。

苹果公司虽然属于制造业,但是它具备与传统制造业完全不同的事业模式。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苹果公司本身仅进行产品的开发、策划与销售,而将制造这一工程委托给了中国的电子制造服务(EMS)。利用中国低成本生产出的产品又以高价卖给发达国家,自然会获得盈利。

苹果的股票时价总额在2012年1月达到世界之首。而日本的制造业至今仍在将制造工程视为事业的核心,导致不得不面临产品价格急剧降低以及巨额赤字的窘态。这正是与苹果公司的鲜明对照。日本家电厂商的惨状与美国IT企业的繁荣相比,我们深感它们虽然看起来从事的是相同的工作,但却是全然不同的产业,其原因正是它们的经济模式恰恰相反。

电子产业在近来约10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正是因为新兴国家的“EMS”以及被称为“铸造厂”(foundry)的生产承包企业的成长,使得原本无法达到的低成本生产产品成为可能。而日本的电视厂商却逆此道而行,在日本国内建设大工厂,生产液晶电视。也有说法称是为了缩小与日益发展壮大的三星电子的差距,才建设了这些大型工厂。电机产业将一般生产转向国外的同时,却在抓紧进行液晶电视的国内生产化。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推测为在2003—2007年前后,日元开始贬值,日本国内生产的有利性得到恢复。另外,也是由于液晶电视是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

然而,其结果却是,日本不得不面临液晶电视的价格急剧下降以及陷入赤字的危机。因此,若是继续与新兴国家的制造业进行低成本的体力竞赛,那么,无论何种产业,都会因失血过多而亡。所以,在那之前,应该马上从这些事业中收手。

在贸易赤字时代,日元升值会帮助日本

在讨论制造业的困境时,总会被提及的是“由于异常的日元升值导致无法增加盈利”。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关注以下几点吧。

第一,苹果型的事业模式,无须要求本国通货价低。当然,本国通货价高可以使得利益上升。

第二,无论在何处进行生产,如果能够提高美元售价的话,那么日元升值对于日本的出口产业来说就不是问题。日元升值之所以会使得盈利减少,正是因为无法提高美元售价。这也是产品除价格以外不存在差别化特性,即产品无差异化的表现。

第三,从日本整体立场来看,由于贸易收支赤字,如果日元贬值,那么以日元结算的贸易赤字将会进一步扩大,并且日元贬值还会带来发电用燃料的日元进口价格上涨,发电成本也将上升。而日元升值,则抑制了日元进口价格,这对于震后复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日本政府为了扶助出口产业,实施了购买巨额美元的干预措施,试图阻止日元升值。然而,这种做法事实上阻碍了震后的复兴。

并且,通过政府干预购买的美元资产正在变为收益率极低的美国国债。这也使得美国以低利率筹措资金成为可能,为增大所得收支黑字做出了贡献。

在贸易收支赤字的现在,维持并扩大所得收支黑字变得越发重要。比起生产产品出口,如何有效运用巨额的对外资产显得更加重要。如果能够将转移到海外的当地法人的利益还流到日本,就能扩大所得收支黑字。如果能够有效活用这一途径,那么日本人将会变得富有。经济条件的变化,已经使得我们不得不在各个方面转变之前的陈旧观念。

以日本活性化为目的的人才开国

无论对于服务业还是新型制造业来说,要实现新型产业的兴起,高能力的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

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教育体系。然而,这也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日本的产业结构转换迫在眉睫,等待教育体系的改善是来不及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的是,活用外国的专家。

这是有先例的。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逐步缓和金融市场的规制,将外国的金融机构引进了伦敦城,成功实现了英国经济的活性化。除此之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IT产业发展,也与外国人的贡献紧密相关。在硅谷的专家中,外国人专家的比例超过了六成。

在日本,有很多人认为:如果雇用外国雇员,那么日本人的职位将会被剥夺。但是,从英国和硅谷的经验来看,外国人的引进本身会扩大利益。因此,要摆脱“日本人和外国人争夺利益”的陈旧观念,积极地谋求人才开国。对于日本来说,如何活用中国的专门人才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让外国人才活跃在日本市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最为先进的经济活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并不多,但是日本却具备实施这种活动的条件。

并且,日元升值对于日本引进专家是有利的。在传统的出口立国模式下会导致利益减少的日元升值,在这里却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如果固执于传统的企业模式,认为日本企业低迷的原因是日元升值或法人税等六重苦,希望依赖节能车补助或节能政策生存下去,那么日本的产业将失去未来。从尔必达(Elpida Memory)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维持传统的产业模式,即使得到政府的支援,其结果也只是出现更大的损失。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寻求观念的转变。

本书是以在钻石在线(DIAMOND online)上连载的《未曾有过的大灾害日本应如何应对》以及在《钻石周刊》上连载的《(超)整理日记》为基础创作的。在这些拙作连载之时,受到钻石社书籍编辑局第三编辑部副总编辑小川敦行先生、《钻石周刊》编辑部河野拓郎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本书成书之际又得到了小川先生的大力支持,再次表示诚挚感谢。

野口悠纪雄

2012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