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操场那片花田/蓝风筝长篇小说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璐婷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璐婷所著的《操场那片花田》讲述闺蜜之间的友谊。

王洛,文静秀气,学习成绩优秀,却缺乏运动、艺术等其他细胞;凌月,美丽大方,热情开朗,运动、艺术细胞丰富,却学习成绩不好。她们从小学时代成为好友,初中三年成为闺密,高中入学又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发展着儿时开始的钢铁般坚固的友谊。除了下午放学各自回家后的夜晚,她们几乎每一个白天都形影不离。这样的好友,竟然会在心灵深处萌生出彼此厌恶的情绪,而这恶劣的情绪慢慢膨胀竞至于最终爆发,在高一年级结束的时候,两人的友谊也就此终结……

内容推荐

张璐婷所著的《操场那片花田》讲述:王洛与凌月,从小学成为好友,初三成为闺蜜,高中入学又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几乎每一个白天都形影不离。这样的好友,竟然会在心灵深处萌生彼此厌恶的情绪,而最终在高一年级结束时终结两人的友谊。若干年后,凌月作为知名网络漫画作者应聘于一家杂志社,而那杂志的主编竟然是王洛。时间的流水冲走了浮躁的泥沙,沉淀下来的是珍贵的金子;岁月的沧桑催熟了稚嫩的心灵,萌发出的是理解、宽容的芳香。一个拥抱让她们彼此温暖,操场那片花田在眼前明媚地绽开。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王洛】

人的习惯总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以前喜欢戴着耳机听歌。“那样比较有feel嘛。”曾经在电视上听某个娱乐明星这么说过,于是自己也悄悄模仿。但是现在却不是这样,也许是在看了“耳机戴久了会导致失聪”之类的报道后潜移默化地拒绝了这样的习惯。

以前,这个“以前”,指的是小时候,差不多是小学甚至更小的时候,那会儿我特别喜欢粉红色,可以说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要选择粉红色的。衣服一定是粉红色的才买,包书用的书皮也要选粉红色的.写字台要刷上粉红色的漆,就连浴花、香皂都非得是要粉红色的才肯用。哥哥说我臭毛病多,简直无药可救了。可是哥哥哪知道啊,女孩子都喜欢粉红色。那个时候的我就是这么想的,只是现在再想起来才觉得好幼稚。我现在早就不喜欢粉红色了,原因是我后来从别人口中听到了“喜欢粉色的女生都爱装纯卖萌”“粉红色是最脑残的颜色”之类的讽刺,我努力让自己觉得“他们不是在说我,他们没有针对我”。像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我不是第一次做了,但我还是乐此不疲,至少这样自己心里会好受些。所以,现在我看见粉红色心里冒出的感觉竟然是厌恶。

以前喜欢看动画片——这是每个小孩儿的共性,可是后来终于渐渐改变了兴趣,开始迷恋上了偶像剧中的帅哥,鬼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放弃了葫芦娃,放弃了黑猫警长,放弃了百变小樱,选择面对李敏镐的巨大海报流口水——改变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可是有些事情一旦养成了习惯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

比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只要写作业想不出答案就不自觉地挠头顶上的头发,而且改不了偏偏总是那一块地方,所以导致那块的头发都快掉秃了,可就是改不了这个习惯。好多次,我都试图控制住自己不去挠它,但是那样就会做不出题,真是怪癖。

看电视的时候我必须时时刻刻手握遥控器,不然心里就会特别不踏实。也许是小时候和哥哥在家看电视抢遥控器抢习惯了,留下了怎么也改不掉的后遗症。

改不了习惯,有时候真让人恼火。幸运的是那些都是不必太在意的小细节,在做其他事的时候就会迅速将其抛到脑后——在听歌的时候不会烦恼自己做题时挠头的怪癖。

可是有的习惯却会一直一直困扰我。

比如——

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往他的座位上瞥,看他听讲,看他写笔记,看他和同桌讨论问题……好像他的一切行动甚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恰好”被我看见。我的这种行为由最初的“偷窥”演变成了长时间的观赏,虽然性质也属于“偷看”——在他突然转过头来的时候慌乱地收回目光,会在上课老师突然质问“王洛,你在干什么”的时候赶紧低下头,被老师扣上“上课总是走神”的帽子。“可是这又不是我故意的,习惯了偷看他啊,所以嘛,我很苦恼。”我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我经常忍不住地厌恶别人。

无论是谁。

同桌很聪明,数学成绩超棒。每次数学课老师让做练习题他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放下笔,举手示意老师自己已经完成。每到这种时候,我心底就会泛起一阵厌恶,虽然我根本不会表现出来,我依然在草稿本上装模作样地写写画画,甚至还会把本子推到他面前,笑眯眯地问他到底怎么算。其实我在心底早已经把他骂了千百遍——你以为就你很聪明吗?算出来就算出来了,嘚瑟个什么劲儿?但每次看到他认真给我讲解的样子,我又会忍不住地心软——他的确比一般人聪明哎!其实他也并没那么可恶。

班里有一个同学学习特别刻苦,每天中午午休的时间都会去图书馆学习,课间也好,自习也好,始终都在看书;她不爱参加班级的任何活动,也不爱说话,永远在学习。我莫名其妙地就不喜欢她,甚至会在考试名次排出来以后悄悄地在心里数落一句“看你如此刻苦,成绩不也就那样”,就连我有时也会被自己恶毒的想法吓到。有一次生物作业没写,我心惊胆战地怕被生物老师骂,可是没想到身为生物课代表的她竟然替我挡了下来。那次特别感激她,我也不由自主地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愧疚。可即使对她的印象有所好转,我还是会在她始终上不去的成绩面前悄悄数落、暗自窃喜。

这种难以启齿的厌恶,就连在自己最好的朋友身上,也无可避免。

我如果遇到了好玩儿的事情首先就会告诉凌月,在受了委屈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也是她,在别人问到“你最好的朋友是谁”的时候会条件反射地回答“凌月啊”。可是养成的习惯还有——总是会在不经意问看到她身上无数的小缺点,总是无可控制地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挑出毛病,总是看不惯她的所作所为。某些时候,我心里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我很讨厌她。但,她又的确是我的好朋友,我最好的朋友。

——改不掉的习惯。欣慰和恼怒、喜欢和讨厌,一直以来都是互为反义出现的词,同时被加载到一个人身上总是显得矛盾又有些不可思议。

迷失在丛林里,找不到出口,又好像四面八方都是出口。

——无论走到哪里头顶上的天空都是一模一样的。

2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我手中的笔和纸摩挲的声音。

阳光从窗外沿着斜面切进来,在地面形成规规整整的几何图形。

黑板上是老师在最后一节课写下的板书,苍劲有力的字体留在板面上,还有不知哪位无聊人士在空白的地方画了一个猪头,旁边拉了一个箭头写着某位同学的名字。过道两旁的几张桌子歪歪扭扭,不用想就知道放学时教室里热闹的情形。有几本书躺在地上,毫无章法地散落着。几个座位下面有大片大片废纸和一些小碎屑,肯定是懒得扔垃圾的几个男生留在原位的。

在同学们都走后,教室里仍然留有他们存在过的痕迹。

整个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显得有些孤单。

但是我的注意力只专注于笔下。每一个笔画都认认真真地写下,每一个字都是身体里小小的细胞,随着心脏的一收一缩,轻轻跳跃。

教室的前门把手突然下压,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我微微抬起头。

“咦?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吗?”

“嗯。”我的鼻腔里发出一个音节,不动声色地把手下的本子合上。

“你写的什么啊?”眼尖的凌月还是发现了我的小动作,伸手就要拿。

“没什么啦。”我的胳膊稍作用力压住,本子才没被凌月抽走。然后我顺着动作碰了碰额前的刘海,显得动作没那么刻意,“抄的歌词。”

“你就爱干这些无聊的事。”凌月这才打消要抢本子的念头,用手点了点我的太阳穴。

P3-5

序言

青春的美丽

拿到这部小说稿,我的眼睛先是一亮——《操场那片花田》,看那题目,我的眼底心头一片明媚。

我一章章地往下看,心头的明媚渐渐消减——这是孩子们真实的心理写照吗?互为闺密的女孩子之间,竟然在心灵深处隐藏着对彼此的厌恶,甚至不惜制造麻烦,看着对方出丑而后快?是我太不了解她们了,还是不敢面对这份心灵的真实?两个十六七岁正值花季妙龄的可爱女孩儿,心灵深处怎么会有那么多不够明亮或者可以称之为灰色甚至阴暗的东西?

王洛,文静秀气,学习成绩优秀,却缺乏运动、艺术等其他细胞;凌月,美丽大方,热情开朗,运动、艺术细胞丰富,却学习成绩不好。她们从小学时代成为好友,初中三年成为闺密,高中入学又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发展着儿时开始的钢铁般坚固的友谊。除了下午放学各自回家后的夜晚,她们几乎每一个白天都形影不离。这样的好友,竟然会在心灵深处萌生出彼此厌恶的情绪,而这恶劣的情绪慢慢膨胀竞至于最终爆发,在高一年级结束的时候,两人的友谊也就此终结。

小说没有终止于两人友谊的结束,而是在若干年后的工作中无意又似有意地相遇了——一个知名的网络漫画作者应聘于一家并不太出名的杂志社,而那杂志的主编却是她少女时代从好友演变成“仇敌”的那个人。时间的流水冲走了浮躁的泥沙,沉淀下来的是珍贵的金子;岁月的沧桑催熟了稚嫩的心灵,萌发出的是理解、宽容的芳香。一个拥抱让她们彼此温暖。操场那片花田在眼前明媚地绽开。

看到结尾,我终于舒了一口气,为她们的友谊,为她们的成长。但心中仍然有一种沉甸甸的东西不能释然,是什么呢?

我开始了反思。王洛和凌月,我喜欢谁呢?我竟然无法判断她们两个谁更好一点,谁更可爱一些。原来是我曾经习惯于用一个尺度衡量学生,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而小说中的孩子们有些颠覆了我心中固有的尺度,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尤其是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并且联系到自己和现实生活的时候,我清醒地意识到,小说中流露出的情感是真实的,真实得让我就像面对生活中的自己,以至于脸上发烫,心理紧张,紧张到汗湿脊背。

我赞佩作者的勇敢,欣赏她的真诚,享受她文字的细腻和表达的流畅。这是一个刚刚高中二年级的孩子在高一暑假完成的作品,她敢于直面自己同龄人的生活,揭秘同龄女孩儿的心理,就等于敢于直面自己,直面自己心灵深处那隐藏的小阴暗。这不是一种可贵的勇敢和真诚吗?不是一种我们很多成年人都缺乏的坦荡和磊落吗?那是美丽的青春才会有的美丽的坦诚。

无愧地说,我们都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人,我们尽职尽责地扮演着生活赋予我们的各种角色,甚至也很乐于奉献,享受各种人间真情的美好和事业成功的快乐。可是,我们是否叩问过自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是不是都住着另一个自己?在朋友或同事某一方面优于自己的时候,是否都曾真诚地欣赏或赞美,而不是嫉妒和不平?也许我们知道,或者肯定地知道我们心里的那点小阴暗,可是我们已经没有了青春的纯真和坦荡,只会把它隐藏得很深,并且自我安慰地称之为“成熟”。其实,那是什么呢,好像没人肯认真地剖析和面对。看破红尘,历尽沧桑,渐渐学会了“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们都赞美青春,眷恋青春,恨不能青春永驻。但是,我们所眷恋的,未必都是容颜的不老吧?我们知道自然规律不可逆转,却还执拗地想留住青春,恐怕更多地是想留住心底的那份纯净和简单吧?因为纯净,才能映射周围的绚烂;因为简单,才能容纳世界的丰富。

什么是青春?有人说,青春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浪漫。人刚刚到了发育的年龄,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饥渴,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与幻灭之苦。在操场那片花田里,正是蕴含着这样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爱恨情仇、莫名其妙的喜怒哀乐,让你感觉到那就是青春的懵懂和浪漫。

反思之后,我感到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其实是缺乏对青春的理解、尊重和宽容的。因为我们一直受着正统的教育,又自觉地传承着这样的教育。从古至今,我们一直赞美少年老成、少有大志,对孩子天性的流露总斥之以“玩物丧志”。作为过来人,作为家长,又作为教师,我一直沉浸在对青春的苛责之中。所以,我看到小说中凌月的张扬和王洛的嫉妒,都曾有些不能容忍,竞觉得这不是青春岁月里应有的表现,至少不是该写在书里的孩子应该有的行为和心理。正是这种认识,让我心中不能释然。

我很庆幸,能读到孩子们真实的文字,读懂孩子们的纯真,真正领悟青春的美好和可贵。真希望,孩子们能永远保持这种可贵的真实。多么希望,能穿越到“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在青春的路上,背叛原来的自己,迎来不曾有过的新生。

很遗憾,“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但我也相信,每一场青春都是一部童话,在它似鲜花绽放的那一刻,美丽成为永恒。

操场那片花田,永远绽放。

张丽君

2014年5月2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08:55