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主义中国在开拓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肖巍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11册)是重庆出版集团与复旦大学强强联合,倾力打造的重点出版项目,是全面、立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该丛书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等担任主编,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撰写,分别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体作出论述。丛书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通俗化读物,紧扣党的十八大精神,视野广泛,深入浅出,用大众化的朴实文风、深入浅出的理论语言,科学解读“中国梦”。 “大学者写小书,大道理通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的显著特点和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肖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学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统战理论研究基地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的教学与研究,并对人权问题、环境问题、意识形态建设,以及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学等领域有持续之兴趣和心得。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中国在开拓中前进》一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土根据与阶段特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更健康地发展几个部分,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的丰富理论内容。

目录

总序

开场白 科学社会主义既是理论,也是运动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土根据与阶段特征 
一、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图 
四、学资本主义来搞好自己的社会主义 

第二章 继续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一、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二、改革开放没有回头箭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第三章 建设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挑战 
二、信守为了人民的宗旨 
三、围绕核心价值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 

第四章 促进社会主义更健康地发展 
一、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 
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使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效应

精彩书摘

  科学社会主义既是理论,也是运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批判,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的情况下提出的。他们认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是对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表达了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的经济诉求和政治意愿,但又并不意味着凭空设想一种尽可能完善的社会理想,而是通过深入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为这种斗争提供思想武器。“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关注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并置身于这种运动,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也拒绝对未来社会的具体情况提供什么“预定看法”,反对提出什么一劳永逸的方案。“(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他们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完全取决于人们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他们对未来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而如果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共产主义是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前提产生的。这也正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中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将是在一切文明国家,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但是,1848年以后的局势发展使他感到这样的革命并非指日可待。“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并非一成不变,“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前言/序言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党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同大家见面了,这是复旦大学以及上海市部分知名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研究方面所作出的重要探索。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并且提出:在经济建设上,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政治建设上,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上,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社会建设上,必须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五大建设”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不仅需要在实践上扎实推进,而且需要在理论上深入地加以探讨和阐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向度。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进行例如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工作时,曾为自己提出过多么高的学术要求。正是这样的学术要求,使得马克思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几乎每一个领域中,都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见地。列宁曾说过,不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能真正读懂《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向度,于此可见一斑。在这个意义上应当说,如果没有很高的学术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持立;如果放弃或贬低其学术要求,则无异于理论上的自我打击。更加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学术要求,归结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深入并切中当下的社会现实。如果没有这一根本之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同样不可能真正持立。但人们往往太过轻易地想象“现实”一词,仿佛达于现实或把握现实是不需要什么理论或学术的,甚至还往往用关注现实来作为拒斥理论和学术的口实。这是一种严重的——甚至是危险的——误解,它把“现实”同一般所谓的“事实”混淆起来了。必须明白,与一般的事实不同,现实不是在知觉中就能直接同我们照面的。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所谓现实,乃是实存和本质的统一,是在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东西。因此,如果仅仅滞留于“实存”而达不到本质性,达不到在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窥见或触到现实。海德格尔曾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学之所以优越于其他的历史学,因为它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一度中去了;也就是说,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